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2013-07-23 15:01曹承敏李凤芹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3期
关键词:独立性审计工作机构

曹承敏 李凤芹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的影响,使得中小企业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着与当前市场经济不适应的情况。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有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加强与应用对小企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大部分内部审计工作仅局限在事后对财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上,很少事前了解、调查经济活动的前沿,事中参与经济活动管理中,难以从经济层面上发现问题。并且当涉及下属经济单位的绩效考核、年薪兑现等切身利益时,易淡化管理方面审计,具有片面性。

(二)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企业领导人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是对财务会计的监督,出于节约成本等原因缩小内部审计的范围,在财务部门中设置审计岗位,形成“财审合一”的局面,使内部审计工作实际上变成了财务会计的自查过程。更有甚者,领导人随意精简、变更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都受到了很大挑战。

(三)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设置,无法对同级部门进行审计,只能审计下属单位。很多企业较少重视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来自于财会部门,高素质、复合型的审计人员较少,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欠缺,难以适应现代审计工作的需要。

(四)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我国现行有关内部审计制度的法律、法规大多只有原则性的条款规定,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国家对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也缺少政府指导及必要的法律支持,导致中小企业在内部审计制度上的缺位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的不规范。

二、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对内部审计的模糊定位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大多数中小企业近年来为应付针对审计准则的检查等需要,被动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尽管政府机构及有关部门的指导精神要求或建议将财会部门与审计部门分立,但有些中小企业仍然“财审合一”。有的认为内部审计与提高经济效益关系不大,也挫伤了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二)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开展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和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审计署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外,其他部门并未提出规范意见,没有统一、具体的职业要求。所以,有的中小企业照搬国有企业,有的照搬国外企业,简单、机械的套用,都没有认真思考中小企业的内在特征,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三)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设机构,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利益密切相关,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独立性不强,不可避免的受本单位的利益制约,不能自主的开展工作,作出的审计处理决定也得不到执行。另外,审计过程与审计结论牵涉个人利益,会受到各类人员干扰,久而久之,内部审计便失去了权威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不能有效保证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组织上的独立性、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就不能保证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一)给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的环境

国家应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将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纳入国家审计机关业务指导和监督范围,加快内部审计的立法步伐,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特别是应对其中一些原则性规定进行细化,对内部审计的实施范围、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审计程序方法等作出修订和补充,并适时制定中小企业专门的法律法规,严格规定内部审计程序。

(二)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中小企业领导层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了解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参谋和助手的功能,具有制约、防护、评价鉴证、管理控制和测评等功能。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

(三)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审计机构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就越强,作用发挥就越大。中小企业完全可以把内部审计机构置于领导层之下。内部审计机构可实行下审一级制度,并推行联合审计、轮回审计、定期审计,这样能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整体优势。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转变其观念和工作方法

企业应建立良好的选拔和培养制度,多渠道、多专业选拔内部审计人员,应转变观念,拓宽业务知识面,丰富审计理论知识,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和掌握效益审计、IT知识与技能,更新审计知识、方法和手段,推进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开拓工作思路,提高审计能力。并逐步实现内部审计现代化,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益。

(五)合理确定内部审计工作领域,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监督

内部审计工作重点要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要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更多的开展管理审计、效益审计。它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可以涉及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通过对企业经营流程和内部控制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改进管理建议,促进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将审计关口前移,发挥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的时效性、详细准确性、同步性优点,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中小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始终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保证中小企业治理体系的健全和有效,促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1]赵凯.企业内部审计及风险防范.辽宁经济,2009.10

[2]杜燕.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当代经济,2010.9

[3]高山.完善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几点策略.东方企业文化,2011.20

[4]孙良文.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某民营企业为例.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6

猜你喜欢
独立性审计工作机构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独立品格培养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做最好的自己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