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网络在现代医学中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2013-08-15 00:47苏海砾陈晓媛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14期
关键词:远程传输医学

苏海砾 陈晓媛 胡 劼

1.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超声科,陕西西安 710032;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陕西西安 716000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当前医学中开始更为普遍的应用各种音频、视频实时传输设备,逐渐发展为远程医学(Telemedicine)。远程医学是将不同地点的医疗信息用通讯和计算机技术连接起来的异地医疗、科研、教学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种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远程医学由最初的电话远程诊断、电视监护等不断发展为利用高速网络进行数字、语音、图像的综合传输实现了实时的语言和高清图像的直接交流[1]。远程医疗网络是远程医学深入发展的直接体现。本文对远程医疗网络在现代医学中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1 远程医疗网络介绍

远程医疗网络实现了远距离医疗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主要包括了远程病理学、远程放射学、远程心理学、远程超声诊断学、远程手术、远程医疗会诊及远程护理等医学诊疗、教育[2]。其中,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是远程医疗网络中应用最多的部分。

1.1 远程医疗网络的硬件设备

远程医疗网络的正常运行需要具备必要的软硬件设备。硬件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远程医学音视频及切换控制设备、远程医学信息采集传输设备等。计算机需要内存容量大、磁盘空间大的P4以上的计算机。远程医学音视频设备主要包括视频、音频和图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如多媒体输入模块组(接口盒)、高清摄像机、远程医学专用液晶显示器、高保真全向麦克风、远程医学视频信号转换器、高清视频切换控制矩阵等。远程医学信息采集传输设备主要包括远程医学高清电子声音采集传输系统、远程医学高清生命体征检查和监护系统、远程医学高清皮肤采集传输系统。软件设备主要是指远程医学影像采集传输软件,包括远程CT、MR、CR、DR、心电图等 DI-COM 标准接口采集传输软件。

1.2 我国远程医疗网络的现状

我国的远程医疗网络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先的表现形式是在北京和上海的医学院校和医院最先成立的远程会诊中心,后来逐渐发展到全国范围。有文献指出,当前远程医疗网络的网点主要有中国医学基金会互联网络、国家卫生部金卫医疗网络和军队远程医学网络[3]。我国远程医疗网络以应用服务为主,目前尚缺乏对高精尖技术的研究,与国外医疗网络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即便如此,远程医疗网络的发展实现了不同区域会诊快捷、方便、时间短、费用低、异地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等特点,打破了空间限制,使患者得到更高医疗水平救治,受到了医学界和患者的广泛好评。

2 远程医疗网络的应用优势

远程医疗网络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医学远程会诊和医学教育资源共享两个方面。①医学远程会诊不仅可以快速准确的对一些疑难杂症进行诊断,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效率、缩短患者治疗和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有很大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指导了影像学和放射诊断医生进行正确的医疗技术诊断,具有一定的远程教育作用。此外,远程医疗网络在医院的开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诊疗水平的提升,增加了医院与专家和其他医院的交流,提高了医院诊疗疾病的知名度,有一定的社会效益。②医学教育资源共享体现在:远程医疗网络能够将急需的科室(手术室、急诊室等)和影像科室间快速传递图像数据,达到了诊疗影像的资源共享;远程医疗网络能够邀请异地、异国在某一方面的权威专家远程会诊,并及时得到清晰的患者疾病的图像数据资料,达到了专家资源的共享;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医院的手术医生和影像医生能够接受远程会诊专家的“面对面”交流和指导[4],实现了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的培训和再教育;远程医疗网络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大中型医院精密仪器的使用效率,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

3 远程医疗网络的功能和作用

远程医疗网络的功能主要有远程医疗会诊功能、远程临床教学功能、远程指导外科手术功能和远程医疗事务管理功能[5],具体表现在远程诊断和治疗疾病,尤其是急诊外科手术,如果有能力医生不能及时赶到现场,可以通过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进行清晰的指导,使手术医生能够更好的完成手术。此外,远程医疗网络通过疑难重症疾病病例的联网,能够实现全国甚至世界各国权威专家的病例讨论,达到了医学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远程医疗事务管理功能也能够将资料的收集、任务布置、质量监控等很好的实施[6]。

这些功能满足了边远地区患者的医疗需要,解决了大部分疑难重症患,促进了医学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医院的管理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远程医学是跨科学、跨领域的高新科技,随着当前医学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远程医学将得到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4 远程医疗网络的制约因素

虽然,当前我国远程医疗网络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远程医疗网络的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7-8]。①人才缺乏:远程会诊系统对医护人员的技术和计算机水平要求较高,缺乏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医护人员长期忙于日常工作,对远程会诊系统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较低,且我国当前远程会诊人员多为兼职,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不利于远程医疗网络的进一步发展。②思想观念落后:远程会诊作为新生事物尚不能被所有的医护工作者接受,有些医生墨守陈规不能接受远程医疗网络的指导,也有患者担心远程医疗网络发展对患者隐私的泄露等,这些均不利于远程医疗网络的开展。③资源配置不合理:当前远程医疗网络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高层次医院,更多需要远程医疗的偏远地区医院和乡村医院由于条件限制很难实现远程医疗。④担心医疗纠纷而不敢使用: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虽然能指导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但也有医生担心医疗纠纷时医疗责任不清而不敢参加远程会诊或接受会诊结果。

5 远程医疗网络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远程医疗网络的深入发展是形势所趋。但远程医疗网络的发展需要得到国家政府的支持,保证有一批熟练医学知识和计算机水平的专业人才专门从事远程医疗网络,利用保证远程医疗的深入开发和拓展;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医疗事故的定责标准,远程医疗的收费标准等;大力宣传远程医疗的优势,从思想上改变医生和患者对远程医疗的畏惧,接受远程医疗网络。相信,远程医学网络因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医疗效率、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有积极的作用。

[1] 曾令志,庄伟雄,童志明.远程医疗会诊在医学影像科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2,21:188,190.

[2] 钱海江.远程医学信息系统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07,20(9):1572-1573.

[3] 陈群平,张从昕,薛海东,等.构建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评估体系中的一管之见[J].继续医学教育,2002,15:16(3):15-18.

[4] 毛琦敏,杨友春,周丽君.远程医疗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J].金陵医院学报,2009(1):89-91.

[5] 董晓非,罗力,武凯.现代远程医学会诊的发展对策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7):75-76.

[6] 夏青.远程医学的应用与发展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2:58.

[7] 周丽君,杨友春,毛琦敏.远程医疗会诊的适用范围与效果分析[J].金陵医院学报,2009(2):37-39.

[8] 刘东华,张明军,李燕.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中的问题[J].医疗装备,2009(5):43-45.

猜你喜欢
远程传输医学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基于同轴传输的网络传输设备及应用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远程诈骗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