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与认知概念隐喻

2013-08-15 00:43陈友军张宏瑜
关键词:情态语言学隐喻

陈友军 张宏瑜

(1.佳木斯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2.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自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把隐喻当作一种修辞学现象到今天,对隐喻问题的研究,先后出现了五种主要研究理论,它们是“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映射论”和“概念合成论”。各种理论都在试图弥补或超越前人的研究。隐喻研究经历了从修辞学到语言学再到人类认知的过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哲学家、心理学家、符号学家等纷纷开始关注语言学的研究。隐喻这一现象成为了一个众多跨学科的研究对象。其中,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功能语言学,提出了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区分。语法隐喻的提出,意味着隐喻不仅仅是在词汇层面上的语言现象,还是在语法层面上发生的变化。和功能语言学同一时期的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现象,是属于语言之上的一种反常语言运用现象。[1](P117)Lakoff和Johnson等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认知概念隐喻的概念,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也是人类认知的基本特征,其理论核心是像似性和语法化。

一、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这一概念是由英国功能学派韩礼德 M.A.K.Halliday在1985年出版的著作《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中首次提出来。韩礼德认为人类语言是一个由语音层、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构成的三个层次的符号系统。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从上到下的体现系,即语音层是词汇语法层的体现,词汇语法层又是语义层的体现。[2](P24)他指出,语法隐喻是用一种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种语法结构的表达。语法隐喻认为,人类对经验意义的描述在语法层面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致式,或叫无标记形式;另一种是隐喻式,或叫有标记形式。

按照Halliday的观点,一致式的概念是指通过用名词表达事件的参与者,用动词表达事件过程的发生,用形容词表达事物所具有的特点或特征,用副词或介词词组表达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方式等环境意义,用连词表达句子的逻辑层面的意义等,即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意义和语义层所表达的意义相一致;隐喻式的概念是指通过用名词表达事件过程的发生或用名词表达特点或特征等,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意义和语义层所表达的意义变得不一致。Halliday把这种现象命名为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名词化(Transitivity)。[2](P342)在英语正式文体中有大量的名词化现象的存在,这也是英语正式语体有别于其它语言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语法隐喻概念的提出,说明隐喻既是词汇现象,又是语法现象,说明隐喻也是句子的一种生成方式,通过隐喻生成的句子是隐喻句,直接反映客观现实及心理现实的句子是非隐喻句。

Halliday的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概念隐喻是指过程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小句中的功能成分的相互隐喻化。人际语法隐喻主要是指词汇语法的转换,可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

Halliday的概念语法隐喻由及物性(transitivity)系统实现。及物性理论认为,人类主客观活动可概括为参与者、过程和环境因子。按照功能语言学对过程的划分,及物性包括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心智过程(Ment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它们是构成小句的功能成分。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功能成分可以相互隐喻化,在词汇语法层体现为从一个形式(如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副词短语等)隐喻为另一个形式。

如:A:We ate there in the evening.(物质过程)

B:We had supper in the evening.(关系过程)

这里的语法隐喻式是例子B。例子A是一致式,即表述行为是由实义动词完成物质过程的表达。例子B是非一致式,即应由实义动词完成物质过程的表达被隐喻化为关系过程。因此,语法隐喻的产生必须涉及与一致式不同的选择。

人们使用语言时除了如实地表述主客观世界之外,也要用语言去建立人际关系,以及对一些事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这些都是功能语言学所讲的人际元功能。人际元功能主要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实现,对应地,人际语法隐喻也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在语气系统涉及四个言语功能,即提供、命令、陈述和疑问。其功能的实现过程涉及到非一致性的实现方式,即语气隐喻。情态系统被分为情态化(modalization)和意态化(modulation),情态隐喻就分别从这两方面分析。

如:C:He has probably left.

D:I think he has left.例子C是一致式,例子D是隐喻式,即由情态动词体现的情态意义被隐喻化成了小句“I think”。在韩礼德提出语法隐喻之后,国内外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如Martin、胡壮麟、朱永生等)对语法隐喻做了进一步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法隐喻做了界定和补充,丰富了该理论的研究。

二、认知概念隐喻

认知概念隐喻学派认为认知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还是人类深层次的一种认知机制。人们的概念系统能够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使语言拥有了巨大的自我生成能力。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已知的熟悉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到未知的抽象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过程。[3](P120)即人类通过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因此,隐喻有助于我们思维处理和理解抽象的和陌生的概念或事物。例如,通过“Argument Is War”、[4](P4)“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或“经济软着陆”等这样的隐喻概念我们可以衍生出多种观念和语言表达方式,从而进一步加深对“Argument”“婚姻”“经济通胀”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不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自身感觉器官的限制。[3](P117)因此,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探索未知领域时都要借助已知的概念系统,即通过像似性对比将已知概念映射到未知的领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坚持“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

认知概念隐喻认为隐喻的映射过程不是任意的,而是受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控制的。“意象图式是我们在与外界的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的感官体验或感性经验。”[5](P178)在隐喻生成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和熟知的去体验和理解未知的和抽象的概念过程,意象图式是实现映射的先决条件,意象图式使人们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进行跨概念域隐喻映射,隐喻意义通过映射产生。通过隐喻,认知主体认识了新事物,丰富了概念结构,人类的认知能力就这样逐步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大脑结构,人类对世界认知的过程,无论是通过语言直接的或通过映射间接的过程都大致相当。但是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所生活的地理气候等环境又千差万别,这就又造成了隐喻现象又各有特点。如汉民族由于长期处于农耕社会,所以汉语的隐喻具有浓厚的与自然和农耕生活相关的特色,而英语由于受到工业社会和海洋文明及基督教的影响,使得英语的隐喻现象又有别于汉语。

三、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的主要不同

1.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对语言的观点不同,语法隐喻被看作是意义在语法层表达上的变异。而语法隐喻的变异则主要发生在语法层,是由于层次之间的体现打破了一致式,是过程转换的结果,是行义之间的非一致式的体现。而概念隐喻的变异发生在词汇层,也因此常常被称为词汇隐喻。是人们的概念体系中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是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似性联想。

2.它们的研究范围不同,语法隐喻的研究范围要大于认知概念隐喻,即语法隐喻不但包括认知概念隐喻的研究范畴,还包括反映社会关系的人际隐喻。

3.它们对人类经验的分类不同,语法隐喻的研究分类很明确和清晰。语法隐喻认为人类经验有大小、类别之分,Halliday将其分六大类别。[2](P234)而认知概念隐喻没有对人类经验做出分类,只是认为人类经验有不同的“域”组成,这些域是建立在人类的共同经验基础之上且彼此相互联系的始源域和通过映射过程使我们认识更加抽象复杂的目标域。

四、结语

无论是语法隐喻还是认知概念隐喻,它们都认为类比和联想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和前提。语言使用者大脑中具有一种叫做原型语义结构(Prototypical Semantic Construction)的知识体系,并能把这种知识体系通过类比和联想变成对抽象和新奇事物或现象的理解,并以语言的方式呈现出来。两者对隐喻的研究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实际相同的人类认知现象,促进了向其内部机制,即人类认知方式的研究。

[1]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1.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e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3]Unherer,F.&Schmid 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ch Press,2001.

[4]Lakoff,G &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Evans,V & Green,M.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猜你喜欢
情态语言学隐喻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