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分析及优化策略——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实证研究

2013-07-13 08:28李晓兵
唐山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出口商品出口优化

李晓兵

(兰州商学院,兰州7300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量与总金额日益增加,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然而也存在着出口贸易条件的恶化、出口贸易摩擦的扩大化、出口贸易结构和方式的初级化等现状。我国实际的对外贸易中还存在发展不稳定、结构调整缓慢、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低等许多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很多国家都设置了进口壁垒,这给我国产品的出口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解决我国当前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和出口商品附加值的提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

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出口商品的结构相比,我国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与创汇率比较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例比较高,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例小;初级产品比例比较高,工业制成品的比例较小。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迅速增长,但由于高新技术相对落后和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使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差。高新产业出口产品主要是计算机、通信和电子技术等产品的中间产品及零部件,其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都比较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有限。

我国服务贸易长期滞后于货物贸易,虽然近几年来出口额增长迅速,但是服务贸易总体水平低、科技含量差、盈利能力不强。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还主要集中于旅游、劳务出口工程、承包和远洋运输等传统类型的服务业,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保险、金融、咨询及通讯等科技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国际竞争力比较差。[1]

这种“以量取胜”的出口战略和仅靠初级产品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在全球资源紧张、劳动力成本提高和能源价格上涨的今天已经难以为继。因此,为了不丧失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出口商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实证研究

笔者将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划分为10大类,并按照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测量各种商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且对出口商品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我国主要商品的分类

本文根据《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将我国出口商品分成以下10大类:食品及主要供使用的活动物(X1);饮料及烟类(X2);非食用原料(X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X4);动、植物油脂及蜡(X5);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织品(X6);、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X7);机械及运输设备(X8);杂项制品(X9);未分类的其他商品(X10)。从《中国统计年鉴2011》和海关信息网选取了1990-2010年10个商品大类的出口原始数据。

(二)出口商品结构的主成分分析

运用软件SPSS16.0对以上10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量纲化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以判断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检验结果:KMO抽样适度测定值统计量为0.802,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为461.112,且Sig.=0.000,表示可以拒绝偏相关系数为0和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的原假设,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软件检验结果可知,第一主成分包含总体信息量的77.117%,第二主成分包含总体信息量的12.409%,第三主成分包含总体信息量的7.846%。前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7.372%,我们完全有理由通过分析前三个主成分来推断总体的信息。因此,只对前三个主成分进行分析,来解释整个出口结构情况。各变量方差解释见表1。

表1 各变量方差解释

根据SPSS软件的输出结果分析指标体系的分旋转成分矩阵见表2。

表2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由主成分分析结果中旋转后的主成分矩阵,可得前三个主成分Y1,Y2,Y3的线性组合如下:

Y1=0.990X1+0.783X2+0.971X3+0.969X4+0.168X5+0.984X6+0.981X7+0.993X8+0.991X9+0.026X10,

Y2=0.088X1+0.414X2+0.200X3+0.138X4+0.977X5+0.153X6+0.147X7+0.098X8+0.105X9-0.082X10,

Y3=-0.023X1-0.272X2+0.036X3+0.041X4-0.076X5+0.016X6+0.032X7+0.024X8-0.031X9+0.991X10。

三、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

影响我国出口的第一主成分构成是:食品及主要供使用的活动物(X1);非食用原料(X3);饮料及烟类(X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X4);化学品及有关产品(X6);轻纺织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X7);机械及运输设备(X8);杂项制品(X9),它们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的77.117%的信息。因此,我国依然应该重视纺织品、燃料、原料和食品等初级产品的出口,但要注重附加值的提高和产品的合理有序出口,防止过度出口和恶性竞争。

影响我国出口的第二主成分构成是:动、植物油脂及蜡(X5),它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的12.409%的信息。影响我国出口的第三主成分构成是:未分类的其他商品(X10),它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的7.846%的信息。近几年来,动、植物油脂及蜡的出口量迅速增长,对我国的出口结构起到了优化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机械及运输设备、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等其他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作为未分类的其他产品,我们应积极从中寻求新的出口突破点,并尽可能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其为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做出贡献。[2]

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提高收益的对策

(一)实施出口商品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我国所面临的出口贸易条件的恶化、出口贸易摩擦的扩大化、出口贸易结构和方式的初级化等现状都是由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合理和出口商品产业的高度集中造成的。这影响我国国内经济、出口贸易和就业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必须实施出口商品多元化战略。[3]为改变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还要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服务行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旅游、咨询和通讯等科技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象,要真正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出口商品结构就是要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调整上着手,以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出口结构合理调整。鼓励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实现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吸引高技术水平、更大技术含量产业落户我国。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要延长价值链链条,增强对国内相关产业辐射和带动能力,培育自主优势品牌。

(三)增加农副轻纺传统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扩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机电产品的出口

实现我国农副轻纺商品的集约化生产和出口,要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改造这些传统农副轻纺出口商品,提升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附加价值、产品质量和档次,形成一批自主优势品牌和高附加值的新型产品。[4]努力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机电产品的出口,使其成为我国今后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鼓励机电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生产高技术水准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机电产品。

(四)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使其成为我国未来出口的战略产品

目前我国在对外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为改变这种不利的地位,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出口创汇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要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数字传媒、高新电子及生物和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项目,并使之成为我国未来出口的战略产品,从而实现我国不合理的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5]

(五)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加强对出口商品的宏观调控

我国外贸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商务、税务、统计、海关和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统筹协调与合作,定期研究和沟通出口信息,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和出口政策法规,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指导和规范,规范文化产品出口秩序;加强在相关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出口企业和项目等方面的信息交流以及合作研究。积极落实国家促进商品出口的优惠政策、奖励措施和扶持计划,完善促进出口的配套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给予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出口扶持基金、出口奖励和财政贷款贴息等优惠和支持。运用金融政策促进出口商品的调整及优化,为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提供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设立各种专项研究基金和健全保障制度等。

[1] 郭锦.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J].经济经纬,2006(10):40-41.

[2] 蒋茂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主成分分析[J].消费导刊,2009(6):66-68.

[3] 赵红,周艳书.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升级因素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9(3):39-43.

[4] 冯骥.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9(6):99-100.

[5] 付晓丹.关于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分析[J].经济经纬,2002(6):93-95.

猜你喜欢
出口商品出口优化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8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给情绪找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