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天津现代综合化的交通运输体系——专访天津市人大代表、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局长沈毅

2013-08-08 01:24李静宇
中国储运 2013年4期
关键词:吞吐量港口天津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过去的五年,天津市的交通形成了以海港、空港、铁路、道路和城市公共交通为骨架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了安全、优质、高效、有序、和谐的局面。对于天津交通的构架,以及未来的规划,出席天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天津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毅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介绍了天津在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交通为城市发展提供的运输保障方面的情况。

沈毅局长介绍说,在过去的五年,天津交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主要在五个方面:

一是海港建设发展实现新突破。港区陆域面积扩大至156.3平方公里,是2007年的2.6倍,一港八区的港口布局基本形成。建成了中国最大的保税港区和亚洲的最大邮轮母港。航道和码头等级均达到30万吨级。建成内陆无水港23个,腹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2%,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开展合作。2012年货物吞吐量完成4.77亿吨,是2007年的1.6倍;集装箱吞吐量1230万标准箱,是2007年的1.8倍。货物吞吐量排名上升至世界第四位,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功能进一步提升。

二是空港辐射能力得到新加强。新航站楼建成并投入运营,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50万吨,执行航线112条,是2007年的1.32倍,通航城市65个,飞行区等级提升为4 E,实现双跑道运行。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和地下交通中心工程正在快速推进。2012年执行航班7.73万架次,是2007年的1.6倍,旅客吞吐量完成814万人次,是2007年的2.2倍,货邮吞吐量19.2万吨,是2007年的1.5倍,迈入全国大型机场行列。

三是铁路疏运能力迈上新台阶。天津站、西站和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建成并投入运行。全国第一条示范性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高效运营,实现了京津两个超千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同城效应。建成京沪高铁天津段,津秦客专、京津城际延长线、地下直径线、津保客运专线、滨海站和于家堡商务中心站等重点项目全面推进。蓟港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投入使用。天津至宁夏、内蒙港铁联运项目开通运行。

四是公路承载能力得到新提高。道路货运结构不断完善,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箱式运输等先进运输方式的占比显著提升。以4 S店为骨干,覆盖城乡的机动车维修网络基本形成。2012年道路客运量完成2.45亿人次,是2007年的4.7倍,货运量2.84亿吨,是2007年的1.3倍。

五是公交优先发展取得新成果。公交分担率达到33%。节能环保车辆比例由2007年的3%提高到2012年的80%。新辟、优化公交线路422条,中心城区线网密度2.1公里/平方公里,保障了群众出行,并有效解决了教育园区、产业园区、示范镇和新建居民区的出行难问题。继北京、上海之后实现了城市公交的全覆盖。地铁1、2、3、9号线实现联网运营,地铁5、6号线开工建设,2号线机场延长线、3号线南站延长线等项目积极推进。建成了国内首个覆盖全市集行业、企业两级平台于一体的智能化的公共交通调度服务平台。

站在高的起点,未来的天津交通更上一层楼。

在沈毅看来,新时期的天津对交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构建快捷高效的大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港口等级,完成深水航道、高等级专业码头;滨海国际机场完成二期扩建项目,建成北方大型门户枢纽机场;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地铁、快速路建设进度,不断完善集疏运体系,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中心城区建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

到2017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突破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50万吨。铁路货运量突破1亿吨,旅客发送量突破5000万人次,北方航空物流中心和大型门户枢纽机场基本建成。道路货运量突破3亿吨,客运量达到2.8亿人次。海运货运量突破1亿吨,周转量达到2000亿吨公里,海上和内河旅游客运量突破500万人次。开辟、调整公交线路134条,公交专用道达到228公里,开通 2条快速公交系统(BRT)。地铁 1、2、3、5、6、9号线形成环放式骨架网络。公共交通年客运量突破30亿人次,分担率达到45%。

沈毅说,2013年是全面贯彻十八大、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和新一届市政府部署要求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天津实现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

公路运输要实现全年完成货运量3.33亿吨,同比增长18%,货物周转量39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0%的目标;水运完成货运量5144万吨,同比增长23.6%,货物周转量96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5.23%的目标;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亿吨,,同比增长5%;集装箱吞吐量1300万TEU,同比增长6.8%的目标;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920万人次,同比增长12.2%,货邮吞吐量20万吨,同比增长5.26%的目标。

在沈毅看来,新的一年要完成这些数字,实现这些目标,要重点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再上新水平,加快海港、空港、铁路、道路、航运和城市公交等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与此同时,全面推进海港发展。进一步提升港口等级,完成深水航道、高等级专业码头等工程。完善无水港布局,建立与腹地衔接的集疏运网络,发展大陆桥运输和多式联运。

积极推进天津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地下交通中心和航空物流园区建设。解决空域资源限制瓶颈。结合机场二期投入使用,组织多种运输方式跟随进运行,实现民航与公交、地铁、出租、高铁的零距离换乘。在发展空港建设的同时,着力提升铁路功能,充分发挥铁路市域路网的效能,强化城市交通枢纽与双城、双港间的交互和京津城际延长线路网资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完善铁路集疏运体系,推进西南环线引入南港,提高海铁联运、港口铁路集疏运能力和水平。

沈毅特别强调,加速推进水运发展,在他看来,水运是天津的一个强项。加快推进水运结构调整,打造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海运船队,增强进口能源、原材料等战略物资的运输保障能力,是天津大交通发展的一个重点。

天津交通道路、航运,与空运、铁路等立体化交通体系的大发展离不开现化化技术水平的发挥,沈毅局长说:“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强化行业监管、保障安全出行,做好应急处置,实现天津交通安全、优质、高效、有序运行为目标,必须推进交通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据了解,此项工作一是建成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信息指挥中心,实现海港、空港、公交、出租、地铁、长客、水运、危运的全覆盖,并与规划、市容、公安、交管、气象等部门互联互通;二是中心城市客运车辆、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全部安装GPS车载终端,卧铺客车全部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天津在大力发展综合交通体系的同时,更加强调推进交通运输的低碳化,在沈毅看来,建设低碳交通体系,完成26个节能减排项目申报,推动天津气、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的投放,也是天津交通大发展重要内容之一。未来的天津交通会更便捷、更高效、更美好。C

猜你喜欢
吞吐量港口天津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如果天津有“画”说
港口上的笑脸
天津卷
《天津之眼》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