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7-23 15:01陈秋霞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3期
关键词:法律法规环境企业

陈秋霞

一、推行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环境会计作为现代会计学科的一个新分支,是将传统会计理论和现代环境问题相结合的产物。传统的企业会计完全只是站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角度来进行产品的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由此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而环境会计克服了这些缺点,它考虑到了自然资源消耗成本、资源的利用效率、环境污染成本等因素,能充分实现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有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战略观。由此可见,推行环境会计的核算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我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环境会计无法可依

我国已颁布的企业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多,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条例、环境标准在内的环境法律体系,但企业建立和推行环境会计仍然缺乏环境会计方面的具体准则,客观上造成了企业在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面尚无相关法律依据,那么相对企业来说就没有约束力。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所遵循的《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都尚未体现出环境会计相关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问题,特别是基础设施业、造纸业、包装业、矿采业等环境敏感的行业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环境会计的核算和披露。

(二)环境审计机制不健全,导致环境会计信息质量无法保障

环境审计作为传统审计的延伸,意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与注册会计师对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及其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开展监督、评价与鉴定活动,使其达到有效管理以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审计活动。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环境审计投入不足、环境审计类型较单一、环境审计法规体系不完善、环境审计过程不规范等不足。

特别是针对我国上市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会计师事务所仅仅是对简单的环境会计数据进行审核,但未能出具一份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有关环境审计的报告。因此,债权人、投资者、社会公众、政府部门、管理层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未能获取真实完整的有关环境会计相关信息,包括环境支出、环境收益、环境利润等,导致报告使用者未能精确评估企业的价值。

(三)企业环境责任观念薄弱,导致环境会计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我国企业目前的环境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如披露范围不一致、披露过于形式化、披露具有很强的行业性等。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环境责任意识不强和相关法制不健全。很多企业环境责任理念并未融入企业文化中,没有认识到环境会计在健全我国环境信息公开明示制度中的重要性。

(四)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财会人员只具备基本的财务技能,整体素质不高。而对于环境会计这一新型会计分支学科,不仅要求财会人员具备会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只有具备这样的知识内涵,才能够正确进行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三、完善我国环境会计的相关对策

(一)健全我国环境会计相关法律法规

立法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应在现有环境和会计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制度以及实施细则,使企业明确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促使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环境会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行实施。第一,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中,修改并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环境会计核算的内容、性质以及计量原则,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调整传统财务报表的内容,新增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保收益、环保支出及费用、环境利润、环保投资现金支出、环保筹资现金流入等相关会计科目,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第三,《环境会计使用指南》可以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准则进行设计,加强环境会计的实践操作性。

另外,建立绿色考核和奖惩制度。政府各相关部门要联手进行绿色审计,考核经济主体真实的经济绩效,并从政策上鼓励积极推行绿色会计和取得成效的企业,包括减免税收和在投融资上进行支持。同时,各部门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环境和资源损耗严重的企业进行相应的惩罚,只有做到奖惩分明,才能促使企业尽早考虑环境和资源成本,有效推动绿色会计的进展。

(二)完善环境审计机制

环境审计是保证环境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重要手段。由于现行的《审计法》仍未设计环境审计方面的具体规定,无法约束相关企业的环境会计工作,故首要任务是修订审计法律法规,融入环境会计审计的内容,以构建科学的环境会计审计制度。一方面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美国环保局等权威组织的惯常做法,制定出融内容审计、政府审计与独立第三方审计为一体的环境会计审计制度。另一方面可借鉴深圳市环境绩效审计先进成果,其取得良好环境审计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持、合理的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方法的多样性等。

(三)加强企业的环境责任观念

企业环境责任观念的强弱是能够顺利执行环境会计相关法规的重要前提,通过一套完整的环境会计规范体系来约束企业真实公允披露企业有关环境会计方面的真实情况,使得环境会计信息透明化。同时要发挥政府在环境会计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可以考虑选择部分国有企业进行绿色会计试点,先行披露环境会计报告,督促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四)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政府应组织会计专业方面的培训,对财会专业领域人员进行环境会计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水平,为顺利展开环境会计的核算奠定一定的基础。此外,在院校应增设环境会计专业课,培养能胜任环境会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邱玉莲,余琪.低碳经济下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2(1).

[2]龚翔.论生态可持续目标下的环境会计报告标准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6).

[3]郭若楠.强化绿色会计发展中的政府作用[J].会计之友,2012(11).

[4]吴德军,唐国平.环境会计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会计研究,2012(1).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环境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