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转型之我见

2013-08-15 00:43安徽省亳州军分区司令员孟永勇
国防 2013年8期
关键词:后备力量民兵国防

■ 安徽省亳州军分区司令员 孟永勇

党的十八大对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特点规律,加速推进国防后备力量转型建设,是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有效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履行使命任务能力的重要保证。当前,随着国防和军队建设逐步转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为“三个不适应”:单纯的任务牵引建设理念与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需求不相适应;传统的编组模式、能力架构、保障体系与信息化战争需求不相适应;以支援保障单一陆军作战为主的力量结构与支援保障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任务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充分认清信息化战争形态演变趋势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客观要求,积极顺应军队转型建设的历史潮流,从国防后备力量传统的建设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方向、革新发展举措,推动国防后备力量与现役部队建设同步转型,努力锻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新型国防后备力量。

树立“任务和能力牵引”并重的建设理念。长期以来,国防后备力量一直秉承“任务牵引”搞建设抓准备的工作理念,这种理念容易导致出现三个问题:一是就任务抓准备的习惯思维定势,准备的范围不够宽,降低研究全局性问题、破解深层次矛盾的自觉性,建设和准备缺乏主动性创新性;二是长期以支援保障陆军为主,建设标准质量始终在低层次、低水平徘徊,能抓在手中、精干管用的力量不多,对未来战争军兵种部队支援保障心中没底;三是由于未来战争规模、范围、强度具有不可控性,平时赋予的作战任务与战时需要补充动员的人力、物力难以达到精准对接。鉴此,不妨借鉴美军在“基于能力”与“基于威胁”中推进转型发展的思想,结合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现状和转型趋势,把“能力塑造”作为长远目标,把“使命任务”作为近效牵引,“任务和能力牵引”并重,近期侧重任务牵引,长期注重能力牵引,以此抓准备搞建设,推动后备力量转型发展。当前,要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后备力量遂行任务多样、技术含量要求高等特点,积极适应战争形态的转变,着眼有效支援保障多军兵种联合作战,主动研究探索后备力量所必需的能力标准。特别是省军区系统要紧紧围绕后备力量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需求,发挥域内现役干部多、经历丰富、知识结构多元的优势,按照战役战术两个层级,就后备力量能力要素构成、力量编组模式、训练演练机制、装备保障体系等课题进行区分研究,从上到下逐级细化部署,从下到上层层集智攻关,确保后备力量所要建设的能力与实战需求相匹配,并以此为牵引分类对应急、支援、储备“三类队伍”进行模块编组,结合实案化推演、实战化训练进行反复演练和验证,以理念的创新促进能力的提升,以能力的提升应对任务的多变,着力打造专精尖全、体系完备的“未来型”后备力量。

确立“体系合成、精干强大”的转型方向。我国后备力量建设经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布局日趋合理,结构日趋优化,在参与处置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行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毋庸置疑,仍存在摊子大、投入散、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建设模式滞后于形势任务的变化。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以及国际战略环境的变化,后备力量单纯依靠数量来体现强大威慑力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必须着眼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特点,按照规模小型化、专业多元化、技术精尖化的要求,以力量重组、结构重构、模式重建为重点,推动后备力量建设由偏重“规模组合、数量取胜”向“效能融合、质量制胜”转变,由“单一军种、单一能力”向“诸军兵种、体系能力”转变。打破现役部队构成和现役军兵种比例的基本参照标准,按专业、成比例地编组后备兵员,减少陆军民兵预备役队伍比例,增加海军空军民兵预备役队伍比例,减少通用普通型的后备力量比例,增加专业技术型兵种后备力量比例,使民兵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整体比例匹配、功能互补,构建三军合成型后备力量体系。以“基于效果”为核心,强力牵动引导军事训练向实战化转变,全面推开基地化、网络化、模拟化训练,加强信息技术运用训练,把信息知识和技术融入到训练研究中,利用现有信息网络技术资源,构建集教学、训练、管理、考评和监控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化训练平台。按照作战编成和任务区分,组织民兵与现役部队、民兵与预备役部队、民兵与地方相关部门,定期开展以动员集结、城市防卫、应急救援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联合训练,在近似实战环境中练指挥、练战术、练协同,真正把后备力量建成打赢大规模作战的助手、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尖兵。

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工作指导。国防后备力量转型是一个整体形态的转变与跃升,有些矛盾和问题不是局部变革就能解决的,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一是立足经济环境。深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备力量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寻求民兵建设新增长点,在共享吸纳经济发展成果中拓展民兵阵地。二是坚持信息主导。适应信息化战争新要求,发挥地方信息和人才优势,搞好资源开发利用,加强信息化作战和保障队伍建设,提升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水平。三是提高核心能力。围绕支援保障军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个核心任务,始终把人力、物力、财力向军事斗争准备聚焦,突出建好与应战相关的队伍,优先抓好与应战相关的工作,切勿把后备力量建设转型片面地理解为向应急转变。四是聚焦基层建设。瞄准基层、心系基层,服务基层,把主要精力放到抓基层、打基础、抓落实上,努力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五是注重质量效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有限的资源建强一批平战结合、精干管用的后备力量队伍,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消耗,更好地满足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

猜你喜欢
后备力量民兵国防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思考
美国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内容、特征及启示
飒爽英姿女民兵
浅谈企业基层管理者不当督导的危害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