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户外运动服务体系的构建①

2013-08-15 00:54刘建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0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服务体系体系

刘建平

(中国石油大学体育教学部 山东青岛 266555)

1 户外运动的定义

广义的户外运动一般是指在非人工的自然环境中的空间位移;狭义的户外运动一般指在自然场地(非专用场地)开展的体育活动,但目前来看,仍然没有形成公认的统一定义。由此,本文整合多种观点,定义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是指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以满足人们户外、娱乐需要为主要价值取向,在人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中,以运动为主要内容和手段,以让人们身心放松、获得舒畅情感心理体验、发现和完善自我、提高生活质量等为主要目标,是一种既包括人们亲身参与的各种户外体育活动,又包含人们出于对户外运动的兴趣而进行的欣赏竞技体育比赛行为的社会活动形式。

2 当代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现状和主要原因

2.1 当代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现状

为理清当今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现实状况,通过在我国十几所本科重点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了解了当代大学生业余闲暇时间的情况、参与户外运动的动机、对于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锻炼的内容、形式、频度、场所及其户外运动的消费结构。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整理和归纳,如今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大部分高校现有的体育健身类基础设施和体育场地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进行户外运动的需求,这对当代大学生户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制约。(2)由于缺乏高水平户外运动人才的指导,并且普遍缺乏良好的管理和服务,限制了当代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性和质量。(3)当代大学生户外运动带有自主参与、灵活选择、联系社会、娱乐性强的特点,缺乏正规系统的计划指导。(4)当代大学生的业余闲暇时间很多都用来上网冲浪,进行户外运动及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来说不高。(5)对于体育消费,则存在着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够合理的情况。并且大致以实物消费为主,花在观赏、参与上的体育消费并不多。

2.2 当代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状况的主要原因分析

由上文进行分析,易知导致当代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情况不容乐观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经过归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从外因上说,第一,部分高校体育氛围存在一些问题以及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影响了当代大学生户外运动的发展;第二,我们对于户外运动组织的管理欠缺也是一个方面;第三,大众传媒和网络的发展也影响了大学生进行户外运动的时间;第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气候原因等等。

(2)从内因来看,很多受访者表示对体育锻炼,尤其是户外运动的兴趣还是很浓的,但是普遍缺乏系统的价值观指导,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因此体育技能水平也相对较低。

3 当代大学生户外运动服务体系的构建

3.1 当代大学生户外运动服务体系的宗旨

当代大学生户外运动服务体系的宗旨是发挥当代大学生的独特个性,提高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其体育锻炼能力和户外生活质量,从而进一步传播和发扬户外运动文化。

3.2 当代大学生户外运动服务体系的特点

3.2.1 多样化

所谓痕迹(trace)是指事物存在或事情发生后留下的标记或印迹[1]。痕迹管理(Managemen By Marks MBM),顾名思义,就是要把所有的管理都体现于痕迹,把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留有痕迹,即使是小小的一个环节都要留有痕迹,以便以后有证可查[2]。痕迹管理就是在各种管理工作过程中,从时间和管理内容方面。留下无间隙或无空白、死角的缜密的工作记录,包括交接班记录和相关活动的证据[3]。

在该体系的组织下,户外运动除了包含个体的体育锻炼外,还有对体育理论的研讨、聆听体育知识讲座、观看现场竞技比赛及实际操作体育比赛等,从而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了体育欣赏能力,又增加参与户外运动的兴趣。

3.2.2 灵活化

着围绕宗旨,灵活安排的原则组织体育活动。坚持传播户外文化,创造户外运动气氛的主题的同时,又不拘一格,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宣传等。

3.2.3 实效化和人格化

本着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宗旨,根据个人的特点打造富有趣味的个性化网页来吸引大学生的兴趣,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来,为户外运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3.3 当代大学生户外运动服务体系的内涵

