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炎的药物治疗分析

2013-07-10 03:29汤伟栋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异丙托溴铵氨茶碱阻塞性

汤伟栋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慢性阻塞性肺炎的药物治疗分析

汤伟栋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炎的药物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0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比利用氨茶碱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疗效更安全,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小,可作为临床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炎;药物治疗;异丙托溴铵气雾剂

随着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发生阻塞性肺炎的患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升高。慢性阻塞性肺炎,是由于支气管的远端部分,肺泡管、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等发生膨胀,气腔壁被破坏,导致了气流受到限制引起的肺部疾病[1]。虽然受限的气流为进行性的发展是不完全可逆的,但是可以进行有效的防治和治愈。而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的病死率居于死亡原因的前列,患病的患者众多,病死率较高,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的加重,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2]。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原因有很多,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空气的污染、吸烟人口的增多、肺部存在慢性感染等。若发现不及时的进行治疗,能引起肺部以外的各项器官受到损害,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的生命。而异丙托溴铵药物能有效的增强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增强膈肌的耐力,有效的防止呼吸肌产生疲劳的现象。我院对5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进行了药物的分析研究,利用异丙托溴铵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药物治疗,男性患者为19例,年龄为31~73岁,平均年龄为(49.4±6.7)岁;女性患者为7例,年龄为34~77岁,平均年龄为(50.7 ±5.3)岁,病程为2.4~17年,平均病程为(6.9±5.2)年。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的药物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为17例,年龄为32~74岁,平均年龄为(48.2±5.3)岁;女性患者为9例,年龄为33~78岁,平均年龄为(50.1±4.9)岁,病程为3~15年,平均病程为(6.3±5.8)年。在临床检查中患者出现慢性咳嗽为19例,咳痰17例,肺部功能受到损伤为16例。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中的表现、病程等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基础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祛痰、调节患者紊乱的电解质、吸氧、防止呼吸道的感染、控制患者吸烟等常规治疗后。给予对照组患者氨茶碱注射液进行治疗,利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添加入氨茶碱注射液250mL中,给药方式为静脉注滴,每天注滴1次,10d为一个疗程,连续注射一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药物治疗,先将罩壳帽去掉,瓶子倒置,罩壳含入患者的口内,对准咽部,在患者呼吸时挤压阀门上的喷头,患者吸入喷出的药液。用药方法为气雾吸入,一天2~4次,每次40~80µg。在患者治疗期间不要饮用含咖啡因类的食品和饮料,药液出现浑浊时停止使用。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的哮鸣声、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

1.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在结束治疗后,咳嗽、肺部的哮鸣声、喘息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可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显效:患者在结束治疗后,咳嗽、肺部的哮鸣声、喘息等临床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可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有效:患者在结束治疗后,咳嗽、肺部的哮鸣声、喘息等临床症状出现好转,可进行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无效:患者在结束治疗后,咳嗽、肺部的哮鸣声、喘息等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无法进行日常的生活。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症状,占7.69%。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失眠的症状、1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3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症状,共有6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占23.0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0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对比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已严重的危及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3]。其致病原因很多,如患者肺部本身的感染、有吸烟史、天气寒冷、吸入有刺激性的粉尘、气体、空气的污染等,都会促使患者的气道上皮细胞的坏死,导致气道的狭窄,降低了肺组织的弹性,支气管的软骨受到破坏最终致使患者通气能力的下降。而该病越拖延治疗就越难以治愈,且反复发病的概率高,大多数的患者必须经过长期的治疗才可以使病情减轻。而在临床的治疗中有很多的治疗方法,但同时存在着许多的弊端,对患有慢性阻塞肺炎的患者的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常利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肺炎患者,它的给药方式可以为静脉注射、口服给予患者药物。在对中度或中度以上的慢性阻塞肺炎患者有着比较好的疗效,但不可长期使用,若长期使用该药物可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骨质疏松、溃疡病等其他并发症。利用抗胆碱类的药物异丙托溴铵对慢性阻塞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该药物可以减少患者乙酰胆碱的释放,使患者支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保证痉挛的平滑肌最终减轻患者的病症,给药的方式为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患者患处,起效较快,维持的时间也较长。可长期进行使用且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症状较小,在临床治疗中可作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利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07%。且患者在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症状也少于对照组的患者。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能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指南[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12,25(18):153-154.

[2] 曹春强,郭鹏,张晓菊.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80例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4(11):99-100.

[3] 童朝晖,王巍伟.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的抗菌治疗[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26(13):51-52.

R563

B

1671-8194(2013)36-0131-02

猜你喜欢
异丙托溴铵氨茶碱阻塞性
用白花前胡戊素联合氨茶碱对哮喘小鼠进行治疗对其肺组织中NF-κB和IL-6水平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加服氨茶碱可致中毒
异丙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的疗效分析
异丙托溴铵雾化液能否用于儿童
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