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泮在产后子痫中的应用

2013-08-15 00:51李艳云张红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4期
关键词:子痫硫酸镁妇产科

李艳云 张红霞

子痫为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全身小血管痉挛加重脑部病变的表现,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称为产前子痫,发生于分娩过程中称为产时子痫,发生于产后24 h内称为产后子痫。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最严重阶段,是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治疗时使用硫酸镁控制抽搐,我院使用地西泮控制抽搐效果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产后子痫患者20例,均符合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7版中的子痫的诊断标准[1]。其中于我院分娩5例出现产后子痫,15例由外院转入。自然分娩6例,剖宫产术后14例。年龄均位于19~35岁之间。其中8例患者出现昏迷。均未正规产前检查。所有患者均除外患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1.2 治疗方法 将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第一组治疗方法为①解痉:硫酸镁1~2 g/h静脉补液维持,调整血镁浓度维持在117~310 mmol/L,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硫酸镁的毒性反应,监测血镁浓度以防中毒,维持给药至分娩后24 h。②降压:当收缩压/160 mm Hg或(和)舒张压/110 mm Hg;或平均动脉压/140 mm Hg时使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130~140)/(80~90)mm Hg。因已胎儿娩出,可使用硝普钠50 mg+5%葡萄糖50 ml泵入降压。③纠正低氧和酸中毒,可给予吸氧及5%碳酸氢钠60~100 ml静脉滴注纠正酸中毒。④镇静冬眠Ι号合剂肌内注射使用。第二组治疗方法解痉及镇静:地西泮0.01 g静脉推注(>5 min),然后0.1 g地西泮针+50 ml生理盐水微量泵泵入,共10 h。降压及纠正低氧和酸中毒同第一组。

2 结果

第二组10例患者于治疗后均未出现抽搐现象,于分娩后24 h内神智均恢复清醒,头疼等情况消失,第一组10例患者中9例治疗后均未出现抽搐现象,24 h内有1例于产后20 h时发生抽搐1次,使用冬眠Ι号合剂肌内注射后缓解,后未再发生抽搐。于分娩后24 h内神智均恢复清醒,头疼等情况消失,出院时,血压控制正常,水肿消失。

3 讨论

由于子痫的发病原因至今不很明确,给防治子痫带来一定困难[2],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一种更完善更有效防治子痫的方法。虽然硫酸镁已成为解痉的首选药物[3],但是在一些缺乏血镁浓度监测条件的医院,大剂量应用硫酸镁使人有所担心,尤其在产后大剂量应用硫酸镁可使子宫收缩欠佳,引起产后出血过多,且硫酸镁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使用时要严密观察尿量,呼吸,膝腱反射等,并要准备钙剂防止镁中毒。在治疗浓度达不到时可出现再次抽搐情况[4]。地西泮是一种苯二氮卓类衍生物,具有较强镇静、肌松和抗惊厥作用,不会影响子宫收缩情况,减少产后出血量,并因强镇静作用,可防止患者因恐惧等情况引发抽搐[5],因此,我们主张可用地西泮代替硫酸镁用于产后子痫的止抽镇静治疗,不失为一种较好方法。

[1]乐杰.妇产科学.第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100.

[2]陈小影.产后子痫的防治及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09,10(4):190-191.

[3]丛克家.应用硫酸镁预防及治疗子痫.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2):125-126.

[4]张超,曾浩霞,王来山,等.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妊娠结局的多因素分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9(6):415-419.

[5]周沫,刘美霞.我院20年间硫酸镁与安定类药物治疗子痫临床疗效比较.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B09):75-77.

猜你喜欢
子痫硫酸镁妇产科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前次子痫前期临床特征对再发子痫前期的影响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