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角斗士看罗马

2013-08-15 00:42仇梦影
文教资料 2013年6期
关键词:角斗士罗马帝国奴隶

仇梦影

(南京大学 历史系,江苏 南京 210000)

引言

电影《斯巴达克斯》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自由人死了,他失去的只是生的欢乐;奴隶死了,他失去的是其痛苦。死亡是奴隶唯一知道的自由……这就是我们为何必将获胜。”几千年前的角斗士们走向角斗场的心情大抵如此:赢了,也许会摆脱奴隶的身份;输了,不过是死亡而已,那也是一种解脱,所以他们“必将获胜”。那时的罗马,奴隶饱受折磨,且地位低贱,而不论王侯将相还是普通民众,似乎都对角斗运动有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痴迷。罗马大背景下的角斗士到底是怎样的?本文对此作探讨。

一、角斗文化的产生

许多人无法理解,为何罗马文化中会包容这种令人发指的残酷。史学家鲍里曾说:“我们对此感到十分恐怖,只是谴责这恶心的习俗,实在是太轻了,我们也许从一开始就拒绝理解该问题。”是啊,我们对这一现象有着生理的反感,然而理性思考之后,我们会发现,角斗士的存在是有它特有的土壤的,这就是罗马帝国。

1.祭祀的习俗。角斗士表演源于用人祭祀这种罗马习俗,最早的角斗士游戏是悼念达官贵人丧礼的组成部分。

2.战事的延续。角斗士游戏不过是罗马人战事的延续,角斗场上的风云变幻折射出罗马人的好战心态和帝国野心。学者鲁康说:“角斗场不止是一个内战的战场,它是一个战场的缩影,这里血流遍地,这里,来自德萨利和非洲的战俘们将成为未来的牺牲品,他们的尸体将填满竞技场,内战的疯狂景象充斥于狭窄的竞技场。”最初把野兽和战俘纳入胜利的游行盛典,是用来欢迎凯旋的将军,举行角斗士表演旨在缅怀那些不畏艰险的战士,他们为建立罗马统治血洒疆场。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偃旗息鼓,血腥的角斗自然是最好的替代品。这种置之死地而后坚定信念,英勇拼搏,直至取得辉煌胜利的心态,仍然是战场的延续。

3.安抚的工具。角斗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起到了安全阀的功能,屠杀带来的兴奋缓解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痛苦和压力。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这种环境下的生活之所以还过得下去,是因为国家提供了大众娱乐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赛车和决斗赛。”同时,渴望抓住任何机会巩固其统治合法性的罗马皇帝,操办豪华的角斗士表演,正好彰显了他们的权力。

如此看来,角斗士文化的产生是有其缘由的,它根植于它存在的那片土壤,根植于罗马文化之中。

二、角斗士为何而战

角斗士的来源大致有这样几部分:战俘、奴隶,甚至是自愿参加以获得声望名誉或女士们青睐的人。

1.为声望、名誉、金钱而战。角斗士自身在法律意义上是不存在的,作为奴隶,他只是一种动产。当然他们在角斗士学校中学习技艺,供达官贵人们在节日庆典上演出节目时挑选。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些能力强的角斗士此时也成为极有价值的高档商品。如果战胜,他们就可以获得更好的名声,成为角斗士明星,获得不错的演出报酬,甚至可以摆脱奴隶的身份。当然历史上能如此成功的角斗士屈指可数,最终角斗士们都免不了死亡的结局,只是有的死得痛快有的死得痛苦罢了。即便如此,许多人也对此职业奋不顾身。

2.对自由的渴望。塔西佗在《编年史》中说:“(角斗士们)在参加战斗的人们一场血腥表演之后,就都被免除了死刑。”这只是一些只言片语,或者是个例,但从中不难看出,角斗士们可以从角斗战争中得到的,不仅是金钱这些实物,更重要的还有人身自由。

罗马人在文化上对希腊人的继承中,就有自由民主的思想,虽然这种民主在帝国集权统治下有所变化,但民众包括奴隶们内心的自由思想是一直存在的。比如角斗士史上最有名的斯巴达克斯,有人评价他为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政治天才,还有人认为他是狂人。但无论如何,他都是为自由而战的,当时的叛乱那么多角斗士都跟随他,足见当时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当时的罗马政府对他十分忌惮,即使在他死后也仍然心有余悸,足见这种思想影响之大。

