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造型中提取紫砂创作元素——浅析“汉瓦壶”的改良再创作

2013-08-15 00:44高建中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4期
关键词:壶体瓦当宜兴

高建中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文化博大精深,从民俗、传统、文化、传说等广阔的空间里,汲取艺术的源泉,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使得紫砂无限的遐想空间不断地增大、变化,也把这些富有艺术生命力的东西吸纳在紫砂壶中。这种对艺术不断追求和进取的心态,使得紫砂有着更加顽强的生命力。紫砂文化也更为海纳百川,不断丰硕。

紫砂始终在文化与艺术的交流中,呈现出精彩纷呈的一面。其艺术创作来源之广泛,已相当壮观,几乎与之有关的、无关的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想象中艺术形态都曾被设计到紫砂的创作中,也多有借鉴和仿造,这里就主要浅谈紫砂与建筑造型间的相互联系,将建筑中的造型、紫砂的造型提取并结合到一壶之中。在紫砂的造型中经常运用到建筑的造型元素,比如柱础也是曼生设计的一种壶款之一,其造型来源于古代使用十分普遍的柱础,为承受房屋立柱压力的一块垫基石。而汉瓦壶的型制顾名思义就是模仿古代器物汉代瓦当式样。所谓“秦砖汉瓦”就是建筑中的瓦当,秦汉时期的瓦当造型精美,纹饰繁复,现在多是形容秦汉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也多用作名贵古玩之称。也有陈曼生设计的瓦当壶,也叫半月瓦当,呈半月状,造型是取覆盖屋顶的陶片外形特征作的壶。汉瓦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素材,在紫砂壶中得到很好表现与提升。

我创作的这款《汉瓦壶》是在传统的汉瓦壶壶型上做了一些变通,原本平直的壶身显得更为饱满一些,壶身的弧度也更加圆润,线条弧曲走势更为流长,加之新思维的创作理念融入壶体,使得《汉瓦壶》的造型艺术语言更为丰富。《汉瓦壶》是在杨彭年的《汉瓦直筒壶》的基础上,通过笔者对壶体的理解和研究,加以改良和再创作的。《汉瓦直筒壶》是直身圆筒形的壶体,呈倒梯形,与此款《汉瓦壶》在形体上有所区别,此壶的壶身更为圆弧,属于圆器,壶体呈瓦当状。从上至下逐渐顺势慢慢收缩,更像茶杯状。整款壶显出素拙之味,毫无矫饰之感。造型以几何线条勾勒而成,线条流畅,弧曲有度。大口盖压口,与茶杯相似,便于泡茶。盖压平略微起伏弧状,壶钮为宽桥梁状。壶嘴短流较直,与壶身连接处较为粗,壶身与壶嘴弧线起伏更为平顺,壶嘴呈四方形,也有方器的直挺有力,刚劲坚挺,耳形壶把四方形而带圆弧,壶把较为圆顺,方圆之间恰到好处。圆中寓直,拥有大方又隅的境界。壶面篆书题字,壶身刻绘苍劲有力,合用力度恰到好处,古朴意味更为浓厚。此《汉瓦壶》以弧形线条简洁地构成淳朴的形体,在设计上讲求空间与整体,比例恰当,虚实对比。这款壶器型端庄、敦实,深厚且具神韵,悠悠的汉风也随之渗入到紫砂壶艺中,大气中不失纤巧,刚毅中又带柔和。壶身娟秀韵致,肃穆端庄,壶体的砂质感清晰,泥质纯正。

紫砂壶历来风格独特,气质脱俗,壶的造型线条流畅,向来以素面素心,不工巧雕琢,巧思雅致著称,深为人们喜爱。《汉瓦壶》正是秉承这一传统,清雅之中但见新颖独特,建筑元素与紫砂造型结合,有较广的塑造空间。本文着重阐述在紫砂壶与建筑元素融合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汉瓦壶的型制改良再创作的过程,以供作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1]《宜兴陶器图谱》 詹勋华 台湾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1982年版

[2] 《与时俱进的陶瓷器皿创作》 熊开波 中国陶瓷画刊2010

[3] 《紫砂的本体语言》吴鸣 景德镇陶瓷【J】2003(1)14-16

[4] 《宜兴茶壶的造型与纹饰》 美国谢瑞华刊于台湾 《中国茶壶大观》 1985年版

猜你喜欢
壶体瓦当宜兴
汽车膨胀壶体用聚丙烯材料黄变及改善研究
宜兴釉陶
折叠式电热水壶的安全风险点浅析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朱克敏重装《秦汉瓦当文字》考略
方寸见佛韵——隋唐佛教瓦当浅析
一种新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桶的设计与应用
一壶清泉
独树一帜 别开生面——山东齐地树木纹及文字瓦当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