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13-07-25 08:15阮婧
教育探索 2013年5期
关键词:实践与探索

阮婧

摘要:基于高职教育人才质量观,构建高职数学“1+x+Y”课程体系。其中,“1”指各专业通用的基础数学,“x”指与各专业对接的专业数学,“Y”指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拓展数学。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将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和数学史融入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制订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案。

关键词:人才质量观;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034-02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

“十二五”期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正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质量型”发展。要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关键在于转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观。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以下两种误区。

第一,认为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学术水平越高越好。在这种观念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基本沿用了本科模式,片面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基本沿用了本科相关专业课程的相应设置,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压缩和删减,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变成了压缩性的本科生培养。

第二,过分强调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观念下,高职教育片面强调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理论课程,致使办学重心向中职教育下移,导致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思维和逻辑训练不足,创新精神得不到提升,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都严重影响高职教育在国家各级各类教育中的竞争力。

高等职业教育具备两个基本属性。首先,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为职业教育,它以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而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其次,在职业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是高等教育,它以学生具备较丰富的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考虑到高职教育的上述属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应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确立面向就业需求的人才质量观。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打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第二,构建多样化的人才质量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应考虑多样性,避免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在基本素质合格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量体裁衣”,形成自己的专长和特色。

第三,确立“能力本位”的人才质量观。要求离职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第四,注重德育为先,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质量观。高职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基于人才质量观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1.构建高职数学“1+X+Y”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的有效对接,突显高等数学为专业服务的理念,应采取结合专业分方向进行改革的思路,将高职应用数学课程分为电气数学、机械数学、建工数学、计算机数学、经济数学等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职数学“1+x+Y”课程体系(见表1)。这里的“1”指各专业通用的基础数学(一元微积分),“x”指与各专业对接的专业数学,“Y”指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拓展数学——数学建模。作为该课程的实训环节,我们考虑应建立与专业工作室对接的应用数学工作室,为专业工作室提供数学技术支持。

为了使各门课程能够与专业课更好地进行对接,我们采取了“人课对接”的方式,设置了电气数学、机械数学、建工数学、计算机数学、经济数学等各门课程的负责人,让各门课程的负责人到对应的系进行调研,与专业教师进行深入交流,阅读对应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材,确定与各专业对接的专业数学“x”的教学内容。

在该课程体系中,基础数学“1”、专业数学“x”和拓展数学“Y”的开课方式分别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这里的“1”主要是针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开设的数学课程;“1+X”是针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而开设的数学课程;而拓展数学“Y”的开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资料查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所以“1+X+Y,是针对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而开设的课程。

2.改革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1)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目前,我院数学建模课程采用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一些做法,以任务为主线,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出任务一学习相关知识一完成任务(见图1)。所提出的任务由社会生活、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简化加工而成,学生首先要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数学软件的操作方法,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做数学实验、撰写任务报告书。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资料查阅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为完成任务的过程。借鉴“任务驱动”这种成功的教学模式,我院在电气数学、机械数学、建工数学、计算机数学、经济数学等课程中采用了“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即提出任务一学习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见图2)。

在日常的“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中,案例的选择如表2所示。

(2)将实验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过程

数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利用计算机做“数学实验”,从而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成为探索问题的主体,其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归纳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培养,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3)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知识

数学史是对数学的发展过程、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演变的追溯。通过对数学史的介绍,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高等数学。

3.制订“多元化”的高职数学课程考核方案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我们制订了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包含以下四部分内容:平时考核、素质拓展考核、数学实验考核和期末考核(见表3)。

(1)平时考核(20%)——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考核内容包括出勤、作业数量及质量、课堂讨论及表现等。

(2)素质拓展考核(10%)——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团结协作、能力本位的评价

考核内容包括课外思考题、课程小论文、合作式开放题等。

(3)数学实验考核(30%)——注重利用数学工具软件辅助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

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数学实验及与生活、专业相结合的综合数学实验。

(4)期末考核(40%)——注重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掌握的评价

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应用问题等。

猜你喜欢
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刍议小学语文语感培养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略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企业“三议一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法的实践与探索
独立院校学业导师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物理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民办本科高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跨境电商英语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