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 咬定青山不放松——对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

2013-08-15 00:52钱月丽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办学特色

钱月丽

(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学校,江苏 苏州 2153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各级学校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其中, 学校特色是学校落实教育方针个性化的反映,是学校教育优质性的集中体现。学校特色建设既是不断追求的动态过程,也是学校发展追求的目标。

一、特色建设认识误区

学校特色建设是在鲜明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对学校既有办学条件、传统与优势的充分挖掘、利用和整合,经过若干代人不断努力而形成的。但无论是在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存有不少误区。

(一)以“硬”代“软”,特色浅表化

即认为硬件建设需要大手笔,学校有超前的硬件设施便是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学校。于是乎,学校的大门建得越来越气派,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投入;校园内亭台阁榭、小桥流水,流连其间如同进入公园一般;教学设施达到×级×类标准,教室内才安装了电子白板,旋即又提出要以触摸屏更新之……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文化”建设固然能吸引来访者的眼球,但如果缺乏内涵,仅仅停留于外在的形式,这样的特色建设是难以为继的。

(二)以“点”代“面”,特色局限化

把少数学生参与艺体类、科技类兴趣小组、培训班取得的成绩当做学校特色的标志,于是,各类体育、艺术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你有了“民乐队”,我就搞“管乐队”;你砸钱搞击剑,我请人练柔道;你申报体育传统学校,我创建艺术特色学校……一时间,学校特色建设“如火如荼”,大有“千帆竞发,万木萌春”之势。从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发展青少年身心等角度来衡量,这类培训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如果说有了一两个这样的培训班或特色项目,就冠以“特色学校”的美名,这恐怕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三)以“学”代“创”,特色复制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诚然,学习、借鉴名校的特色建设经验,可以少走弯路,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但这要建立在充分审视自己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切不可采取“拿来主义”,照搬其他学校的建设经验。如果盲目跟风,今天去上海学习,明天去南京取经,后天又羡慕杭州的经验,特色建设目标始终游移不定,到头来也只能是延误时机,难以发展。学校特色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它追求的是学校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靠的是点滴积累, 靠的是自主创造,而不是模仿和解释。

二、特色建设制约因素

学校特色建设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如社会评价因素、学校因素、家长因素等,导致学校有意或无意地、自觉或被动地服从外力的影响。试从制约学校特色化发展的内部因素角度加以讨论。

(一)上级部门的制约

这主要表现为学校要应对来自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调研、创建、评估、验收等任务,综合的如“绿色学校” “教育现代化学校” “健康促进学校”等,条线的如“平安学校” “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校务公开先进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等,以及各种单项的合格验收。这类创建活动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才过去两三个年头,旋即又有政府决策部门提出“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概念;江苏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才刚起步,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市又成“燃眉之急”……而且所有创建成绩均纳入对学校综合考评的加分部分,哪位校长敢对此掉以轻心?导致的结果便是,学校领导和教师为了这样的“任务”,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做材料,查漏补缺,有时甚至不惜弄虚作假。特色建设难免淹没在这样的创建过程中。

(二)学校领导的制约

学校领导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其办学理念体现在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中,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烙上自己的思想痕迹,一个校长愈是个性鲜明,其烙印也就愈深刻。这就要求校长对教育规律要有充分的认识,具有成熟而独到的思想,有较深厚的教育、管理、科研等学术修养。但目前中小学校长的现状是:学术身份淡化,行政身份被凸显。学术身份的剥离往往意味着理论的薄弱和个性的微弱,也就没有了与其理念相一致的教育实践,更无法积淀理念的力度和厚度。

另外,目前推广的校长轮岗交流形式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也给学校需要经过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特色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学校教师的制约

办学理念是特色学校的精髓,是学校特色形成的象征,而教师则是连接校长办学理念和特色学校建设的纽带,是特色理念的实践者和贯彻者。换言之,特色学校是需要特色教师来实现的。要创建学校特色,就必须拥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并具有特色的教师队伍。[1]如果教师缺乏个性、特长,学校的特色建设也是走不远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教师(包括学校领导)受功利主义的影响,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思想;受社会简单评价的左右,放弃了教师的职业责任和职业自觉。不论是职业责任的丧失,还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教师的职业自觉性不高,都会使教育活动失去它本来的复杂性、创造性而变成形式化、简单化的差事应付。这样的教师是无法承担进行特色创新的重任的。[2]

