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农超对接”运行问题研究

2013-08-15 00:44刘思奇西安财经学院
商场现代化 2013年30期
关键词:农超对接农超西安市

■刘思奇 西安财经学院

一、农超对接的提出背景及意义

1.农超对接的提出背景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由于链条过长难以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安全信誉,也难以确保生态农业基地生产的优质农产品的价值,从而把很多特色农产品局限在产地,无法进入大市场,致使生产与销售脱节,消费者买不到,生产者卖不出,进而导致农民增收无法实现以及菜价过高等问题。面对此种情况,2008年12月11日我国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农超对接的核心是超市,超市作为采购商与销售终端,其行为在对整个农超对接链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外,还涉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消费者。因此,整条链条的顺利运行离不开这四个链条环节的紧密配合。

2.农超对接的意义

实施“农超对接”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农超对接”建立了农产品从产地到终端销售环节的便捷渠道,降低了流通成本和流通时间,保证了鲜活农产品的质量。二是有利于有利于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水平,遏制通货膨胀。通过“农超对接”,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将直接通过农民合作社销往超市,中间流通环节减少,降低了流通与采购成本。三是保障农民自身利益。农户通过合作社以集体名义与超市签订协议,增强了农民在销售过程中主导能力,可以保障农民自身利益。同时农民可通过直接与超市合作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信息,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二、西安市农超对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西安市农超对接的现状

西安市及周边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不仅传统农产品(小麦、肉、蛋、奶、蔬菜)产量在西部名列前茅,苹果、猕猴桃、西甜瓜等产品更是全国知名。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安市缺乏有力的中介机构和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带动,这导致了这些知名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出售难或增产不增收现象,农民利益无法保障。但自2008年商务部与农业部联合下发文件确定“农超对接”为我国农业流通的主要发展方向以来,西安市一直积极鼓励各大型超市与周边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签订“对接”合同,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超市蔬菜价格普遍下降了15%,农民增收与消费者减支基本实现。农超对接即将成为西安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主要模式。

2.西安市农超对接存在的问题

(1)存在潜在的流通成本。现行的农超对接模式容易忽视流通流通价格冲抵农超对接形成的果蔬价格优势。由于一个超市需要购进成百上千种果蔬产品,而农户种植的产品往往只有一种或几种,难以满足超市的多样化需求,超市就不得不往返于多个农户之间采购所需农产品,无形中增加了超市的流通成本。两相冲抵,致使超市中的水果蔬菜价格下降幅度有限。

(2)农户依赖自有渠道。据商务部调查,我国农户中认为目前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稳定的比例高达66%,许多农户都希望生产的产品可以通过合同被企业或者大型卖场收购。许多供应商对自有销售渠道十分依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与超市进行小规模合作,对全面的“农超对接”只是持观望态度。在调查中,有农民表示就其而言与其进行“农超对接”不如进行“农社对接”,将农产品直接卖到市民街道或社区对农户来说更具实际意义。

(3)商超门槛难以跨越。虽然许多“农超对接”项目都不对农户收取“进店费”,但是对供货方的筛选极为严格。家乐福生鲜处针对直供直销的农产品给出了三个必备标准:生产基地、加工和物流以及全程可追溯。生产基地是要求供货商有相应的产量和能力并能够持续稳定供货;加工和物流是确保货物能够保质保量并按时送达超市;全程可追溯意味着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控制之下。这道非价格门槛对于分散的农户而言就是无法跨越的鸿沟,因此,在有些地区“农超对接”形同虚设。

三、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作用

政府应扶持建立大批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管理农户的生产,代表农户与超市进行“对接”,则流通渠道变为“农户—专业合作社—超市—消费者”

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直存在于农村的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户即农产品供应商联系密切,对于农户的实际情况有更深的了解。

2.拓宽超市与农户之间沟通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

对于加入“农超对接”项目的农户,政府或企业可派技术人员向农户传授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加强互信。此外,政府还可构建“农超对接”物流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集中各种社会资源,汇集生产销售信息,构建有利于农民、超市和物流企业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平台,为“农超对接”物流体系的建设提高信息技术支撑。

3.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

政府应鼓励、支持龙头零售企业与专业信用社开展冷链物流,保证农产品质量,降低流通损耗。政府可引入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由物流企业专项负责物流,超市与农户则专项负责销售与生产,提高整条产业链的效率。

四、总结

总之,“农超对接”在未来一段相当产的时间内都将成为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甚至全中国的发展重点,西安市要想做好“农超对接”,专业合作社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引入必不可少,此外,采用信息化的物流手段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1]朱长征,邹龙,杨星艳.陕西新农村“农超对接”物流体系研究[J].江苏商论,2011,3.

[2]申风平,吴涛.“农超对接”运行模式及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22.

[3]段宝国.“农超对接”物流体系运作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

猜你喜欢
农超对接农超西安市
青藏高原上养殖三文鱼 农超对接精准扶贫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123的几种说法
“农超对接”中违约问题研究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
石门柑橘农超对接现状分析
“农超对接”流通模式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基于博弈模型的农超对接契约设计与选择策略
“农超对接”背景下浙江省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