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毯治疗高胆红血素症的母婴床旁护理

2013-07-10 03:29麦肖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同室蓝光黄疸

麦肖华

(佛山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蓝光毯治疗高胆红血素症的母婴床旁护理

麦肖华

(佛山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观察母婴同室中蓝光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血素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科出生的共97例患有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的蓝光毯治疗。观察母婴同室中蓝光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结局,蓝光毯照射的不良反应,产后母乳喂养的实施情况,为人母的角色适应情况等。结果 黄疸指数恢复正常91.75%,不良反应中皮疹占3.09%、大便次数增多占2.06%、烦躁不安占1.03%。母乳喂养实施占98.96%,母亲角色适应100%,对护士满意度98%。结论 床边蓝光毯治疗护理对治疗新生儿高疸红血素症安全有效,利于母乳喂养,母亲角色转换及母婴身体康复。

蓝光毯;新生儿高胆红血素症;母婴床旁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体内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黄染。我科实行母婴同室及推行母婴床旁护理,每天由新生儿科医师使用经皮测胆红素仪监测新生儿皮肤三点血清胆红素值平均值的变化。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则需要转新生儿科治疗。母婴分离,产妇担心新生儿疾病情况,容易造成情绪低落,自责,影响产褥期身体恢复及乳汁分泌。选择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从我科出生的共97例患有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使用bilisoft蓝光毯在母亲床边治疗护理,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分娩产妇共941例,选取我科分娩的产妇其新生儿患有病理性黄疸的共97例。均符合新生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指征[1]。产妇年龄21~43岁,平均(31.05±5.17)岁,孕周34+5~40+6周,早产21例,足月产76例,新生儿体质量为2000~4260g,平均体质量为(3140.2±511.4)g。

1.2 观察方法

1.2.1 观察母婴同室中蓝光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结局,蓝光毯照射的不良反应,产后母乳喂养的实施情况,为人母的角色适应情况等。

1.2.2 产妇出院前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及产后14d、28d、40d进行电话回访。

2 新生儿蓝光治疗的母婴床旁护理

2.1 取得取得知情同意及配合:向产妇介绍蓝光毯性能、治疗原理、注意事项等消除产妇及家属的顾虑。

2.2 保持室内环境舒适:室内每天早晚最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30min,调节室温至24~26℃。

2.3 治疗物品准备:将bilisoft蓝光毯平稳安全放置在母婴护理车,连接光纤电缆,接通电源,检查蓝光毯治疗仪性能正常,根据新生儿的出生孕周将柔性光纤衬垫放入合适的一次性使用的垫套内,推至母婴床旁。将新生儿放置舒适体位后,开启电源开始光疗,记录开始时间。

2.4 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指导:早上行新生儿的床旁沐浴,在沐浴的过程播放柔和音乐,向产妇和家属示范和讲解沐浴物品的准备,新生儿沐浴和抚触的技巧和步骤,脐部护理技巧,更换尿片技巧并且鼓励产妇和家属参与其中进行练习。

2.5 指导蓝光床边护理技巧:新生儿沐浴后,佩戴无菌遮光眼罩,更换清洁尿片,裸体放入光纤衬垫,尽可能多的使皮肤最大面积的接受光源,光纤衬垫外面使用包被包裹新生儿保暖。

2.6 指导母亲乳房护理知识和哺乳技巧:新生儿在持续的蓝光治疗期间,母亲和其他家属可以随时怀抱新生儿,按需喂哺母乳,喂水,喂药,更换尿布,为新生儿擦汗和安慰轻抚新生儿。指导产妇使用喂奶抱枕和喂奶小踏板,协助产妇完成舒适哺乳。

2.7 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治疗期间,患儿佩戴眼罩常有不适,经常用手拨弄眼罩,要随时检查眼罩是否固定,包被松紧情况,蓝光照射期间新生儿常有出汗,注意患儿的皮肤清洁,四肢温度,防止感冒和预防皮肤感染且每3h测量新生儿的体温,呼吸,观察大小便,皮肤颜色情况,精神状态,吸吮力。坚持予母乳喂养。