当代大学生户外运动服务体系是一个以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户外运动校园环境,保障和提高当代大学生户外运动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在各种相关的国家政策条例、教育部及各高校相应的规定下对大学生户外运动提供的一系列服务的总称。其根本目的是把当代大学生户外运动的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为一个管理规范、资源丰富、效益最大的体系系统,发展校园户外文化,最终实现学校与大学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3.4 当代大学生户外运动服务体系的主要框架

通过整合我国大学生发展户外运动的状况和国外最新的理论实践成果,同时参考各类已发表的相关献资料,从高校学生服务组织的内容和层次上构建了当代大学生户外运动服务体系的主要框架。主要有以下几个子体系:(1)组织管理体系;(2)条件支持体系;(3)监测评估体系;(4)研究创新体系。表面上看,这几个体系互不相关,但其实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的。

3.4.1 组织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的户外体育活动一般是高校体委牵头,学生组织及校团委负责具体实施的方式进行的。现有的组织体系具有协调性好、整合度高等优点,保障了当代大学生户外活动的频率和质量。

取得良好的户外运动健身效果需要科学的指导。对于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户外认识误区以及户外运动概念模糊等问题,作为一个成熟的体系应当具备妥善的解决方略。比如在单一的运动训练的同时加入研讨讲座等具备理论性和现场比赛有实践性的内容,这也是我们的组织管理者必须要考虑的。

3.4.2 条件支持体系

所谓条件支持,必然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支持,这是保证体系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硬件上,比如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高水平体育人才等。这里主要强调“软实力”的建设:首先,应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其次,应利用多媒体尤其是新兴网络媒体进行舆论宣传;除此之外,本文拟建立户外运动咨询体系。

大学生休闲体育咨询体系的主要功能是:(1)在对学生进行体质测验,并定期进行户外活动的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与专业人士组成小分队对不同体质的学生进行综合的健康评价,寻找最适合的健身方式,开发新型的健身锻炼方式,更好的为学生服务。(2)建立健全专家咨询体制,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状况开出与之相符合的运动负荷,并提供最合适的健身方式。

3.4.3 监测评估体系

监测评估是户外运动服务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建议组成“质量检测与评估小组”等的形式,对大学生户外运动服务体系的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除此之外,在如今的信息社会大背景下,建立健全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学校提供的公共网络服务理应提供充足迅捷的户外运动信息,满足这类学生进行户外运动咨询等需要,从而将户外运动体系上升到信息化的层次和水平,更好的发展户外文化。

3.4.4 研究创新体系

大学生户外运动服务体系应努力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们的需求,而为了达到这一点,必须建立一个户外运动的研究创新体系,由优秀的专业人才组成,以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户外运动了解多少、有何行动以及某些特殊人群的户外需求等。同时,还应与同学们保持沟通,对体系不断进行研究改进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4 建议

(1)应当特别重视大学生对户外运动的需求,特别是带有个人代表性的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是本体系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加以落实。

(2)学校各领导层是否重视、是否推行是大学生户外运动服务体系能否正常实施的重要因素。对此,高校各领导应首先理解本体系的现实意义,树立起培养大学生户外意识的观念,并加强网络媒体的宣传力度,推动校园户外文化建设。

(3)对于部分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经济条件不成熟的情况,本文认为可以与本地院校以及广场社区联合,共享专业人才和机械设施,从而保障大学生户外运动的顺利开展。此外,体育学院(部系室)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开设与户外运动相关的专业或课程,为时代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户外运动人才。

(4)应充分调动各高校体育教师和医务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户外运动方式,加大对户外运动的科研力度,吸引更多人才参与,从而为体系的运行和决策提供支持和保障。

[1]陈小蓉,邓星华.学校学生余暇体育管理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0(3):50-51.

[2]刘华平.21世纪初的中国户外运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3):15-16.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服务体系体系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建设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冬季户外运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户外运动自然资源分布及其区域开发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高校户外运动课风险管理探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