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P联合MRI对胰胆管梗阻性疾患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价值

2013-07-10 03:29徐振兴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疾患梗阻性定性

徐振兴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岳阳 414500)

MRCP联合MRI对胰胆管梗阻性疾患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价值

徐振兴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岳阳 414500)

目的 探讨MRCP联合MRI技术、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以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胰胆管梗阻性疾患定位和定性诊断上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来本院的72例胰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分别对所有的胰胆管梗阻性疾病患采用A组MRCP联合MRI的方式、B组采用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以及C组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胰胆管梗阻性疾患定位和定性诊断,研究定位诊断的符合率以及定性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A组各种癌症、肿瘤以及狭窄定位事件发生为72例,符合率为100%,定性诊断事件发生为67例,符合率为93.06%;B组定位事件发生为51,符合率为79.69%,定性诊断事件发生47例,符合率为79.66%;C组定位事件发生为69,符合率为95.83%,定性诊断事件发生为62件,符合率为86.11%,P<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MRCP联合MRI的成像技术,对胰胆管梗阻性疾患定位和定性的符合率相对较高,简易实用,并且价格低廉,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胰胆管梗阻性疾患;MRCP联合MRI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

胰胆管梗阻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临床上常见梗阻性疾病是梗阻性黄疸病,成因复杂,在进行相应的手术之前充分了解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结构,能够使得病患得到及时的救治,提高救治的效果。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定位以及定性诊断方式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是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MRCP)等,但是对于MRCP联合MRI诊断胰胆管梗阻性疾患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以72例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病患为研究对象,讨论了MRCP联合MRI诊断的应用,成果颇丰,报道如下[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来本院的72例胰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其中男45例,女27例,年龄在39~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岁,其中肝内胆管癌16例,胆道炎症17例,术后狭窄11例,胰头癌12例,胆系结石16例。临床资料完整,所有的患者均接受MRCP联合MRI技术、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以及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注意进行两种检查的间隔不要超过1周。

1.2 治疗方法

A组MRCP联合MRI的方式对胰胆管梗阻性疾患定位和定性诊断,病患在检查前要5h内要禁食禁水,首先进行常规的MRI扫描,采用的MRCP仪器是标准体线圈的,进行冠状位的扫描,维持一定厚度的层间距,最大强度投影来重建图像,多角度观察,5min左右进行一次采集,获得薄层原始图像才进行MIP图像的重建[3]。

B组采用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病患在检查前要5h内要禁食禁水,进行扫描之前的40min要服用稀释对比剂,从右膈顶一直到肾都是扫描的范围,分解并且进行三维重建门静脉期图像[4]。

C组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胰胆管梗阻性疾患定位和定性诊断,这种方法也就是单独的使用MRCP技术。

1.3 临床观察

研究定位诊断的符合率以及定性诊断的符合率,主要部位是肝内胆管癌、胆道炎症、术后狭窄、胰头癌、胆系结石几个部位。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6.0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统计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P<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定位诊断表见表1,A组定位符合率为100%,B组定位符合率为79.69%,C组定位符合率为95.83%,可见MRCP联合MRI的方式对胰胆管梗阻性疾患定位诊断符合率最高,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最低,并且P<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

表1 定位诊断表

定性诊断表见表2,A组定性符合率为93.06%,B组定性符合率为79.66%,C组定性符合率为86.11%,可见MRCP联合MRI的方式对胰胆管梗阻性疾患定性诊断符合率最高,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胰胆管梗阻性疾患定性诊断率最低,并且P<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

表2 定性诊断表

3 讨 论

MRCP也叫做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目前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三维呼吸门控技术,成影无运动伪影,对于呼吸无规律的病患,扫描时间相当短,这种方法凭借其定位准确的优势,能够全面显示内部的情况,因此近年来成为临床上检查梗阻性黄疸病的最常用方式,而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这项技术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不产生电离辐射,对产生肝外胆道梗阻的原因诊断较其他的诊断方法来说,要准确得多[5],因此也在检查肝外胆道梗阻的情况中广为应用,本文通过对72例胰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进行MRCP联合MRI定位和定性诊断,发现这种方式对胰胆管梗阻性疾患定位和定性的符合率相对较高,简易实用,并且价格低廉,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当然,目前临床上MRCP联合MRI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研究以及应用的普遍,必将更好的为病患服务。

[1] 徐亚卡,余成新,陆蓬,等.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在胆管梗阻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辐射卫生,2007,16(2):240-243.

[2] 孔西建,刘玉珂,张勇.MRCP和MRI在胰胆管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1(1):12-16.

[3] Chan YL,Chan AC,Lam WW,et al.Choledocholithiasis: comparison of MR cholangiography an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J].Radiology,1996,1(11):536-537.

[4] 殷信道,王利伟,卢玲铨,等.MRCP结合MRI对不同病理类型恶性肿瘤性胆道梗阻的诊断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 18(9):536-537.

[5] Barish MA,Yucel EK,Soto JA.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fficacy of three-dimensional turbo spin-echo technique[J].Am J Roentgenol,1995,2(1):566-567.

R445

B

1671-8194(2013)36-0130-02

猜你喜欢
疾患梗阻性定性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神经内镜经小脑延髓裂治疗脑干背面和四脑室梗阻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现代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进步”之定性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秋风来时我已交付了温暖
构筑“健康家庭”,从容应对重大疾患
经肛肠梗阻导管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中的应用
小狗挨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