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史上最严交规”的正能量

2013-08-15 00:54社长杨松生
社会与公益 2013年2期
关键词:交规黄灯号牌

文|社长 杨松生

上个月,网上有这样一个笑话,说一男子一夜未归,早上匆匆回家,妻问何故,男答:昨夜路口遇黄灯闪烁不断,怕闯黄灯扣6分等了一夜,妻问为何不打电话?男委屈:开车打电话也要扣3分!见男子冻得直哆嗦,妻问:在车内何故冻成这样。男答:一夜大雪,我在外不停擦号牌,遮挡号牌要扣12分啊!

笑话缘起于2013年1月1日起,“史上最严交规”的正式实施。虽然新交规实施以来的积极作用已初步显现,但一些群众比较集中地对“闯黄灯”的相关处罚规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中技术上对于“闯黄灯”难以进行认定,为避免闯黄灯造成的通行减慢、急停追尾等问题更是成为议论的焦点。

“闯黄灯扣6分”引来多名法学界人士吐槽,东南大学副教授叫板“闯黄灯”新规,就公安部对新交规的解读提出异议。有网友普遍认为,如果对“闯黄灯”也同等处罚,那么红灯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广大司机认为,新规不仅易造成追尾,还会大大降低过路口车速,带来更严重的堵塞。而此前,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也对新规提出了同样的质疑。

几经周折,1月6日,公安部交管局专门下发通知:闯黄灯以教育为主暂不处罚,“闯黄”争议才算告一段落。不难看出,公安部深入听取各方意见,不断调整、细化法规的做法,无疑是尊重民意的表现,值得肯定。

回顾新规有关条款的出台,其背景是众多车主无视黄灯闪烁,甚至把禁入路口的黄灯理解为冲锋的信号,猛踩油门以争取在红灯之前冲过去。面对黄灯、红灯,既无视他人生命安全,也无视自己的生命安全,简而言之,就是漠视生命。有了这种心理,无论多严的交规都无法改变其驾驶行为。

其实,新规的出台不仅对驾驶员提出了相关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同样面临考验,除了管理手段要跟上形势发展,更要求交通警察严格执法,严管驾照从源头减少伤亡。对于个别不守法的人员,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执法来规范、纠正,另一方面,还需依据法律法规去处罚。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安部的新规定,实际上是在拉开中国汽车时代大规模文明建设的序幕。

超速、不遵守交通信号、遮挡号牌,街头飙车,随意并线,日益严重的驾驶恶习催生公安部发布严厉新规。但有了更严厉的交通法规,中国的交通事故就会少吗?并不尽然,中国公路交通事故频发之“重”有多种原因,这样的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

有网友将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现象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习惯。交通事故的减少需要司机的遵规守法、交警部门的管理疏导,当然也离不开行人的参与配合。

为了让国人的驾驶行为更文明,为了给行人和车主们自身安全一个保证,现在是我们下决心对自己坏习惯开刀的时候了。其实交规并不是为了处罚车主,而是在国人心中树立一种规则意识和良好习惯。如果,新规能约束一下自己,促进安全、文明的习惯养成,我们的汽车文明、汽车安全就会及早到来。如此,则善莫大焉。

猜你喜欢
交规黄灯号牌
拷问 涂改号牌扣12分,重吗? 它可能是违章、违法的前提!
宁乡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关于注销拖拉机号牌、行驶证、登记证书的公告(第一批)
不扣分、不罚款:古人处理违反“交规”那点事
日本为无人驾驶车设计交规
古代也有交规,唐人超速要“打屁股”!
夏邑:查获收缴38副虚假临时号牌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还有94分
考虑黄灯驾驶行为的城市交叉口微观仿真
红灯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