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济

2013-08-15 00:43
领导文萃 2013年4期
关键词:英美人民币铁路

“人民币时刻”正加速到来

很快,所有与中国做贸易的公司都将经历“人民币时刻”,因为它们意识到,中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不是制定长期战略的问题,而是它们必须在此时此地就要应对的问题。人民币的崛起预示着,全球金融系统将发生重大变革。当前,人们在急着研究人民币对全球企业、银行和金融中心的新作用,人民币的崛起速度要比人们所认为的快得多。专家们也对市场泡沫和中国经济持续放缓表示担忧。在实际商业需求的驱动下,人民币正在快速被接纳。对很多公司来说,人民币当前成了迫在眉睫的挑战。如果它们未能驾驭这种快速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机遇的话,就可能在业务上受损。(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经济放缓有更广泛的地区影响

亚太经社会的经济学家预测,中国2012年增长放缓,将在2013年出现复苏。《2012年亚洲和太平洋经济与社会调查年终报告》说:“中国经济2011-2012年增长放缓对该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报告说:“中国很大一部分增长放缓与该国的出口放慢有关。”随着该地区为中国提供供应的国家受到中国需求下降的影响,中国的增长放缓带来了更广泛的地区影响。但是,联合国的经济学家们说,中国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发挥了作用。亚太经社会的这份报告说:“还有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就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与国内因素相关。过去几个月来,为了降低通货膨胀水平,尤其是为了遏制房地产价格增长而实行的货币紧缩政策使得投资放缓。”随着2013年中国的增长达到8.2%,亚太地区的增长预计将提高到6.3%,比2012年的5.6%“略微”有所提高。(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

铁路建设,中国胜过英美

近20年来,北京对铁路大力投资,令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过去6年里投资规模更是达到新高。多达800亿英镑的投资,使中国铁路网络从2007年的7.8万公里增至去年底的约11万公里。中国铁路的主要作用向来不是运送商人,而是促进货物和劳动力的便捷流动。2011年时中国铁路网虽仅占全球6%的路线里程,但运输量占到25%。对铁路的进一步投资,会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英美一样。不过,中国建设铁路的效率要高于19世纪的英美。当年英美铁路规划几乎全交给私营公司,国家很少干预。结果是由于竞争和投机性建设,出现了投资过剩、成本过高和里程过多问题。如今是中国政府决定何时、何地建设铁路线,铁路规划者不会受累于竞争性建设、投机性泡沫、土地纷争或不现实的利润预期——这都是造成英美铁路建设无序的因素。(英国《卫报》)

中国购粮改写“全球游戏”

直至最近几年,坚持自给自足的中国还只是进口少量优质大米、小麦。但情况正在改变,已成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的中国,如今正将玉米、小麦和大米等谷物列入购买名录。这种变化将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即便中国自给自足率只是稍微下挫,对(世界)粮食贸易而言也非同小可”,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周厚丰表示,“中国进口5%的粮食,就相当于世界谷物贸易的1/3或半壁江山。”(英国《金融时报》)

猜你喜欢
英美人民币铁路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怎样认识人民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