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随机调研”走基层服务群众受欢迎

2013-08-15 00:51何春好,蔺以光
支部建设 2013年22期
关键词:街道办玉溪调研组

6月27日,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小街街道办永昌村的一块菜地里,村民王荣元正和妻子忙着采收卷心菜,村党总支书记易明华和几个陌生人走了过来。

“老乡,你们平时种地,村委会的党员、干部有没有提供好服务?”其中一人在几句寒暄之后突然问。

“没有!连浇菜的水都不够!”王荣元的妻子嘴快,易明华脸上显出尴尬的神色。

“也许是我们刚来,村里的干部还不了解情况。”王荣元赶紧解释。

王荣元夫妇家在邻村,2012年10月来这里承包土地,但是由于周围田里种的都是水稻,村里统一调水的频率比较低,王荣元只好每周自己担水浇地。由于是“外地人”,当地村委会很少过问,他们也没有参加过村里的会议或培训。

“你们统一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调查工作是不是该做得更细一点儿?要搞好服务,不该落下流转出去的土地和外地人吧?”问话的那个人笑着对易明华说。易明华点点头。

问话的这个人是中共云南省玉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川铭。

之后,调研组来到小街街道办兴旺村委会。该村党总支书记张泉利听到动静,从办公室走出来。对于调研组突然到访,张泉利显得并不惊讶。“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都这样来过,事先我们都不知道,一年下来现在已经习惯了。”张泉利说。

接下来,调研组又来到双江街道办宝山村委会。座谈完之后到了午饭时间,大家就在村委会食堂吃饭。饭后,组织部的郑学容按照每人20元的标准,给村里支付了80元餐费。

“我们刚开始哪好意思收啊?但是他们执意要给,而且不允许专门加菜,慢慢地也就习惯了。”宝山村委会主任柏家海说。

据陈川铭介绍,调研组出发之前都会确定主题并自定线路,然后直接到目的地去,不给基层准备的时间,这样做,目的是能够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听到原汁原味的民意。

(何春好 蔺以光)

点评: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说目的,自定时间、自定路线、自选地点,一竿子插到底,安静地走基层。这种随机调研常态化、制度化的做法,不仅亲民,而且能够避免“被调研”和“浅调研”的发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街道办玉溪调研组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中组部、人社部调研组到福建省开展仲裁机构队伍建设工作调研
街道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层街道办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实践探索研究
全国人大调研组来鲁调研
献给玉溪师院的歌
转变工作思路 提高管理效率
以调研促发展 建立研究性教学评价组织
“领头羊”的金“石”之策——醴陵市阳三石街道办以作风建设促发展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莅临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考察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