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叶片铆钉头冲刷堆焊修复工艺

2013-08-02 08:39河北马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邯郸056044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3年8期
关键词:补焊铆钉堆焊

河北马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邯郸 056044) 张 轮

河北电力石家庄焊接培训中心 (石家庄 050031) 王宝才

1.概述

某发电厂6号机是原苏联列宁格勒金属工厂制造的K—200—130—3型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双排汽口凝汽式汽轮机,于1979年12月26日投产,大修时揭缸后检查发现,13级叶片铆钉头旋转方向迎汽侧140片叶片铆钉头被冲刷掉3/4,深度约2mm,局部略低于围带。

原因分析:虽然13级为中压缸首级,在过热蒸汽区,但因叶顶漏气,在经过第一道阻汽齿扩容降压后形成较强的扰动,且在等熵扩压后蒸汽湿度加大,导致位于两道阻汽齿之间的铆钉头在旋转力的作用下被冲刷,属于正常现象。经讨论分析,认为情况较为严重,不修复会影响围带的连接强度,有造成围带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甩出的危险,因此计划对铆钉头进行补焊修复。

13级叶片铆钉头材质为15Cr11MoV钢,复环材质与叶片铆钉头材质相同,为保证机组检修后轴系部件的安全运行,经研究决定将冲刷的140片叶片铆钉头全部进行补焊修复。

2.15Cr11MoV钢叶片的焊接性分析

15Cr11MoV钢系马氏体耐热不锈钢,具有较好的组织稳定性、热强性、减震性及工艺性能,线膨胀系数小,是一种良好的叶片材料。

(1)母材的化学成分 13级叶片材质为15Cr11MoV钢,其化学成分如附表所示。

(2)15Cr11MoV钢的焊接性分析 主要问题是接头的冷裂纹和脆性,淬硬性是产生冷裂纹的根本原因之一,加之马氏体导热性差,焊接残余应力大,如再有氢的作用,冷裂纹倾向就很明显,就材质而言是有冷裂纹倾向的,实际上是否产生冷裂纹却取决于具体的焊接条件;马氏体钢也有较大的晶粒粗化倾向,特别是多数马氏体钢的成分特点,使其组织往往处于马氏体-铁素体的边界上,在冷却速度较小时,近缝区就会出现粗大的铁素体和碳化物组织,塑性显著下降。若冷却速度大时,由于产生粗大的马氏体组织,故使塑韧性下降。另外,马氏体钢一般有回火脆性,在焊接前后的热处理过程中,对此更应加以注意。

15Cr11MoV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3.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1)试验材料的选择 根据13级叶片材质情况,找与叶片材质相同的材料很困难,因此用材质与叶片材料相近的材质1Cr13叶片来代替。

(2)焊接方法 由于铆钉头补焊量小,而且要保证铆钉头与复环不能焊接在一起,因此选用钨极氩弧焊。

(3)焊接材料 我厂目前没有与铆钉头材质相匹配的焊丝,而铆钉头的补焊又只是头部2mm厚度的范围内,因此选用铬元素含量与铆钉头材质相近的H1Cr13氩弧焊焊丝,φ1.0~φ1.2mm。

(4)焊机 选用直流焊机,采用直流正接。

(5)金相检测 母材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如图1所示;焊缝组织为柱状晶的回火索氏体,如图2所示;熔合区组织:左侧为过热区,右侧为焊缝,如图3所示;过热区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如图4所示。

图1 母材组织500 ×

图2 焊缝组织500×

图3 熔合区组织200×

图4 过热区组织200×

(7)焊缝硬度检测 叶片上原铆钉头硬度为232~235HBW,新补焊的焊缝硬度为210~235HBW,母材硬度为238 HBW。

(8)焊缝表面无损检测 从以上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该工艺所焊的试样经金相、硬度和着色无损检测,均合格,表明该工艺可行。

