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时罗哌卡因溶液中复合微量右美托咪啶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2013-07-10 03:29郑建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咪啶罗哌微量

郑建辉

(吉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吉林 吉林 130021)

硬膜外麻醉时罗哌卡因溶液中复合微量右美托咪啶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郑建辉

(吉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吉林 吉林 130021)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时罗哌卡因溶液中复合微量右美托咪啶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我院进行下肢手术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和对照组各41例。麻醉方法:观察1组患者15mL 0.75%罗哌卡因和2μg右美托咪啶;观察2组患者15mL 0.75%罗哌卡因和4μg右美托咪啶;观察3组患者15mL 0.75%罗哌卡因和8μg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患者15mL 0.75%罗哌卡因和1mL生理盐水。结果 四组患者的血压从麻醉起效后均逐渐下降,并且观察3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2组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明显高于其他组患者(P<0.05)。结论 微量右美托咪啶可以有效的增强罗哌卡因溶液的硬膜外麻醉效果,最佳用量为4μg。

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啶

笔者在使用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时加入微量的右美托咪啶,探讨硬膜外麻醉时罗哌卡因溶液中复合微量右美托咪啶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4例病例均为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下肢手术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79例;年龄25~56岁,平均为(41.49 ±13.26)岁;体质量48~76kg,平均为(59.86±12.57)kg;ASA分级:Ⅰ~Ⅱ级;手术时间:60~100min;平均(71.34±13.45)min。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和对照组各41例。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等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术中均为硬膜外麻醉;年龄均<60岁;均为首次手术患者。

排除标准:排除对麻醉药物过敏的患者;排除伴有肝肾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排除伴有心肺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排除伴有精神严重异常的患者;排除不愿意此项研究的患者。

1.3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入室后均首先开放静脉通道,给予常规吸氧,均使用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观察1组患者给予15mL的0.75%罗哌卡因和2μg的右美托咪啶硬膜外注射;观察2组患者给予15mL的0.75%罗哌卡因和4μg的右美托咪啶硬膜外注射;观察3组患者给予15mL的0.75%罗哌卡因和8μg的右美托咪啶硬膜外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15mL的0.75%罗哌卡因和1mL生理盐水硬膜外注射。如果术中患者的心率<55次/分,则给予0.5~1.0mg的阿托品静脉注射;如果术中患者的血压下降20%,则给予6~12mg的麻黄素静脉注射。

1.4 效果判定

感觉阻滞效果:使用针刺法进行判定,从注药完成后每2min进行一次检测,当感觉阻滞平面达到患者的T10为起效时间;阻滞完全后,每15min进行一次检测,感觉阻滞平面下降至患者的S1下为维持时间。

运动阻滞效果:使用抬腿法进行判定,从注药完成后每3min进行一次抬腿,当患者的脚踝无法抬离手术台为显效时间;显效后,每15min进行一次抬腿,当患者的脚踝能抬离手术台为维持时间。

1.5 观察指标

比较四组患者术中的心率和血压情况、四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情况以及运动阻滞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全部数据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四组患者的血压从麻醉起效后均逐渐下降,并且观察3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四组患者的心率均无明显的变化;观察2组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明显高于其他组患者(P<0.05),见表1。

3 讨 论

硬膜外麻醉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麻醉方法。罗哌卡因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常被用于硬膜外麻醉,但是罗哌卡因的起效时间比较长,因此,在麻醉时常常会与短效局麻醉药联合使用,从而缩短起效时间,但同时也加大的麻醉药物的用量,导致麻醉药物中毒的发生危险明显增加[1]。右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微量的右美托咪啶即能达到良好的硬膜外麻醉效果。右美托咪啶用量过大会对患者的血压造成影响,导致血压的下降。因此在与罗哌卡因复合使用时,需要严格的控制右美托咪啶的用量[2]。本组研究中,四组患者的血压从麻醉起效后均逐渐下降,并且观察3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2组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明显高于其他组患者。当右美托咪啶的用量达到8μg时,会导致患者的血压发生明显的下降,并且不会更加明显的延长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时间。而当右美托咪啶的用量为4μg时,不仅阻滞的起效时间比较快,并且可以取得最长的阻滞时间,并且不会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造成影响,可以取得最佳的麻醉效果。

表1 两组患者阻滞情况的比较

综上所述,微量右美托咪啶可以有效的增强罗哌卡因溶液的硬膜外麻醉效果,最佳用量为4μg。

[1] 李民,张利萍,吴新民.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7,23(6):466-470.

[2] 周耘,李思宏,欧阳杰,等.微量右美托咪啶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J].山东医学,2013,53(1):76-78.

R614

B

1671-8194(2013)36-0097-02

猜你喜欢
咪啶罗哌微量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右美托咪啶对髋关节手术患儿全麻苏醒期谵妄的影响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