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打好基层检察院建设组合拳

2013-08-14 12:46周泓洁
当代贵州 2013年24期
关键词:模范检察院贵州省

文Ⅰ周泓洁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把基层检察院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与检察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命名为基层检察院建设“4+1”工程,在全省范围内确定28个基层检察院带头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创建,目前,首批基层检察院建设“4+1”工程创建结束。经评定,10个基层检察院为“4+1”工程先进院、15个基层检察院为“4+1”工程模范院,并树立了南明、花溪、遵义、仁怀、习水、兴义、三穗、天柱8个基层检察院为全省示范院。

科学谋划,“4+1”工程应运而生。贵州省检察院在调研掌握基层检察院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决定推出“4+1”工程,旨在全面提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和执法公信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检察队伍。

省检察院将“4+1”工程定位为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的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确立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范围内有影响的基层检察院、一批“立得起、叫得响、推得开”的检察工作品牌目标,制定了具体评价指标,形成系统评价体系。

三级联动,“4+1”工程合力前行。2012年1月,“4+1”工程一出台,贵州三级检察院就抓紧组织实施。坚持“省院主导、市州院主抓、基层院主责”的创建格局合力前行。

贵州省检察院充分发挥谋划指挥作用,逐院分析困难和问题,提出建议,制定措施。同时直接抓贵阳南明、仁怀、兴义三院的创建,树立榜样和标杆,并抽调熟悉基层检察工作和检察业务人员多次深入28个创建院,面对面指导。

各市州检察院有效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深入基层一线具体指导,掌握实情、解决问题、督促检查,将“4+1”工程作为对基层检察院班子和“一把手”考核的重要内容。

基层检察院积极发挥主体实战作用,普遍实行 “一化一方案、一化一领导”,构建起检察长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政工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严格考评,“4+1”工程扎实推进。创建中,贵州省检察院不断强化科学考核,注重结果运用及巩固提高。

考核按照验收内容设立项目,总分值为500分。验收得分475分以上,且各项内容得分都达到各自基本分值的95%以上,可评定为模范院;得分在450以上475分以下,且各项内容得分都达到各自基本分值的90%以上,可评定为先进院。

图为三穗县检察官在受案大厅接收卷宗。(省检察院供图)

只有被评定为“4+1”工程先进院、模范院的基层检察院,才有资格申请推荐参评全省、全国先进基层院。同等条件下,获“4+1”工程模范院,在评选或申报全省、全国先进、示范院时,优先考虑。对“4+1”工程实施不力、滞后的,由省检察院和市州检察院重点帮促整改。市州检察院组织实施“4+1”工程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记功表彰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4+1”工程实行动态管理机制,适时对先进院、模范院进行抽查,退步的摘牌。

激发活力,“4+1”工程作用凸显。28个首批创建院的生动实践,为“4+1”工程创建作出了示范:遵义县检察院出台措施鼓励干警参加司法考试和学历再教育,选派干警到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培训学习,干警执法办案能力大幅提升;黎平县检察院结合独特的侗族文化和红色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和法治元素于一体的特色办公环境;天柱县检察院下大力气解决干警职级待遇,用事业、待遇、感情留人……

“4+1”工程的实施,激发了基层检察院工作活力,调动了广大基层干警工作积极性。基层检察院成立了案管机构,执法办案流程、机制更加规范,执法业绩和执法公信力明显提升;队伍精气神升华,干警素质能力进一步提高;各项检务、案务、事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运转高效有序;信息化建设,新“两房”建设,装备设施等科技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检察文化集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多彩贵州文化以及法治元素于一体,引领、渗透、融合、凝聚作用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模范检察院贵州省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从平江起义走来的模范红十二团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轻装”后的检察机关该干啥——子洲检察院践行“人民的名义”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鲁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移送审查起诉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没人选它当模范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