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问政网络

2013-08-15 00:53安华
共产党员(辽宁) 2013年3期
关键词:问政民意领导

文/安华

领导干部重视网络、重视网络民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各级领导干部自信的表现。

近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纷纷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把网络作为了解民意的渠道,与网民们直接交流对话,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网络民意的重视和肯定,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问政网络,作为新的执政方式和手段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积极运用现代信息平台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肯定,也是对领导干部勇于面对现实,走近群众的亲民作风的肯定。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工具,交流的媒介,围绕它的争论从未停息过。一种观点是它十分危险,它可不受约束,不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以极快的传播速度张扬个性,良莠不分,参差不齐,极易混淆视听,搞不好会威胁我们的执政地位。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正以它独特的优势及强大的功能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为现代社会生活提供方便、快捷和透明的同时,也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既是普通百姓表达意愿、看法最直接的渠道,也是领导干部与普通百姓交流的平台,还是一种对社会的监督利器。实践证明,如果处理得好,网络也是个好东西,无论是在汶川大地震,还是外国敌对势力利用奥运圣火传递无端向我们挑起事端向我们发难时,网络通过民间自发的方式,起到了充分发动民意,迅速聚集民意的作用。在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等方面,凝聚了强大的力量,发出了最强的声音,对那些国内外敌对势力和不义之举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和中国人的精神风采。网络告诉我们,中国人民是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不可战胜的。这是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问政网络,吹起了一股执政新风,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力提高和作风改进的体现。领导干部重视网络,重视网络民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各级领导干部自信的表现。我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我们的宗旨。要尊重民意,把满足人民的诉求、人民的需要当作我们工作的着眼点和出发点。群众的监督和满意度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我们的各级领导和各级机关就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方式了解和掌握群众的真实声音、真实的想法。网络既然是一个普通群众都喜爱的,是人们希望获取信息、平等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就应该利用好这个平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把网络作为自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渠道。我们只有融进网络时代,将网络为我所用,才能紧跟时代,做一位合格的、具有现代意识,并能运用现代知识和工具的领导者。

我们从问政网络得到启示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一些问题。如果没有网络,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想直接听到群众的声音是多么难!那么,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是谁设置了沟通民意的屏障,是谁拉开了领导与群众的距离?当然,也不排除一些领导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意识不强,表现不佳。他们当中有些人怕见到群众,见群众就绕着走,总是躲着群众,他们不把群众当作衣食父母,而是把自己当作父母官,这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做派确实是非常危险的。还有的就是,领导干部本应该了解到的是群众原汁原味、很是生动的好意见和建议,但现实情况往往是经过机关的笔杆子们层层加工,最后领导们看到的都是些四平八稳、不疼不痒、令人乏味的文字,听到的也大都是添油加醋、什么好听就说什么的语言,即便是领导亲自走向基层,走到百姓中间,也往往是被早就“安排”好了的,里三层外三层,层层陪同,领导同志想看的看不到,想听的也听不到。

“网络民意直通车”就是拆掉屏障,拉近领导干部和老百姓的距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既能让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直接听到群众的需求和愿望,也可直接了解民生真实的状况,为决策掌握第一手的材料,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满足人民的需求。同时,也会大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表达意见、政治参与的热情。

猜你喜欢
问政民意领导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
人大代表电视问政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
央企高管薪水何时不再是民意问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