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施工企业如何确保资金链安全

2013-07-23 15:01郭银利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3期
关键词:保证金投标资金

郭银利

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中,企业的资金链是维系其发展的最为关键的环节,而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对资金链的形成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影响。由此,要保证企业资金链的安全,还应从管理等各方面去分析和探讨,从而在企业中形成系统的资金管理和经营模式,保证企业资金的顺畅发展,保证企业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施工企业的资金链安全现状

1.施工企业资金筹集不到位

当前,企业筹资能力丧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资金链的安全风险,新形势下,企业能否在自身资金缺乏的状况下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成为了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当前,施工企业的筹资渠道十分单一,只能通过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借款,然而其借款的额度以及期限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国家的金融政策、借款和还款的压力都将对施工企业的资金筹集产生影响。

2.施工企业现金流不合理

施工企业的现金流,体现在企业盈利的质量、现金流的结构以及企业的支付能力等方面,当前施工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迅速的增长将可能产生现金的陷阱和空缺。同时,施工所需要的劳务、施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现金流出速度增快。同时建设方资金监督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金的流动。

3.企业资金管理不完善

施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自身的资金管理,并没有认识到资金管理和资金链安全的重要性,盲目扩大也导致了的资金回笼相对较慢,企业往往无法按期收到应收款项,严重影响了资金的正常流转。企业的盲目购置固定资产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施工企业的资金流转的困难。

4.企业对外垫资风险

投标阶段要交纳投标保证金,有一些地区的保证资金数额相对较大,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中标之后依照合同的规定需交纳一定的履约保证金,这是变相的企业垫资。这种履约保证金通常情况下在工程交工验收之后才会返还,导致建设方长期使用企业资金。

二、新形势下施工企业的资金链安全管理

1.建立合理的资金结构

施工企业应建立合理的资金结构,建立其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良好搭配,充分树立风险意识和信誉风险意识。同时在项目的投资过程中比较项目的收益以及成本,通过合理的使用财务杠杆,维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另一方面,施工企业还应加强与各个商业银行的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建立起企业的信誉度,以满足企业筹集资金的需要,使企业的发展不再受到资金缺乏的制约。

2.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1)强化企业的资金流的管理。企业要建立对供应商的良好管理体系,合理安排供应商的支付资金,合理处理好供应商与企业自身的关系,避免使企业的资金流处于被动的局面。

(2)应与建设方在项目质量、项目进度以及项目安全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沟通,保证建设项目与企业资金的正常和持续流动,同时使用灵活便捷的结算方式,从而缓解施工企业的资金短缺压力,增加供应商的资金垫付的数额,从而缓解企业的周期性的资金紧张状况。建立先进的资金管理方式,使用便捷快速的方式进行资金的拨付,使企业内部的资金流能够快速的流动。

(3)施工企业要实现资金链的安全管理,应加强资金的预算,加大对企业内部现金的管理力度,实现对企业内部资金支出和资金计划的管理,避免企业建设项目资金短缺现象。企业资金的预算能实现对企业的投资总量、企业的负债水平以及资产的状况进行管理和控制,使企业支出的合理安排,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的需要。

(4)加强对原材料管理力度。施工企业必须尽量压缩库存,定制合理的库存量,以免库存太多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但又要避免出现停工待料现象。要研究分析市场材料价格,将采购成本降低,缩减现金支出。

3.加强施工企业的内部资金管理

施工企业应重视企业的计量工作,提高工程计量的通过效率,缩短工程计量的审核批准时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相关款项的到位时间,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回收周期。施工企业还应对施工设备以及施工的原材料进行管理,不仅应提高自身的机械化施工能力,在购置施工设备时应进行做好设备的购置论证的工作;在原材料的管理过程中,应持续优化采购过程,持续降低采购成本,降低原材料成本的支出。同时,企业还应做好合同的管理,及时收回应收款项,专人管理,建立责任管理机制,保证应收款项的按期收回。

4.做好投标环节的资金策划

投标是企业资金注入的源头,想要做好资金管理,需从源头进行控制。目前施工企业想要承接施工任务就必须先进行投标竞争,对市场进行认真的分析定位,投标之前对建设方的资金来源情况和信誉程度进行了解,明确投标项目的立项审批情况,确定最低标价,遵循基本不垫资的原则。如因企业的发展需要承接一些垫资项目的,必须先将垫资问题解决。对于这些垫资项目,需对建设方的信用状况、到期付款能力进行了解,把好合同签订关,在合同中明确建设方支付垫资的利息以及付款时限等。做好工程进度报表,如建设方不能支付工程款,应依据法律规范,寻求法律帮助。

5.做好投标、履约等保证金管理工作

企业在投标之前需先调查建设方资信情况,选择性的进行投标,以免出现投标保证金难以按时收回情况。在决定投标之后,会向建设单位缴纳一定的投标保证金,应在合同中对返还时间和返还方式进行明确规定,并委派专人进行催收,确保资金能够按期收回,尽量提前将履约保证金收回。

[1]涂继明.金融危机形势下施工企业如何保证资金链安全[J].西部财会,2009,(11).

[2]张鑫昶.金融危机下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J].交通财会.2009(05).

[3]雷彩玲.浅议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J].交通财会.2009(11).

[4]管秀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流动资金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2).

[5]夏传健.浅谈施工企业资金紧张原因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

猜你喜欢
保证金投标资金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高质量编制钢结构投标施组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安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可差异化缴存
美国保证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