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党在基层的“服务终端”

2013-08-15 00:51中共孝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支部建设 2013年16期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党员

■中共孝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乔 云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作为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应努力成为党植根群众、分布广泛的“服务终端”。组织部门要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应把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解决十八大指出的“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的有效途径。

明确功能定位。把服务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工作重点,推进基层党组织从行政型、家长型、封闭型向服务型、民主型、开放型转变。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思想意识,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在转型项目攻坚、推动项目落地上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致力于关注民情、维护民安、促进民和,不断引深“大接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满足群众诉求,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排忧解难,以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护党员合法权益,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爱,确保始终做到党组织有号召,党员有行动。

编织服务网络。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首先要优化组织设置,夯实组织基础,构建功能强大、结构合理、全面覆盖的基层党建工作网络。实施“扩源”工程,排查“不合格”党员,及时在新成立的非公企业、城市新区、新建居民区等建立党组织,加快在社会团体等新领域组建党组织步伐,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适应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新进展、新需要,打破按行政区域和单位部门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以及在产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生产联合体建立党组织等新模式。针对农村党员进城居住、外出务工等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教育、管理、发挥作用原则,把党员的组织关系及时转到其主要居住地或工作单位,使党员分布和党组织设置更加科学。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合理划分网格,组建服务团队,明确责任分工,实行规范操作,确保辖区内所有住户和单位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畴,做到“一区一室一户一册一人一档”,实现服务精细化、零缝隙。

配置强大内核。基层党员干部是服务的主体,其服务能力和水平是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坚持用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主动,坚持用党的优良作风和纪律规定培育党性原则、大局意识、群众观念。深化“领头雁”工程,以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优化领导班子,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着力加强后备力量培养,继续落实好“五个一批”挂职锻炼。采取竞争性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实名推优、服务绩效考察等方法,坚持标准,严把入口,疏通出口,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围绕“愿服务、懂服务、会服务”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探索分类管理、积分管理、星级管理、双重管理等模式,使党员喊出口号、亮出身份,主动服务、优质服务。关心爱护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帮助党员解决生产生活难题,通过设立关爱帮扶基金助推党员创业,落实基层党员干部岗位报酬、退职津贴、评先奖励、选拔任职等制度,真正让服务型党员干部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获口碑,充分调动党员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新工作载体。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仅有服务的理念和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合适的载体抓手,才能做到思路清、方向明、办法多、效果好。农村党组织重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带领农民致富,广泛开展“项目书记”竞赛、争当“双强”党员(致富能力强和带富能力强)、“三培三带”(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农村干部,企官带村官、企业带农村、富村带穷村)活动,打造“发展型”党建品牌。社区党组织重点围绕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广泛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五民”工程(育民、安民、便民、助民、乐民)及文明单位、文明楼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打造“和谐型”党建品牌。非公企业党组织重点围绕发挥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广泛开展“亮身份、树形象、比贡献”、“三有三无”(关键时刻有党员带头、关键岗位有党员把关、关键技术有党员攻关,党员无次品、无浪费、无事故)活动,打造“凝聚型”党建品牌。机关党组织重点围绕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效能科室”评选、争创“群众满意窗口”活动,打造“效能型”党建品牌。

搭建有效平台。建设好服务平台,是拓展服务内容、整合服务力量、提升服务效率的重要保证。通过开通服务热线、建立“联络员”队伍、发放党情民意联系卡、实行干部定期接访,建立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广覆盖、全开放、无障碍的联系服务渠道。在基层党组织设立党情民意联络站,积极开展菜单式服务,公布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由党员群众按需选择;开展管家式服务,指定专人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文化程度低或常年外出等类型的党员群众提供服务;开展一站式服务,整合便民服务室、党员活动室、司法调解室、计生指导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多项功能,提供全程便捷服务;开展预约式服务,对无法在正常工作时间办理事务的党员群众,经预约后安排专人等候服务。注重党建网站、电子信箱、手机信息系统、微博、QQ群等信息平台运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利用网络宣传政策、汇集民意、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能力。组建便民服务队、治安巡逻队、党代表工作室、党员义工等专业化服务团队,实现服务形式志愿化、服务时间灵活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效果人性化。

优化运行机制。形成科学长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对于避免朝令夕改、人走政息、形式主义等现象,对于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定期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针对服务事项、服务落实进行公开承诺,对承诺内容实行动态管理,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落实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机关党组织联系农村(社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四联系”制度,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百村(社区)入万户送政策、送文化、送技术、送温暖”活动,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领域的联系服务体系。采取领导点评、民主评议、满意度测评、服务质量分析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虚心接受监督。把服务情况作为考核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重要内容,加大所占比重,重视结果运用,形成良好导向。积极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服务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拓宽投入渠道,实现有序增长,切实做到管理规范、保障有力。

猜你喜欢
服务型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党员之家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