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河南城镇化水平和格局的路径浅析

2013-08-15 00:54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城镇化河南省核心

马 军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26)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国家粮仓,在“十二五”规划中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在中原经济区的政策倾斜下,“内地开放新高地”的郑州空港区和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承接地这两个角色都足以让河南省在未来的若干年内经济有强劲的表现。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经过对大多数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调研和实证分析,在1979年提出诺瑟姆曲线,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的程度就越高,两者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在河北经贸大学刘爱英教授的《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协整分析》中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理论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作了实证分析后得出结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是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每增加1%,可以促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82%,也就是说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也同样作用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可以提出的观点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的推进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相对于现阶段和未来河南经济的强劲发展,河南省的现状是城镇化水平低下,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空间布局不甚合理,偏小的城镇规模局限了聚集辐射能力,因此要使社会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河南必须寻找对策积极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以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

一、双向提高城镇化水平

《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2年)》中的数据显示河南城镇化程度在中原六个省中是最低的,在全国范围内也仅高于西部偏远的几个省份,虽然近年来可以看到河南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但仍然受制于较为落后的城镇基础和体系规划水平。横向比较结果得出在我国城镇化率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上海、北京和天津地区,这足以说明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与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要解决城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需要更多地争取国家的政策倾斜,大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人口的思想意识和加深文化的沉淀。

1.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2012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给居于“中原经济区”的核心部位的河南省提供了政策保证。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加速推进,规划期间(2012-2020年)河南可以借“中原经济区”政策东风和自身的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地区经济,从而为提高城镇化水平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提高我省的城镇化水平,首先要先着力提高中小城市的城镇化程度。相对于郑州和洛阳这样的核心城市我省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滞后,但是这些城市并不存在交通拥挤、环境压力和用地紧张等制约城市深入发展的因素或这些因素不明显,也就是说它们的城镇化水平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在河南“十二五“规划末我省实现城镇化48%,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中小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比如说在吸纳外来人口、提高公共服务项目和区域产业的扩张辐射等方面都有巨大潜力。

2.内涵式的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进程并不完全是一个经济事件,事实上它更是一个地区文化和人口素质提升的过程,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和巩固,所以要想真正使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提高,除了经济的快速均衡发展,更主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特有的文明的能体现城市精髓的文化,并让所有存在于空间内的个体认同、学习和遵守这种文化所引导的理念,笔者认为这是河南省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需要下大力气完成的任务。纵观“城填化”概念提出以来至今,横向比较全世界的“城市化”,不难发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地区“脱胎换骨”的过程,要有经济的支撑,更不可忽略的是文化和城市理念的发展和教育。因此,河南要提升城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注重城市的内涵发展,由以前单纯注重经济开发转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综合发展。也就是说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致力于提高人口素质和城市品位。

二、调整优化城镇布局

当前,河南省的城镇化布局不甚合理,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强,辐射区域有限;大城市数量偏低,难以形成产业带动格局;中小型城市数量不少,但是规模都不大,城镇容纳度有限;农村区域占比较重,乡镇功能较差,增加区域城镇化的难度。要想更好地推进河南省城镇化的进程,优化城镇化布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做好了计划和准备工作才可能让过程更顺利。河南省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城市体系来统筹规划,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并注意从河南实际出发,遵循城镇时间和空间的发展规律,注重大中小城市并举,数量和质量并重,合理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和生态建设等空间布局,明确各级各类城镇的发展定位,合理确定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发挥城镇间功能协调效应。

1.核心城市的重点培育

具体到规划方案,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培育和发展区域的核心城市,重点工作是发展总部经济与建设培育核心城市及其卫星城镇。所谓总部经济是地区推出一系列的优待政策吸引大型企业设立总部和鼓励本地企业提升形象。大型企业的聚集将会带动形成代表区域典型的中央商务区,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提高地区品位、智慧和影响力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些企业的广域性布局和企业内在联系形成的辐射力增加地区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达到很好的区域联动效果。总部经济对于建设核心城市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核心城市又是区域内先进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和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同时它也是吸纳农村人口以及创造内需的主渠道,壮大核心城市、提升城市水平可以有效增加城市外来人口的承载能力,也可以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业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核心城市的深入建设无疑能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从国外著名城市东京和纽约过去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它的人口承载力和吸引力就会逆向发展,因此在发展核心城市的同时,也要在周围布局承接人口和产业转移的卫星城镇建设,形成核心城市圈,体现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也使城镇化路径更加清晰。

