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3-07-10 03:29李锦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利胆汤剂黄疸

李锦文

(江西省贵溪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贵溪 335400)

使用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锦文

(江西省贵溪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贵溪 335400)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使用中药中广受好评的利胆汤剂对新生儿黄疸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完善儿童黄疸疾病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我院所接收并且给予治疗的新生儿黄疸疾病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共84例,患儿均已满月,将这8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组和治疗组,其中对比组中患儿使用西药肝泰乐,对治疗组中患者使用中药利胆汤剂,并且两组患儿均采用光疗辅助治疗方式。治疗期间对患儿黄疸病情改善情况以及药物的治疗情况做详细的跟踪记录,对比最终结果。结果 对比组的患儿治愈率为69.05%,最长治疗时间为7d,最短治疗时间为4d;治疗组中患儿的治愈率为95.24%,最长治疗时间为3d,最短治疗时间为2d。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 中药利胆汤剂对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药效稳定,药理作用持续时间长,药力起效较快,且无药物不良反应,可以有效保护新生儿机体组织,其治疗作用要优于常规性西药药剂。

新生儿疾病;黄疸;临床治疗;中药

黄疸疾病,临床又称其为黄胆疾病或是黄病,是新生儿常发性疾病之一,发病原因是新生儿机体无法正常代谢胆红素,从而导致患儿体内胆红素堆积,造成患儿黏膜、巩膜以及肌肤出现黄染病变[1,2]。新生儿黄疸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尚无统一的临床定论,患儿的病情程度也不尽一致,轻者肌肤泛黄,重者可引发脑部胆红素疾病,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到患儿的机体和脑部发育甚至造成患儿死亡[3]。所以临床上要加强对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检查,制定完备的治疗方案和用药计划。本文就以中药利胆汤剂为研究点,说明利胆汤剂对新生儿黄疸疾病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儿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资料均来自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所治疗过的新生儿黄疸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共84例。入选标准:新生儿童在出生后5d内发生黄疸疾病,血液检测结果显示其血清内胆红素的浓度值达到205~341µmmol/L,患者足月后方可对其进行治疗,期间不能并发其他疾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组,共有患儿42例,男性患儿为27例,女性患儿为15例,病情未显示性别偏向性;患儿最大体质量为5200g,最小体质量为2400g,其中超过4000g患儿共有3例;患儿最长孕期为43周,最短孕期为37周;有32例患儿进过自然阴道分娩,有10例患儿进行人工干预刨宫产;39例为第一胎,3例为第二胎;患儿出现黄疸症状最早是在出生后第2天,最迟是在出生后第4天;治疗组,共有患儿42例,男性患儿为24例,女性患儿为18例,病情为显示性别偏向性;患儿最大体质量为5100g,最小体质量为2500g,其中超过4000g患儿共有2例;患儿最长孕期为43周,最短孕期为36周;有30例患儿进过自然阴道分娩,有12例患儿进行人工干预刨宫产;34例为第一胎,8例为第二胎;患儿出现黄疸症状最早是在出生后第2天,最迟是在出生后第5天。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病症表现,营养成分均来自母乳,除黄疸病症无其他联合疾病。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蓝光照射辅助治疗,每日光照8~10h,设定光波波长在420~470之间,做好阴部以及眼部的保护措施。对比组中所有患儿均使用西药肝泰乐,口服入药,每次5~10mg,每日3次,间隔时间在7h之上。治疗组中患儿均使用利胆汤剂,主要重要成分为:黄芪6~9g,虎杖4~6g,生大黄1.5~2g,茵陈6~9g,太子参4~6g,丹参4~6g,玄参4~6g,黄柏4~6g,麦冬3~6g,茯苓4~6g,甘草1.5~3g,泽泻3~6g。辅助药剂:患儿有寒湿症状可加入白术6g,干姜3g;患儿有呕吐症状的需加入竹茹和半夏各4g;有腹胀的加入枳壳和厚朴各4g;舌头下可见清晰紫青脉络的加入郁金和桃仁各5g。制作方式:全部药剂加入煎锅,以清水文火出药,煎熬时间为20min最佳,成药后利用净布滤其杂质,放凉后以汤勺为标准计量喂服患儿,可加蜂蜜。用药时间,在患儿早晚两次母乳之间服用,每日服药一次,每7d为一个疗程。

1.3 治疗评定

患儿的治疗结果可分为三种:①痊愈型,血液检测结果胆红素含量低于205µmmol/L,肌肤、黏膜等黄染症状消失。②有效型,患儿血液检测结果显示胆红素含量高于205µmmol/L,但低于222µmmol/L,患者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症状不同程度消退。③无效型,患儿病情与用药前相比并无改变,用药3d病情无好转方可认定药物无效。

2 结 果

根据一段时间的用药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治疗结果数据统计表

根据表1中数据分析,治疗组中患儿的治愈率为95.24%,总有效率为100%,其结果与对比组的治疗数据相比就有明显的统计差异意义,P<0.05。从另一方面来看,治愈患儿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值降低到205µmmol/L所用的时间,治疗组最短2d,最长3d,对比组最短4d,最长7d,二者具有显著差异性。

3 讨 论

造成新生儿出现黄疸疾病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新生儿体内细菌量不足、肝酶的活性减弱、体内蛋白质含量相对偏低、机体新陈代谢动能紊乱造成胆红素无法有效排除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外皮肤黄起等现象,当前临床治疗中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光疗,效果不错。药物中中药的治疗效果要优于西药的治疗效果,用中医理论来说就是邪毒不清,肝火虚旺,母亲将怀孕期间的热毒传到了孩子身上,从而致病[4,5]。利胆汤剂中以菌陈为主要,具有解热排湿毒的功效,以利胆为主要具有降黄起的功效,联合其他辅药可以达到排毒降火除热毒的功效,如黄柏能够抗湿,生大黄能够降肝火,茯苓和泽泻能够健脾,甘草能够清火毒,丹参能够养护肝血,促进血液活动[6,7]。中药利胆汤剂能够由内而外地调理新生儿机体平衡,且中药刺激要比西药小,药效更持久,对患儿身体损伤低。根据本次的研究结果,中药利胆汤剂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患儿治疗时间较短,无明显刺激和不良反应,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的常规性用药。

[1] 俞信光.妈咪爱联合小儿化积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体会[J].儿科药学杂志,2011,12(06):213-214.

[2] 陈明,艾贤妍,刘彩环.培菲康和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2,34(3):143-144.

[3] 袁军,何祖蕙,苏文平.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50例疗效观察[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23(5):315-316.

[4] 周萍.重要利胆汤剂治疗新生儿黄疸5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31(3):278-279.

[5] 郭玉雁.清开灵注射液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6例临床报告[J].海南医学,2010,22(10):333-334.

[6] 陈筱琪.茵陈蒿汤加减高位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45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1(2):132-134.

[7] 郑春茜.中药利胆汤剂集合泡洗法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医药护理学杂志,2011,34(19):212-213.

R272

B

1671-8194(2013)36-0204-02

猜你喜欢
利胆汤剂黄疸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栀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清肝利胆汤治疗胆腑郁热型胆胀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