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方言在日常运用中的特点

2013-08-15 00:54徐红梅
科技视界 2013年24期
关键词:搓板邳州大嫂

徐红梅

(江苏 邳州 221331)

邳州是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它地处苏鲁交界,从邳州所处地理位置以及邳州方言本身的特点来看,邳州方言应属汉语七大方言区中的北方方言区华北官话区徐州方言片,因此,邳州方言有着北方方言的普遍特点。例如: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大都有清声送气与清声不送气之分,而没有清声与浊声的对立;韵母的辅音韵尾比较少;声调的调类数目比较少,只有四个;等等。但是,与汉语普通话以及北方方言中其他方言分支相比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它又有自身独特的一面,因此,研究邳州方言对于汉语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 邳州方言的特点

在邳州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已经有人做过专门而系统的研究,在此,本人无需赘述;我所要分析的,是邳州人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邳州方言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汉语普通话以及其他地区方言的重要特色。

1.1 吵架式的日常对话

第一次去邳州的外地人,听见两个邳州人在聊天,大概会以为他们是在吵架,这主要是因为邳州人平时讲话时喜欢粗声大嗓,说话直来直往,不会拐弯抹角,而且说话语气特别重,让人听起来感觉很冲(读chòng),好像充满了火药味儿。我们来看看两个邳州大嫂的对话:

甲:他大婶,你奏么去?(隔着几家邻居,大声地。)

乙:赶集去,一块去吧。(同样大声地)

甲:我哪有功夫,个小懒种的衣服在学校都攒一个星期没洗了。(抱怨地)你给我捎把芹菜吧。

乙:行,我走了。

这一段对话,用标准的普通话讲出来,意思如下:

甲:他大婶,你要去做什么呢?

乙:我要去赶集。你去吗?如果去的话,咱们一块儿吧。

甲:我没有时间去,我那个懒儿子在学校里一个星期没洗衣服了,换下的脏衣服有一大堆等着我洗呢。你帮我捎一把芹菜好吗?

乙:行,你要是不去我这就走了。

你看,表达同一个意思,邳州方言比普通话少用了那么多字。那么邳州话的“冲”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邳州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同。大嫂甲看见大嫂乙出门,就直接问她要去做什么,这本来就显得有点问人家隐私的意思,而且还是隔着几家邻居,大声地问,而不是走到她跟前用正常的音量问,这似乎很不礼貌。而大嫂乙的回答“赶集去,一块去吧”,她也没有问问甲要不要去,就邀甲一块去,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目的:我希望你和我一起去,似乎也不够委婉。接着,大嫂甲说自己没时间去,她不是用陈述句,而是用了一个反问句“我哪有功夫”,这就显得很冲;而她称自己的儿子为“小懒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是在骂人;她说自己儿子的衣服在学校攒了一个星期没洗了,言下之意就是:我没时间上街了,我得留在家里洗衣服,这一句很是利落。而大嫂乙答应给大嫂甲捎带芹菜,大嫂甲并没有说声谢谢,她心里肯定这样想的:邻里之间经常互相帮忙,有什么好谢的,太见外了,虚伪!

1.2 反问句的频繁使用

邳州人在日常对话中,比较喜欢使用反问句,不管是向别人发话,还是回应别人的话。例如,两个在地里干活的大叔相遇,他们的对话:

甲:还不回家吃饭?到点了!

乙:活还没干完呢,哪能吃饭?

甲:没有天了吗?吃完饭坦然然地干,急什么?(“坦然然”就是“坦坦然然”)

乙:剩下的活也不多了,干完再吃吧。

在这一段对话里,甲是在关心乙,提醒他到吃饭的时间就吃饭,不要因为干活就顾不得吃饭了;乙的回答,意思是先干完活再吃。但是因为两个人的问答用的都是反问句,在不讲邳州话的人看来,甲似乎是在命令乙,而乙的回答,似乎也有点怪甲多管闲事的意思。其实,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只有外人才会有,在邳州人听来,这段对话最正常不过了。再比如两个邳州大妈的对话:

甲:我家的搓板断了。

乙:你不能再买个新的吗?

在这里,乙大妈用了反问句来回应甲大妈,这并不是在责备她不买新搓板,而是在说一个事实:再买一块新搓板就好了;而甲大妈听了以后,回答肯定是:嗯,明个(明天)逢集了就去。

1.3 粗俗的口头语和称谓语的大量使用

邳州人平时讲话比较喜欢带口头语,而且是比较粗俗的口头语,不管是在褒扬某人某事还是在贬斥某人某事时,或者只是在闲聊某件无关紧要琐事时。最常用的口头语有“妈了个逼”、“他奶奶的”、“奶奶个头”、“奶奶个腿”、“龟孙子”、“鳖羔子”、“小贼种”等等。其中“妈了个逼”、“他奶奶的”、“奶奶个头”、“奶奶个腿”等应用的场合比较多,范围比较广泛,而“龟孙子”、“鳖羔子”、“小贼种”等一般用在比较调皮的小孩子身上。举例来说,当一位邳州大叔说:“他奶奶的!老王家的白果(银杏)结得那么多,发财啦!”你听到后别以为他是在嫉妒老王家的银杏收成好,他用了一句“他奶奶的”,表现了他对老王的羡慕,还有真心为老王高兴的意思。当一个年轻人刚从外地归来,跟一位长辈打招呼时,长辈通常会笑骂:“妈的个逼!那么长时间没见到你个贼种了,在哪儿发财的?”这里用“妈的个逼”和“贼种”,表达了一种亲切的感情色彩,并不是真的在骂人家的妈,也不是骂人家是贼。

以上三点,是邳州话在日常运用中最鲜明的特色。而这吵架式的日常对话,反问句的频繁使用,粗俗的口头语和称谓语的大量使用,形成了邳州话一个总的特点,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冲”。邳州话之所以会有这些鲜明的特色,是和邳州人的性格分不开的,粗犷豪放、泼辣直率,不讲究虚假的繁文缛节,没有南方人的细致、委婉、含蓄,表现在语言上自然就是不同于南方话的干脆利落,粗声大气。

2 邳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南北交流日趋频繁,邳州人外出读书、做生意、打工的也越来越多,这样,邳州人在生活习惯、为人处事的方法等方面越来越多地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为了和外界沟通交流的便利,他们自然要选择使用普通话,这样,邳州话也就越来越多地受到普通话的影响。久而久之,邳州话自身那股辛辣的“冲”味越来越淡,而多了一份南方话的平和、委婉、含蓄,这在老一辈人和年轻一辈人之间区别最为明显。

猜你喜欢
搓板邳州大嫂
PASSIM 8K 卷烟机组搓板检测系统优化设计
卷接机组搓板自动清洁装置的优化
邳州消防出实招 打通“生命通道”
最美的风景
——江苏邳州老年大学校歌
邳州走出一条特色养老服务之路
生日愿望
关系好
忆江南·家乡美
家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