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放手让孩子一活

2013-08-15 00:51
中国西部 2013年6期
关键词:感统低段文具

临近期末时,我因手提电脑被烧烂了,而搬到了图书室里,以便使用里面的电脑。这里也兼做文印室,期末这半个月,每天车水马龙,都是来印卷子的老师和孩子。

在等待卷子出炉的间隙,老师们跟我聊几句,有趣的是,低段的老师大都是九斤老太,最容易念叨的是:一届不如一届啦!她们每次从六年级下到一年级都会被孩子的现状惊吓到,一年比一年问题多。这些问题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是完全懵懂,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学校来干啥啦,对老师的要求是听而不闻,而且不察言观色的,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比如二年级的孩子,上课时,他就在桌子上面玩尺子,你把尺子给收了,他略有些疑惑地看你一眼:好好的,干嘛拿我东西?然后,立刻从文具盒里翻出其他文具来接着玩,完全不明白自己在这儿干嘛呢?这都是二年级的孩子了,老师看了也是啼笑皆非。

二是专注力缺乏和感统失调问题。这俩问题一年比一年严重,一些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一两分钟,这对学习是致命伤。

三是自我管理能力缺乏,许多孩子的文具、书包基本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抽屉里乱得一团糟,每天大队部要从操场上捡到数件外套,而且还无人认领。

想了想,以上几条,也怪不到孩子,跟社会大环境有关,和我们家长的心态有关。

就说这些懵懂的孩子,老师的暗示提醒完全不起作用的孩子,其实,不是他跟老师过不去,而是他完全没明白这里有暗示。因为,在家里,从出生开始,家里的五六个大人: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未雨绸缪、思虑周详,将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提前安顿好了。可以说,将他走的路上的每一个小石子儿都提前捡了,甚至在孩子还没看见小石子的影儿的时候就给捡了,所以,孩子的脑花儿是不用开动的,不用看见、分析、判断、下手、失败、思考、实践、收获的,他只管一个劲儿往前冲,即使遇到路上有陷阱,前面哨探的大人也早就跳进陷阱,顶起了路面,让孩子毫无磕绊地一路狂冲,所以,孩子懵懵懂懂,缺乏对环境的感知判断能力也就不足为怪了。

专注力缺乏是孩子学习的一大杀手,我们在低段孩子中,发现存在这些问题的孩子的人数逐年上升,这也算是我们的社会病、现代病,跟这个快节奏的、充满太多刺激的现代社会关系密切。

首先是怀孕期,如果母亲处在高度压力下,会给孩子影响;其次是婴幼儿时期,如果家里氛围急躁、大人之间呵斥争执不断也会给孩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急躁的妈妈和主要抚养人;还有就是声光电的玩具、电脑电视,这些强刺激对于孩子的影响都很大,孩子无法安心定神地发展与成长,孩子出生之后,神经系统依然是在发育完善中的,所以0到3岁给孩子一个安宁自然温暖的氛围非常重要。

给孩子的环境最好是天然的:原木、棉布、竹节、木块、贝壳,无论是家用品还是玩具,最好尽量是天然的、可让孩子自行参与的,而非站一边儿干瞪眼看着玩具发光唱歌的。

至于感统失调,这算是老生常谈,一位妈妈跟我说孩子的期末考试,老师都跟她说孩子粗心:语文照抄原文,比着抄下来都会缺胳膊少腿儿;数学,整行题做漏,英语,一样的毛病。妈妈说,这不怪孩子,真的是怪自己家里当年带孩子时,疼爱过度,天天搂在怀里,别说爬,连胳膊腿儿都没机会伸直了。孩子0到3岁时缺乏运动,没有爬过,所以感统失调,这个毛病会伴随孩子一生,体现在学习上的影响就是所谓的粗心大意。

我们在学校里,翻看孩子的作业,感统失调孩子的作业并不鲜见,随便你老师把嘴皮说干,他还是粗心,多一笔少一半的。所以,0到3岁万分重要啊!放手让孩子去爬、去伸展开了,去泥地里打滚儿非常重要。

另外关于孩子的自我管理,真是个头疼问题,独生子女政策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家里唯一的孩子成了珍宝,从小身边有一堆仆人伺候,所以,到了学校里,真是恼火了。抽屉一团糟,书包一团糟,每天掉文具,本子掏出来就是油渣儿,这个情况也是一年比一年突出呢。

我们将孩子如宠物般养着,将他假象为总是需要一个柔软、干净、热乎的环境里生存的新生儿,其实,这是毁了孩子天赋的能力,除了专注力问题、感统失调问题、自我管理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孩子的心被塑料膜包起来了,他没有亲身的感知、体会、实践生活,他活在大人的意志中,他活在大人过滤过的所谓“生活”中,他的内心不真实,苍白无力,这个是最可怕的。

猜你喜欢
感统低段文具
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玩具设计研究
我的文具我做主
把握感统训练黄金期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优化策略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奇奇怪怪的文具
买文具
感统失调是怎么回事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