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赝品》看纪录片的虚与实

2013-08-15 00:54
传播与版权 2013年7期
关键词:威尔斯赝品毕加索

□ 董 湛

纪录片《赝品》是导演威尔斯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纪录片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它打破了自20世纪前期以来的以观察叙事为主的纪录片风格。《赝品》的大部分镜头素材都来自BBC讲述匈牙利赝品画家的纪录片,威尔斯对这部买来的纪录片胶片进行重新剪接、演绎,用以讲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威尔斯的这种全新的创作手法,也为纪录片的创作形式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真实是纪录片存在的根本,是纪录片与电影、电视剧等其他影像艺术区分开来的关键所在,追求影像的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核心。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类型,所谓的追求影像的真实性就在于能够真实地记录摄像机前面所发生一切事物,在摄像机记录的同时能把一切可以影响拍摄的外部因素降到最低;在对被拍摄对象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把人为剪辑对纪录片的影响降到最小值,力争对被拍摄事物进行最大限度上的真实还原。然而《赝品》这部片子却颠覆了大众对纪录片的认识,导演威尔斯除了连接过渡的一些片段和最后的“毕加索”事件是亲自拍摄外,片子里全部故事都源自BBC的纪录片,除了讲述匈牙利的天才赝品画家外,还穿插了一段轰动一时的假造美国大亨休斯自传案。

很多人都认为纪录片应该要追求完全的真实,即用摄像机把事件记录下来,而且不加进任何的个人色彩,只是对客观现实进行一次客观的复原,强调摄像机的影像再现功能,但是要把纪录片做到绝对的真实不添加一点主观色彩是不可能的,纪录片给观众们带来永远都是创作者眼中的故事,是创作者所理解的一个真实世界。所以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真实”的纪录片。导演威尔斯大胆地突破了纪录片所谓“真实”的束缚,这一切正如他本人在纪录片的开头所说的:这是一部关于欺骗和诡计的影片。在片子中导演威尔斯一边讲述着故事,一边发表着评论,故事的发展和节奏似乎完全是为了他的评论服务的,在看似枯燥乏味的片子中,探索着艺术价值、真伪以及骗术,并试图通过讲述真伪艺术来揭露伪装之后的人性。影片中关于埃米尔和欧文这个片段,虽然导演依旧采用着纪录片中较为常见的方式:采访当事人,跟拍当事人的生活,旁白则讲述着一些用影像无法表达的内容。但这一切都是原原本本的来自BBC的胶片,导演威尔斯所做的事是突破以往的叙事习惯,运用剪辑技术,让镜头跳跃、凌乱,多个空间、多个线索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点的逻辑关系。这些对于那些长期习惯于观看传统纪录片的观众来说是十分不习惯的,《赝品》中没有长长的镜头、没有缓慢的叙事,观众们要依靠自己的记忆力来拼凑故事的来龙去脉。

事实上,纪录片创作者主观思维的介入是纪录片不可避免的,尽管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是创作者们一再强调的。纪录片创作者的人生阅历、价值取向、情感变化、文化背景等因素决定了纪录片会采用何种蒙太奇、何种叙事手法、何种剪辑对被拍摄事物进行 “还原”,纪录片创作者会利用一些特别的影像素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每个纪录片的创作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讲述方式,不同的蒙太奇、不同的场面调度,以及风格迥异的后期剪辑手法和类似于故事片的叙事模式,运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让故事的“现实”按照纪录片创作者对现实的理解进行重新建构。这就是现代纪录片制作最常用的创作手法——虚实相间。在威尔斯的《赝品》真假毕加索的片段中,威尔斯采用了扮演的方式,重演历史。威尔斯让奥佳扮演一个让毕加索深深痴迷的女子,引诱毕加索深深地陷入情海。而谁又来扮演毕加索呢?威尔斯巧妙地在百叶窗后,摆放了毕加索的肖像画,通过不同的角度、景别,来表现毕加索的面部表情,以此来表达毕加索对女孩的痴迷,直至后来为这个女孩做了22幅作品。纪录片中经常会出现追溯往事的片段,在这个时候适当的演绎成为纪录片拍摄的重要手段,《赝品》就是用这个肖像画来追溯往事,威尔斯能将同一幅画利用不同的景别、剪辑方式,产生丰富的含义,向观众表达他所要叙述的故事。这一所谓的“虚”的手法恰恰是威尔斯用来向观众讲述骗术的一个小片段,奥佳的这22幅所谓的毕加索画作事实上只是赝品,故事真真假假穿插于其中,将表层真实推向深层真实。纪录片的虚实采用了诸如情景再现、扮演、主观渲染等多种故事故事片的叙事手法。通过这些叙事手法,在不影响纪录片真实的原则下,创作者们也不回避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表现能力。虚拟的影像可以更好地再现出事物或者人物当时的状态,也能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之感,这正如《赝品》中出现的毕加索般,使片子变得更加丰富奇特和富于创造力。

《赝品》基本上用了采访和追述的方式来讨论艺术品中的真伪以及骗术问题。但是由于虚拟手法的运用,使之看起来更像是故事片,片子的视听效果相当的刻意和主观,被采访的人和那些被跟踪人的影像似乎也是威尔斯手中的道具。威尔斯一直很警惕地意识着自己是在虚构,同时他用了很多方式来设置间离的效果,提醒观众不要完全沉迷于影片中,从而丧失自己的判断能力。影片中常常会出现从某个画面拉出,观众们看到了监视器,发现实际上这是导演在看回放镜头。这些都在时时刻刻提醒着观众现实生活与传媒展现的生活之间是有区别的。大量的定格镜头、不停的重复这些赝品作者的行为等镜头,威尔斯并将这些画面进行蒙太奇剪接,产生了新的意义,并借此提醒观众要警惕这样的后期制作方式。虚实相间只是纪录片的创作手段,是一种方法,是一种风格,而纪录片真正的创作目的是导演借助可视化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以此去震撼观众的心灵。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之源,这种真实性表现为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的巧妙结合,这是纪录片区别于其他影像类型最为关键的所在。今天的纪录片就是明天的历史,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包括对纪录片里所要讲述的历史人物进行再现式塑造(如请演员扮演,使用诗歌化的语言等),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回忆式叙述(模拟事件发生的场景,创造戏剧性的场面等),这些都是纪录片创作的“虚”。用“虚”来再现纪录片的“实”,包括历史的再现,回忆画面的再现等,用“虚”的手法再现客观现实,虚实结合,给观众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纪录片创作的虚实相间的手法并不影响其本质的真实性。所谓的真实性指的是,每个人对纪录片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源自作为纪录片本身与观众自身观点相结合的产物。以《赝品》为例,威尔斯在片子中穿插了赝品画家和自传作家的故事以及杜撰毕加索的故事,再加上威尔斯本人的旁白,从而使得观众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赝品是什么,赝品是否存在,赝品的价值是什么。所以虽然观众知道,也能理解在荧幕中看到哪些故事是假的,但观众仍然相信影片所陈述的内容是真实的。

《赝品》从内容、从叙述手法、从镜头的表现形式上都游移于真假的界限之间。故事与故事相互穿插,人物与人物相互交错,威尔斯本人的旁白又在不时地提醒着观众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这不仅是纪录片剪辑技术的一个新台阶,也是纪录片走向艺术再创作的开始,为纪录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1]石屹.纪录片解读[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张雅欣.中外纪录片比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威尔斯赝品毕加索
《梦》和毕加索
《牛》毕加索
看不懂没关系
书画收藏,该如何对待高仿复制品与赝品
《萧旼墓志铭》为赝品说
再论《耶律廉宁墓志》为赝品说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