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应用护理干预对策的效果分析

2013-07-10 03:29赵艳梅刘菲男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手术室有效率护理人员

孙 丽 赵艳梅 刘菲男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手术室应用护理干预对策的效果分析

孙 丽 赵艳梅 刘菲男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2例手术患者,将其随机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每组91例,按效果评定标准对护理结果进行评定,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是否正常,以及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显效55例,显效率60.44%,有效27例,有效率29.67%,无效9例,无效率9.89%,总有效率90.11%;对照组显效36例,显效率39.56%,有效27例,有效率29.67%,无效28例,无效率30.77%,总有效率69.23%。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况,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还可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1]。由于部分患者必须依靠手术的方法治疗自己的疾病,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室便要担负着抢救重症患者的首要任务,手术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着患者的生命情况,因此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容忽视。我组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2例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是否正常,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现将我组研究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2例手术患者,将其随机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每组91例;全部182例患者中男性96例,女性86例,患者年龄最小28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2岁;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年龄最小29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2.5岁;在治疗组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年龄最小28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2岁;全部182例患者中38例患者实施子宫肌瘤切除术,52例患者实施结阑尾切除术,14例患者实施胰腺手术,21例患者实施食管癌手术,31例患者实施骨科手术,15例患者实施胃癌切除术,11例患者实施痔疮切除术。各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传统护理方法(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在进行术前护理时,护理人员要进行常规的手术前护理和准备,如备血、验血、消毒和指导患者换手术服等,并在手术前提前40min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在进行手术中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帮助保持手术室内安静和空气流通,为手术医师和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手术室环境,并积极配合医师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完成后,巡回护士要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与病房的护理人员进行交接,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术后注意事项。

1.2.2 传统护理加护理干预方法(干预组)

①术前护理干预:在术前要进行访视工作,其主要是诊断、评估、计划阶段。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在手术前1d下午,在不引起患者紧张和疲劳的基础上,用15~20min做好术前访视,掌握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状态。护理人员到病区访视患者时,要先做好自我介绍,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术前注意事项和温馨提示,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微笑,消除患者术前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2]。此外,护理人员还要说明访视的目的,并根据对患者进行的评估内容,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及顾虑,掌握患者的心理反应,针对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职业、对健康和疾病的不同认识以及心理因素对症下药,向患者说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手术的必要性,以提高术前访视的效果,并可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主动应对手术。在访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态度要严谨、认真、和蔼,在进行病例的记录时要获得患者的真实情况,并客观、准确地填写,确保记录的真实性。术前访视除了要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赢得患者对医师和护理人员的信任之外,还要和患者的家属多做沟通,家属对手术了解越多,就越能协助患者减轻术前焦虑,对于那些对自己疾病情况不了解的患者可向其家属交待清楚,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与配合。我组采用的术前护理干预将手术室护理工作做到了系统化、人性化,术前访视由患者延伸到了患者家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3]。②术中护理干预:手术中的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干预和手术环境干预。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询问对于室内温度的适应情况,并且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温度调整,让患者在手术中有满意的心情[4]。与此同时,手术室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心理和身体状况进行干预。在进行手术麻醉前,手术室护理人员要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在不自觉的交流沟通中消除紧张、焦虑等消极心理,积极面对手术,减轻患者术前的不适症状。在手术开始以后,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各种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并注意局麻患者的语言以及动作,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意向,从而让整个手术更加顺利地进行。③术后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在手术后用温水将患者皮肤上残留的药液和血液擦干净,并随时留意患者随身监护器的运行,为患者更换新的衣物和床单。此外,手术室护理人员还要随时对患者进行回访,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还要对患者身体上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进行安慰和解释,以避免患者产生不必要的担忧、焦虑和恐惧,使患者能够积极应对术后出现的各种情况,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1.3 效果评定标准[5]

护理干预效果的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以患者心率、血压正常,无焦虑情绪出现,不良反应、并发症较轻微为显效;以患者心率、血压出现较小波动,轻微焦虑情绪出现,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出现为有效;以患者心率、血压出现较大波动,伴有明显焦虑情绪,不良反应、并发症明显为无效。其中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卡方检验,应用SPSS16.0(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s 16.0,SPSS16.0)统计分析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卡方检验,应用SPSS16.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传统护理方法与传统护理结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比较

3 小 结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干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护理干预可以使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能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得病情得到改善,降低其致残率;良好的护理干预往往能够减轻和避免患者的疼痛;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生命质量。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干预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于手术室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其能够帮助患者告别疾病的困扰,然而当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时,也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从这一方面上来看,手术室护理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迅猛发展,加之护理干预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手术治疗的疗效较之前大有提高。我组对手术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主要针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情况制定了各自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干预组患者显效55例,显效率60.44%,总有效率90.11%,对照组显效36例,显效率39.56%,总有效率69.23%。由此可见,干预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我组的护理干预方法疗效明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张秀英,朱国红,叶惠艳.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 : 76-77.

[2] 陈云超,张雪燕,苏庆娇.互动沟通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9,31(11):1747.

[3] 王庆军,李武平,孙惠英,等.皮肤准备方法对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29(1):5.

[4] 易小青,金艳霞,傅爱凤,等.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8,23(6) : 18-19.

[5] 安虹,姜兰,魏晓桂.人文关怀的温馨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J].西南军医,2009,9(2):128.

R473.6

B

1671-8194(2013)36-0266-02

猜你喜欢
手术室有效率护理人员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