育肥猪群发生伪狂犬病与副伤寒混合感染诊断报告

2013-07-05 05:27高树林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2期
关键词:混合感染诊断防控

高树林

【摘 要】以往猪场在育肥猪群中很少发生这两种疫病,防控按规定程序就能保证正常生产的进行。现今两种疫病的混合感染,致使流行趋势发生了新变化,应在防疫实践和疫苗筛选中积极探索。

【关键词】伪狂犬病;副伤寒;混合感染;诊断;防控;猪

2012年3月,赤峰市某规模猪场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发生了不明原因的以育肥猪群发病死亡为主的急慢性病例,经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剖检观察、实验室检验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诊该猪场育肥猪群发生了伪狂犬病与副伤寒的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养猪户主诉,2012年3月初,发现猪群主要是育肥猪群表现食欲降低,精神委顿,部分病猪呕吐、便秘,以及顽固性腹泻,咳嗽,约三日后,症状逐渐加重,猪体表苍白,食欲废绝,腹胀,腹泻,全部病例神经症状严重,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有20头约70左右体重的育肥猪不同程度发病,共死亡14头,死亡时猪体表发绀发紫,14头猪均因神经症状和咳嗽症状严重救治无效而死亡,病程3—5天,其它6头猪感染后增重减慢、生长阻抑,饲料报酬降低。据猪场技术员介绍,重点猪病的免疫程序基本是按要求完成的,诸多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氨苄类药大剂量交替使用,疗效欠佳,猪场束手无策。

2.临床症状

育肥猪群起初表现食欲不振,精神委顿,部分病例呕吐严重,体温40.1℃,严重病例食欲废绝,体表苍白,腹泻严重,全身颤抖,四肢僵直,病猪呈神经调节失衡症状严重,转圈;后躯麻痹,耳朵一个向前,一个向后,行动蹒跚,易摔倒,有的前肢张开,鼻抵地,呼吸极度困难、病程3-5天。病猪濒死期被毛粗乱无光,极度消瘦,衰竭而死。

3.剖检病变

剖检6头死亡猪,主要病理变化基本一致:胃幽门部淤血严重,胃底部面积大出血,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胀出血、结肠壁增厚,同时结肠黏膜上有灰黄色坏死灶,如刮掉覆盖的灰黄色痂皮,可见中央凹陷的溃疡面,肝显著肿大,暗褐色,坏死灶明显,胆囊膨大,胆汁墨绿,粘稠,混有血液,胆囊黏膜出血严重,心脏苍白松软,有严重的纤维素性心包炎变化,气管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肿胀出血严重、肺气肿明显、肾淤血肿胀有弥漫性坏死灶。膀胱黏膜增厚,有轻度出血,脾肿大质脆,边缘有出血点,胸腔积血严重,病程稍长的病例肺胸膜粘连。脑膜充血出血严重、脑脊液增多、腹股沟淋巴结显著肿大。

4.实验室诊断

4.1细菌培养检查

无菌采集剖检病猪肝、脾脏、心血分别接种在肉汤和增菌培养基上,置37℃培养30-48小时后,挑取培养液划线接种普通琼脂平板和S.S.琼脂平板,置37℃培养48小时后观察,结果在普通琼脂平板和S.S.琼脂平板上均长出圆形、细小、灰白色的菌落,挑取典型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观察到许多阴性的短粗小杆菌,有的单个存在,有的成对排列的菌体,进一步做生化试验,鉴定为沙门氏菌。

4.2乳胶凝集试验

无菌采集育肥猪血液5毫升,分离血清,利用武汉科前生物有限公司(华中农大)研制的猪伪狂犬病乳胶凝集试剂盒操作步骤,结果呈明显的凝集颗粒,表现阳性反应。

4.3动物接种试验

取病死猪脑组织,研碎后加生理盐水制成10%悬液,每毫升加青霉素100国际单位和链霉素100毫克,离心,取上清液,,取上清液1-2毫升,皮下接种于兔子,发现2天以后兔子的接种部位奇痒,兔子不断摩擦或用力啃咬接种部位,致使接种部位皮肤脱毛、破溃、出血持续6小时以上然后衰竭死亡。

5.防治措施

(a)病死猪进行深埋,粪便集中消毒处理,猪舍内外环境用2%-4%火碱进行彻底消毒,每日一次。

(b)紧急救治。口服补液盐结合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氨苄类药。大剂量交替注射,一天两次,治疗效果不理想,有严重神经症状的猪预后不良,治疗无效。

(c)假定健康育肥猪群立即实施饲料拌药,推荐方法是先添加治疗剂量的首选药(经药敏试验确定为高敏的)连续使用一周,然后使用预防剂量的药物继续混饲给药一周,停药2周再使用预防剂量的药物混饲用药一周,尽量降低各种饲养管理方面引起的应激因素,增强猪体非特异性抵抗力。

6.结论分析

(a)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剖检观察、实验室检验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诊该猪场育肥猪群发生了伪狂犬病与副伤寒的混合感染。

(b)我们认为伪狂犬病、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特点和以往临床表现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猪发病年龄特点发生了变化,在以往的报道中,成年、育肥猪发生伪狂犬病、沙门氏菌病较少或基本没有,即使发生,成年病猪是仅表现增重减慢和轻微呼吸道症状为主或隐性感染为主,致死率很低,其次,病猪临床表现发生了变化。以往报道表现神经症状的往往是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育肥猪很少表现。该猪场本次病例都是育肥猪发生严重神经症状,由于和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猪致死率很高。

(c)该猪场是较有规模的猪场,猪群各阶段免疫程序的制定还是基本合理的,也比较符合猪场疫病发生情况,也能够做到定期监测重点疫病,但还是爆发了严重的混合感染,因此,需要筛选优质疫苗并对猪群中伪狂犬病野毒进行定期监测,以控制和减少因猪伪狂犬病野毒持续存在于猪场带来生长阻滞,呼吸道综合症,细菌混合感染加剧等健康问题,逐步在猪场水平控制和净化猪伪狂犬病,降低疾病的混合感染。

(d)沙门氏菌是条件性疾病菌,该病的发生极易受到各种诱因的影响,极易与很多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导致猪群死亡率增加。降低各种应激因素、增强猪群抗病能力、认真做好饲养管理是防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陈焕春.规模化养猪场疫病控制与净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李宗华等.规模化种猪群猪瘟和猪伪狂犬病净化技术研究总结报告.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混合感染诊断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猪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一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