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工业化 普定全力奔小康

2013-08-14 12:46文Ⅰ方
当代贵州 2013年24期
关键词:普定县工业企业

文Ⅰ方 东

(作者系普定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

普定县的主导型经济是工业,占全县经济总量的45%以上,工业增长速度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在同步小康进程中,普定只有千方百计发展工业,壮大工业经济体量,才能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按照省委、省政府同步小康创建的核心指标要求,普定县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实现‘542’,同步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即到2017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美元。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业化是普定不可逾越的必由之路。

普定县委书记方东(左三)在普定科利新型建材厂调研。(普定县委办供图)

工业发展是关键

工业是做大经济总量的关键。发达地区和后发地区无一不是因为大力发展工业,从而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普定县的主导型经济是工业,占全县经济总量的45%以上,工业增长速度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在同步小康进程中,普定只有千方百计发展工业,壮大工业经济体量,实现县域经济总量的强势膨胀,才能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工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关键。普定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石漠化面积达36.7%,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耕地资源较少,人地矛盾突出。对于人口密度437人/平方公里、农业人口占62%、贫困人口有12万人的普定,靠发展农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扶贫和农民增收问题。只有依靠发展工业,并通过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一方面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层次,另一方面扩大服务业整体规模和服务领域,促进三次产业加速发展,承载城乡居民充分就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以就地转移,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确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同步小康标准。

工业是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普定位于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有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有相对优越的交通区位,安普高速公路、安普城市干道使普定进入贵阳1小时城市经济圈,实现了与安顺的同城化。已建成通车的贵昆铁路和在建的隆百(四川隆昌—广西百色)铁路、规划的黄河(普定黄桶—云南河口)铁路将在普定黄桶形成“大”字形交汇,使普定成为贵州北上重庆出西北、南下广西广东出海、西至云南出东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日供水6万吨的夜郎湖取水工程实现县城和工业园区全覆盖,横贯全境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对普定日供水能力达到24万吨;装机容量为4×30万千瓦时的安顺电厂和8.5万千瓦时的普定水电站及500千伏安顺换流站,再加上遍布县境的通信光缆,完全能满足普定工业化发展的水、电、通信需要。

近年来,普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主基调、主战略,抢抓国发〔2012〕2号、黔党发〔2012〕15号文件带来的机遇,大力推动城镇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建设城市道路40公里;县城面积从5平方公里扩展至20平方公里,并形成了40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框架;城镇化率达到38%。在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红利集中释放之际,普定发展工业正当其时,只有集中精力抓工业,普定的资源、区位优势以及近年来全面改善的基础设施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新型工业化是必由之路

工业化进程可以缩短,但不可逾越。普定要结合自身实际,在“特色化、集聚化、绿色化”上做文章,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园区是平台。要实现工业集聚,必须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普定要紧紧抓住全省打造100个产业园区的机遇,以普定经济开发区(普定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为全县工业发展平台,建设100亿元级工业园区。

加快完善园区通水、通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努力实现“五通一平”,力争达到“七通一平”,甚至“九通一平”,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立足资源优势,结合“四个一体化和五张名片”,围绕资源深加工及大宗废弃物循环利用、特色农产品加工和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抓好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围绕能源、建材、化工、冶金、有色金属、白酒、药品、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向园区聚集,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把普定经济开发区建成全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基地;立足普定县城与普定经济开发区紧邻相连的优势,推动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城镇配套设施向园区延伸,统筹推进县城新区开发和产业园区建设,通过解决劳动就业和教育、医疗、住房等承接农民转移为产业工人,推动农民向园区向城镇集聚,并逐步向市民转变,不断形成“以城补工、以产兴城、产城互动” 的发展新格局。

企业是根本。抓工业,必须抓住企业这个根本。企业越多,特别是大企业越多,工业的体量就大,带动力就更强。

首先是培育大企业。围绕安顺电厂、华荣矿业、永峰矿业、向荣矿业、超宇水泥、金铭型材、黔中酒业、西秀制药等工业企业,推动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转变,建成一批亿元级企业、3个以上10亿元级企业和1个以上50亿元级企业。

其次是抓工业项目。把工业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中之重,既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抓“铺天盖地”符合环保要求的中小项目,千方百计提高工业投资比重,增强工业发展后劲。重点抓安电三期、直供电、电镀、大宗商品集散物流等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抓大项目,通过大项目、好项目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带动配套产业发展,撑起一方经济。

再次是放手发展民营工业。把加快民营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实,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扫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民营工业大发展、大提高;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都向民营企业敞开大门,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让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城乡居民就业的主体,切实增加居民收入。

人才和科技创新是支撑。工业的核心在企业,企业的核心在科技创新,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当前,普定县工业短板突出,关键在于企业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所以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引领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

深化产学研融合。加强与重庆大学、贵州大学、中科院地化所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引导省内外科技资源为我所用;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成果对接、走访园区企业等形式,加深了解、增强互信,达成合作协议,把普定建设成科技创新、人才创业的首选地。

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出台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后的补助机制;引导企业开展应用研究、试验发展、成果转化等技术创新活动,自主开展产品研发,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关联度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着力造就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为新型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招商引资是动力。普定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行一事一项目,一事一政策,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审批,实行全程代办,推行“一站式服务”,为投资者和企业快速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做到认真、细致、周到服务,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合同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方式,举办或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各种博览会、展销会、招商洽谈会等,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在抓好领导带头招商、组织小分队外出招商的基础上,聘请在县域内投资兴业的外来企业家为政府驻当地的联络人,强化以商招商,借梯上楼、借势发展。

环境是保障。普定县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工业发展各个环节,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持续发展的路子;严把入口关,坚持守住环保红线,做到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业坚决不引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上,节能减排不达标的企业坚决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坚决关闭;推进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大力实施营造林、石漠化治理和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工程,让山绿水净,空气清新,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猜你喜欢
普定县工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安顺市
普定县第五届“夜郎湖杯”省际门球邀请赛圆满结束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普定县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参观白岩镇小城镇建设
工业技术
Taking Care of the For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