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2013-07-10 03: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心电图

贾 云

(慈利县人民医院,湖南 张家界 427200)

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贾 云

(慈利县人民医院,湖南 张家界 427200)

目的 研究并分析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对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我院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期间共收治心绞痛患者98例,随机将本组98例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患者运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9例患者则运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的方式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压、心率以及血糖、血脂水平等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92%,与对照组患者的83.67%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有效率为93.88%,与对照组患者的83.67%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观察组患者头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结论 对于心绞痛患者而言,运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仅可减缓患者耐药性的发生,且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心绞痛;临床疗效

心绞痛在现代临床中极为常见、多发,其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心脏供血迟缓,心肌缺血加重,进而出现在患者身上的突然发作的胸骨后与左胸前压榨性疼痛,上述疼痛可向患者的左肩、左臂甚至小指放射[1]。近些年来,临床中主要运用血管扩张剂来治疗心绞痛。为了进一步分析心绞痛的最佳治疗药物,为了更为深入的研究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心绞痛中的重要价值,我院特积极展开本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期间共收治心绞痛患者98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8例,具体的病例入选标准如下:①患者属于恶化劳力型心绞痛;②患者为初发型心绞痛;③患者为静息型心绞痛。本组所有患者在入选之前均有明显的心绞痛发作,其具体的临床表现如下:①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例如患者两个肢体导联、两个相邻胸部导联的ST段显著下降;②患者出现明显的T波倒置或ST-T段伪改善。若患者未做心电图,则应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应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随机分组,对照组的49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0.6土8.6)岁;观察组的49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9土8.8)岁。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以及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性,即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将10mg的硝酸甘油加入到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与此同时,将20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到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给药1次。

对照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即给予患者100mg的阿司匹林,每日给药1次,10mg的硝苯地平,每日给药2次,口服。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可将硝酸甘油改为舌下含服,每次10mg,每日给药2次。两组患者的疗效均为10d,两个疗程后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治疗后,患者胸闷、气促、心悸等心绞痛临床症状明显消失;②有效:治疗后,患者胸闷、气促、心悸等心绞痛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仍可感到不适,需进一步治疗;③无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典型症状未有任何好转,且出现严重趋势。

心电图疗效评定:①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逐渐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可达到正常心电图;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ST段明显回升,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T段变直或变浅,房内传导阻滞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与治疗前无异,ST段的降低加重或T波倒置加深。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运用了SPSS16.0数据处理系统,组间资料对比运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92%与对照组患者的83.67%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有效率为93.88%,与对照组患者的83.67%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观察组患者头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具体的数据对比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 论

心绞痛是现代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和缺氧等原因造成的[2]。一般情况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的时候便可引发患者出现劳力型心绞痛或自发性心绞痛。患者在突发心绞痛时,可由于①患者动脉狭窄处的斑块突然破裂而导致患者血管收缩不全或不全堵性血栓,从而加重患者的管腔狭窄;②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由于脂质的浸润而不断增大,进而不断加重了患者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内皮下出血;③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其血小板聚集于患者的病损处进而阻塞血流循环,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3]。硝酸甘油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其可有效增加患者冠状血流,在扩张患者周围血管的同时有效减轻其心脏的前后负荷与心肌需氧,进而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4]。

硝酸甘油是硝酸脂类药物,其不仅可松弛患者的血管平滑肌,且可积极改善患者的体循环与冠状动脉循环,其具有的主要功能如下:①舒张患者的静脉血管,进而增加其静脉容量,在减少患者回心血量的同时降低其心肌前负荷,并最终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②硝酸甘油可扩张患者的动脉血管,降低其心脏射血阻力,在降低患者心肌负荷的基础上降低其心肌耗氧量;③硝酸甘油可明显扩张患者的外周血管,且可有效抑制其心肌收缩力,进而减慢心律,从而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5]。硝酸甘油可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绞痛和心肌缺血,其主要通过抑制患者血小板聚集于血栓形成来减少患者的血管粘连与动脉痉挛,疗效确切。

阿司匹林是临床中治疗心绞痛的基础药物,其广泛运用于现代临床中,大量国内外的研究资料显示,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患者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仅十分安全、且疗效显著。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心绞痛患者而言,运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仅可减缓患者耐药性的发生,且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1] 管钦鸿,许彩玲.三联抗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2):5350-5351.

[2] 林爱民,郭锋,吴素蓉,等.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1,32(3):385-387.

[3] 李昌,林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J].医药导报,2004,23(5):312-313.

[4] 吴后平.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7):61-63.

[5] 姜伟.硝酸甘油加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8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296-297.

R541.4

B

1671-8194(2013)36-0115-02

猜你喜欢
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心电图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