三、特色建设定位理解

学校特色建设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辩证取舍、精心提炼、精心构建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品质。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特色建设要分析学校历史和现状,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从学校办学传统中提取有特点、有价值的因素,进行提炼升华;聚集学校已有优势,并将其提升扩展。学校特色建设需要对学校发展历史和现状作客观的分析和深入的调研,需要广泛征求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意见,以形成广泛的认同基础。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与分析,处理好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二)特色建设要尊重孩子的发展需求,处理好特色与需求的关系

基础教育改革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需要,一是学生现在的发展需要,二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学校特色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是实现学校特色的保障,学校全体成员应围绕学生发展需要挖掘学校内部优势资源。

(三)特色建设要关注学校内涵发展,处理好特色与内涵的关系

两者相互区别,内涵关注的是学校发展中共性的内容,包括管理、课程、师资等,特色关注的是个性的精彩。两者又相互联系,内涵发展提供了学校特色立足的基础,特色建设又使得学校内涵得以发扬光大。两者相辅相成,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四、特色建设策略思考

(一)明晰思路,形成特色共识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具体体现。校长的办学思想,来源于对办学方针的深刻理解,来源于对教育理论的深入学习,来源于对学校办学历史的翔实了解,更来源于对学校资源的充分分析。[3]校长是学校特色的设计者、实施者、宣传者、坚守者,学校的特色建设必须以广大教职工、学生、家长的共同价值观为基础,才可能有特色建设的全面实施。唯有达成特色共识,才能共谋办学愿景;唯有共塑学习观、学生观和教学观,才能共同建设学校特色。

(二)选择路径,找准特色生长点

学校特色建设中,可以从某一局部特色入手,寻找特色生长点,从点展开,逐步发展成某一方面的特色,最后形成学校的整体特色。这个生长点可考虑从文化建设、管理建设、教学建设、课程建设、优势特色项目中去寻找。其中,“特色项目”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本校优势和潜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单项性特色,它在同类学校中有明显的优势。学校统领全局的特色项目既是特色学校的表征,也是特色学校形成的基础。因此,创建特色学校,“特色项目”的选择十分重要,它既决定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学生的发展方向,也决定学校最后能否形成特色。[4]在特色项目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可以在相近或有关联的项目上做文章,拓展活动内容,做强、做大、做深、做亮。最后应根据特色建设的目标和主题,从特色项目中挖掘提炼出教育思想和精神实质,使特色建设上升到学校文化的层面,从而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统领学校工作的灵魂,这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最高阶段。

(三)坚定信念,享受特色建设的过程

在特色建设过程中,各种不适应学校发展的因素会被摒弃,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因素获得提升,探索特色的过程,是真正意义上改变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力措施。此外,学校特色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定特色建设的信心和决心。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在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将特色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一把手”工程来抓;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确立适合本校和区域特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特色后,要广泛宣传发动,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奋斗目标,切忌急功近利,东摇西摆,最后一事无成。[5]

学校特色建设,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学校特色建设,在实践过程中面临重重挑战,学校管理者只有在厘清其基本概念、明晰其发展目标、选择正确路径的基础上,以恰切的方法不断进行探索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建设的各种功能,真正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及办学品质。

[1]陈翔雁.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10):11-12

[2]叶士舟.制约学校特色化发展的内部因素[J].教书育人,2006(27):27-29.

[3]张建明.特色学校的内涵与要素[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7(3):36-38.

[4]张建明.浅谈特色学校的内涵与要素[J].上海教育科研,2005(8):42-43.

[5]卢雄伟.学校特色建设需要抓好三个关键点[DB/OL].(2010-11-12)[2013-01-06].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120ef0100n3mv.html.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办学特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