2.8 交代注意事项:提醒产妇和家属注意不能折叠光纤管,不能长时间注视光纤管发出的蓝光,不能随便移动光盒。注意保护器材,免受伤害和器材跌落。

2.9 光疗结束前,再次测量新生儿的体温,呼吸,观察大小便,皮肤颜色情况,精神状态,吸吮力。结束后及时穿好衣服,裹好包被,轻柔摘掉遮光眼罩,记录结束时间。

2.10 本组新生儿尚处于黄疸高峰期,产妇出院前,教会产妇及家属观察要点,出院后1~2d回院行免费体检,监测黄疸值变化。

3 结 果

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时间(表1)。蓝光照射时间12h 70例,24h 24例,最长36h 3例。治疗后TCB值(11.41±1.56)mg/dL。8例新生儿(8.79%)黄疸指数升高转新生儿科进一步治疗。蓝光照射不良反应见(表2)。产妇满意度98%。产后40d为人母亲的角色适应100%,母乳喂养的实施98.96%(表3)。

4 讨 论

4.1 蓝光毯治疗高胆红血素症的母婴床旁护理利于产妇的母亲角色转换,掌握育儿知识和技能,减低复杂的情绪变化出现

母婴分离易产生母亲情绪低落,自责。有研究显示,产后产妇心理需要顺序依次为:看见自己的孩子,丈夫陪伴在身边,得到医务人员的帮助。大多数产妇都希望能够母婴同室,其理由是:“更好地照顾孩子,和心灵上得到安慰”[2]。疾患儿母婴分离产妇的抑郁情绪对母乳喂养的成功设置了阻力[3]。本组高胆红血素症的新生儿在医务人员的密切观察下将新生儿留在了产妇的身边。得到产妇和家属的支持,产妇可以随时观察自己的孩子,按需哺乳,主动学习哺乳技巧和婴儿护理知识,利于产妇角色转换,减低复杂的情绪变化出现。

4.2 蓝光毯治疗高胆红血素症的母婴床旁护理可以使新生儿有安全感和感到舒适

新生儿出生后要经历一个与父母相互认同的连接情感的过程,在接受蓝光箱治疗的患儿要裸睡在硬板上,双眼要黑布遮盖,不能接触母亲,也不能接受正常的哺乳。患儿心理缺乏安全感,情绪躁动,表现为苦恼[4]。本组的新生儿接触柔软的蓝光毯,避免了蓝光箱的硬板,且母亲在身边可以随时抚摸亲儿与之交流,也不会中断按需哺乳,使新生儿有安全感并感到舒适。

表1 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时间(n=97)

表2 蓝光照射的不良反应。(n=97例)

表3 母婴情况的电话回访内容(n=97例)

4.3 蓝光毯治疗高胆红血素症的母婴床旁护理可以减少意外事件发生风险和减低感染风险

蓝光箱治疗常见的意外事件为:光疗箱内温度不恒定,眼罩脱落,皮肤损伤,剧烈哭闹,失去水分,出现呕吐,感染,及睾丸损伤[5]。bilisoft蓝光毯为冷光源而质地柔软,光疗独立进行,避免了和其他疾患儿一起。光疗操作简单方便,为出现意外事件和发生院感减低风险。

4.4 蓝光毯治疗高胆红血素症的母婴床旁护理提高产妇和家属的满意度

母婴床旁护理,使责任护士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灌注式讲解方式[6]。母亲更易于学习和接受育儿知识。护士周到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使产妇逐步适应母亲的角色,缓解因为对照顾新生儿没有把握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7]。

在治疗前需要了解新生儿的病因和黄疸程度,严格掌握蓝光毯母婴床边治疗高胆红血素症的光疗指征,如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或有其他病因需要配合其他治疗的新生儿便需要转新生儿科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本组蓝光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血素症的母婴床边护理安全有效,利于母乳喂养,母亲角色转换和母婴身体康复。蓝光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血素症的母婴床旁护理是产科新型服务模式的开展和延伸。

[1]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5-307.

[2] 郭永松,茅晓延.母婴同室与非母婴同室产后妇女的情绪调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2):120.

[3] 王利,王利辉,郭丽.疾患儿母婴分离产妇抑郁情绪对产后42天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9,8(6):2.

[4] 黎肖琼.浅谈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舒适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4(上):1799.

[5] 韦玉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149-150.

[6] 王素娇,胡小梅,程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1005-1006.

[7] 叶朝.母婴床旁护理的应用现状[J].天津护理,2013,6(21):264-265.

R473.72

B

1671-8194(2013)36-0275-02

猜你喜欢
同室蓝光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反馈式健康宣教提升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效果、满意度的意义分析
系统化健康指导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干预分析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护士主导的持续改进在规范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监测中的应用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