4.焊接修复工艺

(1)铆钉头堆焊前的清理 ①堆焊前铆钉头表面磨擦面要清理干净,摩擦附着层要打磨掉,并测量复环厚度。②将打磨后的叶片铆钉头表面用放大镜宏观检查是否有缺陷。③实际施焊之前,焊工、加热回火人员应进行焊前练习,在材质为1Cr13钢的叶片上钻一些深3mm、φ12mm盲孔,焊工练习时应在盲孔上堆焊,孔既要焊满又不能和孔壁焊在一起,目的是保证现场焊接时不将铆钉头和围带焊在一起,以保证堆焊后机组的安全运行。练习合格后,方可施焊。④正式捻铆施工前,需在堆焊试样上进行试捻铆。捻铆后宏观检查应无表面裂纹缺陷,试铆合格后,方可进行铆钉头现场实际铆接。

(2)堆焊工艺 ①焊接方法选用全氩弧焊接。②焊接电源选用逆变焊机,用直流正接。③焊接电流选用40~50A,在保证焊接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小的电流。焊接工件接线应在本级叶轮上,连接需良好,严禁接线不良而打火。④焊接前用丙酮对铆钉头进行清洗。⑤预热采用火焰加热的方法,预热温度250~300℃,预热采用小号火焊把低火焰对叶片铆钉头部进行缓慢加热,加热时采用远红外测温仪进行测温。⑥焊丝在使用前将焊丝表面的油、锈清理干净,在铆钉头一侧放置一块与铆钉头材质相同的引弧板,其高度与铆钉头相平齐。⑦在引弧板上引弧。为保证堆焊成形好,堆焊时采用短弧焊,周向运弧,焊接电弧应稳定,控制堆焊层形状,收弧时电弧逐渐移到引弧板熄弧,堆焊厚度为2mm左右,堆焊金属与母材应圆滑,堆焊过程分为多层焊接,层与层之间温度控制在200℃左右,焊接时尽可能不与复环焊在一起。⑧铆钉头堆焊完毕后用石棉保温缓冷到室温。

(3)焊后热处理 ①堆焊完铆钉头用石棉保温缓冷到室温后,进行焊后回火热处理,回火采用小号火焊把火焰加热,小的热能率,中性火焰加热,加热范围包括焊缝和焊缝的热影响区。②回火温度为700~720℃,恒温5min后空冷。加热时升温速度要缓慢,回火最高加热温度应严格控制,严禁超温。

(4)质量检查 ①堆焊铆钉头修复后进行焊缝表面硬度检查,硬度合格。②堆焊完成后,将铆钉头堆焊层表面用砂纸打磨呈现金属光泽,对堆焊铆钉头表面进行着色无损检测,合格。

5.铆钉头补焊后捻铆工艺

(1)捻铆前将热处理完毕的铆头加热至700~720℃,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测温。

(2)加热至温度范围后立即用1.5磅(0.68kg)重的手锤进行捻铆。

(3)每个铆钉头捻铆时首先捻铆轴向两面,然后再铆切向两面。

(4)每一组应首先捻铆两端叶片,然后由中间向两端铆。以保证铆接时围带可自由延伸。

(5)每个面的铆接锤击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冷作硬化。每面一般不要超过2~3锤。

(6)捻铆后的铆头,应能把围带装铆钉头的孔覆盖住,铆头表面至围带表面平滑过渡。

(7)捻铆完毕用放大镜宏观检查,无裂纹。有裂纹时应磨除裂纹重新补焊。

6.结语

通过工艺评定试验所确定的堆焊铆钉头焊接工艺可行。该工作的圆满完成,为汽轮发电机转子叶片铆钉头运行后冲刷补焊提供了实践经验。

实践证明,铆钉头铆接工艺选择合理,铆接后未发现表面裂纹,铆接接头合格。

猜你喜欢
补焊铆钉堆焊
黑色铆钉
油密铆钉冷镦过程优化改进
镍基合金复合管道开孔堆焊施工工艺
42CrMo托辊裂纹的堆焊修复
浅析铝合金CMT补焊工艺研究
西部耐磨堆焊服务引领者
铆钉切割器的研究与设计
铝合金冷金属过渡焊接及补焊组织特征
补焊长度对HP4ONb 炉管残余应力的影响分析
Z6 CNU17-04不锈钢叶轮缺陷补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