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65例疗效观察

2013-07-10 03:29陈姝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胸闷总数病程

陈姝霞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人民医院,山西 晋城 048100)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65例疗效观察

陈姝霞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人民医院,山西 晋城 048100)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5名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医辫证后自拟中药方煎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78.13%,有效6例,占总数的18.75%,无效1例,占总数的3.12%,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中显效20例,占总数的60.61%,有效5例,占总数的15.15%,无效8例,占总数的24.24%,总有效率为75.76%。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主要是由于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等引起,患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会由于呼吸困难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同时它会因为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该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据国外有关统计资料称:全世界大约超过三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哮喘,即占据了全人类的大约5%左右。我国目前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并呈不断增长的势态发展。目前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方式。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逐渐的引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为了进一步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5名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5名支气管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支气管哮喘指南》[2]确诊,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3例。其中观察组有20名为男性,12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41.73±5.44)岁,最短病程为11个月,最长病程为20年,平均病程10.2年;对照组有19名为男性,14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42.38±5.72)岁,最短病程为1年,最长病程为21年,平均病程10.8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使用的药物为鲁南贝特有限公司生产的孟鲁司特钠片和布地奈德气雾剂,其中孟鲁司特钠片为口服,每次剂量为10mg,每天一次,睡前服用;布地奈德气雾剂为雾剂,每次剂量为800μg,早晚各吸入一次[3],持续治疗四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医辫证后自拟中药方煎服,处方药物为:熟地、党参、黄茂和麦冬各20g,款冬花、紫苑、获菩、桑白皮、陈皮、法半夏各10g,甘草5g。如果患者出现寒痰,则加用细辛和麻黄;如果患者存在肾虚不能纳气则加用磁石和胡桃仁;如果患者为肺阴虚,则加用玉竹和北沙参;如果患者出现热痰,则加用白果和黄芩[4]。每日一剂,用水煎后分早晚两次服用,持续治疗四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疗程后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好转但并未消失;显效:患者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者加剧。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78.13%,有效6例,占总数的18.75%,无效1例,占总数的3.12%,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中显效20例,占总数的60.61%,有效5例,占总数的15.15%,无效8例,占总数的24.24%,总有效率为75.76%。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具有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可能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会引起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而对生命安全造成影响。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临床表明,采用纯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患者的依从性也不高。

从中医角度上讲,支气管哮喘属于“哮病”、“喘病”的范畴,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痰饮伏肺”,如果人体出现了情志失调或者受到外邪入侵,则会发生痰阻气道,最终引起气道痉挛而发生该病。因此,在治疗上因从豁痰纳气、补肺纳肾入手,本方所选的熟地、麦冬、黄茂、党参能有有效的补益肺肾,而紫苑、款冬花、桑白皮则对于润肺下气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另辨证分寒痰、热痰、肺阴虚、肾虚加减。综合这些药物,则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中西结合的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1] 许丽梅.宣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及其对LTD4、NGF的影响[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2] 李广萍,樊恭春,杨秀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3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984-985.

[3] 李崇红,廖莎,余彬.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128-129.

[4] 李传芬.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147例[A].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2009:3.

R256.12

B

1671-8194(2013)36-0207-02

猜你喜欢
胸闷总数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基因分型检测在预测乙肝进展、病程及转归中的作用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