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加强新社会阶层党的建设工作的必要性①

2013-08-15 00:51卜维维阴燕云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非公有制党组织

卜维维,阴燕云

(佳木斯大学 社会科学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阶层结构是由“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组成。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批区别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新的社会阶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 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1]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对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和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社会阶层的崛起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合法地位,也为新社会阶层的成长注入了新的营养。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将新社会阶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范畴,报告指出:“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2006 年第二十次全国统战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在会议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3]新社会阶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地位更加明确。

现阶段,新社会阶层作为一个全新的命题,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增强我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提出新的挑战,所以在新社会阶层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在新社会阶层中加强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社会阶层党的建设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

新社会阶层的来源广泛,成分复杂,素质也参差不齐,在推进党的建设时,遇到了不少阻碍。第一,在界定的新社会阶层的六类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中,新社会阶层本身的内在层次和波动性很大:首先,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的确是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先富起来的,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具有较高的收入,但是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从事着比较有风险的职业,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夜之间一无所有,所以说新社会阶层的结构是动态的,不固定的;其次,六类人当中的个体户和自由职业人员中,他们也可能属于被社会救助的弱势群体,相当一部分人的收入很低,工作不稳定,他们的文化层次差异很大,甚至有些人跟本就不承认自己是新社会阶层。第二,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一些地方,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上的支持,使这些新社会阶层人士抓住了发展的契机,先富了起来,然而一些人为了致富,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采用了一些不法手段。

(二)新社会阶层党组织定位问题

现阶段,在一些已经建立党组织的新社会阶层中,党组织发挥的作用还很薄弱的。第一,党组织对自身认识不到位。在已经建立起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他们认为,企业是业主的,企业发展的好与坏与与党组织无关,所以党组织在企业中位置形同虚设。第二,党组织得不到足够重视。普遍的企业主认为,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所以党组织在企业中因为没有地位的保障,所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没有决策权,思想政治工作更无从开展,难以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2012 年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同志在会见会议代表时讲话强调:“发挥好党组织‘两个作用’ ,就是党组织要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引领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创先争优推动企业发展贯穿党组织活动始终。加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中共中央办公厅发行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也提到了:“明确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4]并且明确了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职责。

(三)新社会阶层干部素质急需加强

在新社会阶层中,党建工作不能有效开展,这与新社会阶层干部素质具有直接关系。一方面有的干部思想落后,缺乏必要的理论准备,他们的思想很难跟上快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目前从事新社会阶层的党建领导者还不多,大部分是通过聘任兼职、上级党组织下派等方式,认识观念上存在偏差,认为自己是打工者,真正的领导者是企业中的老板,所以,没有真正发挥政治核心和凝聚人心的作用。第三,党组织干部的创新能力需要加强。在新社会阶层的成员中,大部分人是从其他阶层分化转型来的,阶层成分复杂,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受社会其他因素影响,他们的观念有进步的也有错误的,所以我们的党组织干部按照传统的党建思想对这一新社会阶层进行党建工作,必然会遇到阻碍。

三、在新社会阶层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江泽民同志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我们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高新技术的迫切需要,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新社会阶层不断出现了强劲增长的势头,无论是在组织形式,技术水平以及经营理念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新社会阶层中要加大力度开展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我们党思想政治方面的优势,巩固党的思想阵地,使社会主义思想形态根植于他们的脑海中,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保障新社会阶层利益能够合理的实现,在新时期使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二)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人,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群众队伍的扩大是历史的必然,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及时认识到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新社会阶层的广大人员是最大的受益者,新社会阶层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不仅仅为自己增加了个人收入,也极大增加了社会财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到了一定的先锋模范作用,所以我们党应该抓住这一领域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的号召力,使新社会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的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从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新社会阶层队伍不断壮大,他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断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地位与原有阶层人士的区别,所以他们也不断关心自己是否能在“体制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下去,由于新阶层的成员身份职业都不固定,工作岗位不断变换,不同的阶层之间权益还存在冲突,他们更加强烈的希望自己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近年来,新社会阶层在政府机关部门任职或兼职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政治思想理念也逐渐成熟,希望通过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新社会阶层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他们的政治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前进方向,他们的参政议政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他们的利益诉求从刚一开始对自身到现在已经涉及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具有推动作用。新社会阶层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出现壮大的,然而民主政治体制也是与经济体制是分不开的,所以新社会阶层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同时,也会促使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完善。

[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6.

[2]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

[3] 新华网.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2006)[ 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1/28/content-5402618.htm.

[4] 新华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 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5/24/c-112030742.htm.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非公有制党组织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