基于河南省的现状,现阶段除了科学的城镇规划,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些计划落到实处。首先,由于地域优势,河南省应该通过加快建设完善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形成高效率组合型城市地区,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以此来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另外,经济增长直接影响到了城镇化的程度,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各区域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全省城镇化的提升,所以河南省应该把更多的发展眼光集中到经济发展水平较弱的区域。

2.河南省不同区域的定位思考

《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2)》中根据城镇发展现状统筹地把河南分为了五个发展区域:豫北、豫南、豫东、豫西、豫西南。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在其对区域的专项研究则把河南化分成四区域格局:中原城市群9城市加三门峡等中西部地区10城市最发达区;由豫北的安阳、鹤壁及濮阳3城市所构成的东北部中等发达区;由豫西南的南阳所构成的中等发达区;由商、周、驻、信等黄淮4市所构成的最不发达区。发达区域城镇化程度最高,其他地区依经济发展快慢呈梯形下降趋势,两者的调查研究中都指出城镇化发展程度最低的是称为“豫东南塌陷区”的,主要包括了信阳、驻马店、周口和商丘市的省际区域。要解决我省城镇化分布不合理的局面,所有的区域都应该重新审视城镇化发展的成果,集中精力优先发展经济滞后地区的经济并确定区域核心城市及定位,从而以产业的提升和核心城市进一步推进区域内城镇化,经济较好的地区应该坚定或微调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比如豫北的安阳、林州、鹤壁三市经济发展程度较好,并与发展进度和优势相当的河北邯郸为邻,应该要综合考虑发展成为与邯郸市优势互补的城市群体,加强省际间的产业合作,辐射所处区域更多的中小城镇,拉动经济进一步前进。豫东北的濮阳市原有的定位是“石油城市”,今后应该除了通过拉长石化产品链条,发展石化相关工业更加积极发展石油产业,也要注意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辐射冀鲁豫三省接壤区域的中心城市,拉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3.经济滞后地区的核心区域选择发展

通过详细调查研究,经济发展滞后的豫东和豫南地区应该成为我省城镇化推进中重点关注的区域,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力气建设承载了河南36%总人口和几乎50%粮食供应的豫东南塌陷区,并根据区域资源科学客观确定区域与城市定位。这一地区城市发展程度较低,区域内无具带头发展作用的城市,缺乏凝聚力和产业方向,经济推动比较困难;但同时拥有许多共性,丰富的粮棉油资源和人口资源,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并且交通便利,区域面积大,毗邻省外区域。作为豫东门户的商丘,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江苏徐州、安徽淮北、毫州、阜阳和山东菏泽都与商丘相邻,且这些城市的发展水平都居其之上,商丘应该借力连接这些地区的产业链条,为这些地区的产业提供劳务服务等第三产业支持以及生活资料的供应,第三产业应该成为商丘发展经济的专注力和动力。作为南部城市南阳、信阳,依托伏牛山、桐柏山以及大别山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铜、天然碱、大理石等,再加上这一地区优越的农业、林业和旅游资源,因此这一区域应该以信阳为核心城市发展,辐射南阳、潢川等县市形成豫南的大中城市带,可以把城镇化推动的产业力量定位于依靠地区的特色规模农业产业化和低碳旅游业。

当然,从更高的政策制度方向,在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规划中要兼顾前瞻性和科学性,并且尽量杜绝出现讲空话讲大话,一味求规模求速度,执行不力等一系列的问题;合理定位河南省各个地区和区域;注意发挥区域的优势,扬长避短,财政政策向弱势区域倾斜,平衡区域经济的增长,把握城镇化的速度和节奏,力求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更科学地调整城镇化的布局,努力实现河南省城镇化的目标。

[1]林宪斋.河南城市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林宪斋,王建国.河南城市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程必定.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城镇化河南省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