总之,不论角斗士最终为何而战,罗马文化中的阶级观念、森严等级和自由思想,都促使这些角斗士冒着死亡的危险不顾一切地追求自由。

三、角斗的终结与罗马的衰亡

角斗比赛的终结与罗马帝国的衰亡相辅相成,同时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及其越来越大的影响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1.罗马的衰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对曾经辉煌一时的罗马的陷落有这样的解释:“最近,有位美国历史学家说:‘虽然战争显然是灭亡的原因……但帝国的器质性病是经济。’实际上,这一‘器质性病’……都为生产率低下这一基本问题所折磨。生产率低下是因为,在取得核心发明的新石器时代之后,未能大大地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似乎在于奴隶制度,奴隶制度是所有这些文明的普遍公认的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在谈奴隶制度,而角斗士恰恰是这一制度的集中产物,奴隶是角斗士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奴隶制度导致了罗马的灭亡,也终结了角斗士文化。

2.民众思想的堕落。古罗马讽刺诗人玉外纳曾说:“因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自从我们放弃了投票权力却一无所获之后,那种采取旧有的方式继续分配国家或军队中所有重要职位的念头,总让人心生寒意——不,人们垂下头,只要两样东西:面包和剧场。”罗马帝国后期,民众生活的颓废可见一斑,人们再也没有帝国征战初期那种团结、坚韧不拔的精神了。可以说角斗运动使民众沉溺于玩乐之中,丧失斗志,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亡。

3.基督教的力量。帝国后期阶段,苦难的日常生活使愈来愈多的人转向各种救世宗教以寻求安慰,基督教是当中最为成功的。基督徒创造了一种世界观,拒绝参与同他们格格不入的角斗士表演。随着这一风潮的扩展,包括上层贵族到君主也开始信仰基督。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中称:“角斗士是一种被罗马的法律和习俗公正的斥为最可鄙的职业。”最终君士坦丁大帝颁布了敕令,官方虽未正式禁止,也使得角斗表演逐渐没落。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曾经红极一时的角斗运动就这样消失了,如今我们只能在竞技场的断壁残垣中窥见一二。罗马帝国的衰落,带走了角斗士运动,可角斗士文化仍作为一种罗马文明的象征流传至今。

结语

对角斗这一野蛮的运动我们该持怎样的态度,该如何评价?笔者认为,不必苛求于古人。史学家弗雷德兰德尔说:“古罗马人和现代欧洲人在感觉与思维上的巨大鸿沟,清晰地表现于过去和现在受过教育之人对圆形剧场中表演的态度。”古罗马人并不认为角斗运动有多么残酷血腥不人道,这是因为他们处在那样一个奴隶制社会,而不是思想高度发展的现代欧洲。西塞罗在《图斯库鲁姆谈话录》的第2卷第17章中说:“很多人都认为角斗惨无人道,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也许是这样。然而在罪犯手握利剑为生命而博的时代,我们的耳朵也许会听到比痛苦和死亡更好听的课程,而眼睛是看不到的。”是啊,毕竟我们不处在那个年代,我们不能一味地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古人。在他们那里,角斗也许是最平常不过的,也是生存的一种手段罢了。同时,现代人对暴力的爱好恐怕不亚于古人。好莱坞电影中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拳击运动的惊险刺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人潜意识里对暴力的爱好。

所以,我们当以治史的眼光看待角斗士这一群体,他们不过是一群为生存而战的人,他们根植于罗马帝国的广大疆域,是罗马帝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此而已。不要过分苛求古人,不要片面地批评他们。角斗士,也是罗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是远古文化中的一颗宝贵的明珠。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第七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古罗马]塔西佗.王以涛等译.编年史(第一版)[M].商务印书馆.

[3][英]爱德华·吉本.席代岳译.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一版)[M].吉林出版集团.

[4][古罗马]西塞罗.图斯库鲁姆谈话录[M].

[5][荷兰]菲克·梅杰.李小均译.角斗士——历史上最致命的游戏(第一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高福进,侯洪颖.角斗士——一段残酷历史的记忆(第一版)[M].上海辞书出版社.

[7][英]纳撒尼尔·哈里斯.卢佩媛等译.古罗马生活(第一版)[M].希望出版社.

猜你喜欢
角斗士罗马帝国奴隶
船难揭示奴隶贸易真相
蚂蚁奴隶的反抗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罗马帝国时期埃及地方审判管辖浅析
My First Sea Journey
宏伟建筑里的残忍表演
罗马惊魂
罗马角斗场上的最后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