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之构建

2013-08-15 00:53汪才明
关键词:产学研应用型机制

汪才明

(滁州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安徽 滁州 2390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高校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重要形式和助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因其地理位置与隶属关系具有基础的区位优势,在为地方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因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合作各方地位差异,以及其他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而存在产学研合作方式单一、合作缺乏长效,过于注重形式、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从地方经济和社会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的合作模式,建立健全科学、富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有效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紧要问题,也是政府、学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目标定位

产学研合作就是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主体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教育科研与生产互动的过程,以实现资源整合,合作共赢。产学研合作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者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1]。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教育大众化、经济调整需要而生。“服务地方”是这类高校“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与其所在区域密切相关,未来发展贴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人才目标是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应用性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理念决定了其产学研合作的特殊性,而区域性与行业特点使得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必须把握好三个方面的目标定位问题。

首先,融入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协调人才培养的教育职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应用型本科高校立足区域市场需求,通过各类教育和培训系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适合的人才,通过“人才产品”的输出逐步参与和融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中,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密切行业动态发展。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研与地方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关注区域行业发展,发挥学校特色科研优势,创新合作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极大推动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

最后,统筹学科建设规划与科学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发展一般起步较晚,教学科研整体实力较弱,学科建设应避免研究性大学“大而全”的传统学术发展路径,而要以产学研为切入点,主动将自身强势学科、特色专业与地方行业企业全面开展合作,赢得社会赞誉与学术口碑,将学科发展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从而不断深化学科内涵发展。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缺失的主要表现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下取得巨大成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还存在合作层次较低、周期短、规模小,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利益纠纷等现象,导致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合作难以真正取得实效。究其原因,产学研合作机制的不健全或部分缺失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长效的制度障碍。

(一)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

应用型本科高校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比较突出。在考核评价和聘用、晋升晋级等方面一直沿袭过去那种单纯追求课题经费、论文发表的级别数量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机制过于强调学术性和理论性,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术理论薄弱这一客观事实相悖。这种尴尬局面既不能调动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也客观导致一些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脱节,使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缺乏内在驱动力。地方上一些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目光短视,不愿或无力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他们往往更愿意选择高校科研成果中一些短平快或技术成熟的项目。另外,不少企业也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实力不强,宁愿舍近求远与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重点院校进行合作。从外部环境看,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缺乏有力的外部拉动。

(二)产学研合作缺乏长远规划

虽然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引导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深度与广度还不够,双方多采用“技术转让”“委托开发”“技术咨询”的零散式合作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通常被地方政府以委托的身份参与其中,在整个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表现比较被动。从合作意图来看,多数企业为了从高校及科研院所获取技术解决方案,更多地考虑解决工程或技术难题、技术改造,而高校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则是更多基于职称评审压力或者科研成果的应用性,甚至还有一些是为了从企业获得巨额的科研经费。[2]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各方之间的合作往往仅限于应景性技术或项目,项目完成后合作即告结束,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

(三)政府支持和引导的力度不够

地方政府不仅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推动者、组织协调者、规范监督者,也是直接的服务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多种措施和政策来推动省内应用型本科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有些政策和法规较为抽象,在运行过程中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协调管理与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同时,对于产学研合作中的产权归属、人员流动、合作纠纷、税收以及投融资等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规范,使得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合作“欲罢不能”却又无法深入。此外,由于体制惯例,高校的科技成果、技术创新活动一般难以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议事计划。即使每年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都会组织产学研对接会,但往往是完成预定的产学研合作“数字”任务,甚至是“被产学研”的合作工程,真正开展合作或科研项目却不多。

(四)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

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并不能完全承担在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中介”的角色,因而,实践中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项目签订大多数是个人行为,这无疑增加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难度。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可以有效弥补政府“中介”职能。但是由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普遍不高,技术市场的发展比较落后,科技中介机构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都有很大的不足,除了一般的“牵线搭桥”作用外,其他的辅助管理、服务调节、市场推广等相关职能尚未很好地发挥。仅从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科研管理来看,一般都有学校的科研(技)处负责产学研合作。但由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日常事务多、人手少,难有精力去主动出击,联系企业项目合作或成果转化,也不能很好地搭建校企之间尤其是学校与校外科技中介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另外,由于一些社会中介机构不仅缺乏市场定位,也无系统的服务项目与内容,导致其社会作用未能真正体现。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缺乏体系化互动平台与桥梁。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构建

目标定位是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构建合作机制是产学研有效性的基本保障。产学研合作机制是企业、高校、政府等主体与知识、技术、人才、资金、社会资源等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从国内外成功的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应该包括动力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组织整合机制、沟通机制和政策支持机制等内容。这些机制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确保产学研合作良性循环。

(一)“内外”结合的动力机制

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就是通过利益驱动、优势互补、政府调节等因素,激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发展合作需求,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的有关政策、制度与方式的总和。产学研合作中,各主体由于所处地位不一样,其参与动力也不尽相同。企业侧重对于技术与市场快速变化的风险预判,降低研发风险,获取更多利润是其合作动力之源;地方政府则基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从高校视角来看,产学研合作是实现人才培养、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有机结合的最佳方式。一般来讲,高校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可以分为内部动力与外部拉力,内部动力主要包括高校合作意愿、科研管理机制等,外部拉力则是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成果价值应用等。[3]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后起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构建内外结合的动力机制是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必然之法。将教师主动合作意愿与合作项目可及性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从组织设置、项目过程管理、科研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科研管理机制,积极调动高校产学研合作一切诱因;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支持鼓励高校产学研合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建立制度化的成果评价与应用机制,将成果应用与教师个人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保护和尊重知识成果。

(二)以产权明晰为基础的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是指按照公平客观的原则,科学确定产学研各方利益分配的具体规则和方法。利益分配既是产学研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反映,也是合作驱动的重要源泉。因此,利益分配机制必须要理顺有关技术成果的归属及享用、利益的分配方式以及成果的定价等问题,[4]其中,知识产权归属是利益分配机制的前提与基础。知识产权归属不清,合作中利益分配就无法进行,势必发生合作纠纷问题。近几年来,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利益分配问题已成为影响合作的一大障碍。[5]以知识产权明晰为基础的利益分配机制是高校产学研合作持续的制度保障。引入第三方中介评估,建立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明确成果所有权;科学计量各方贡献大小,明确利益分配的依据,保证利益分配的公正性与客观性;逐步完善利益与风险共担制度,采取技术入股、技术持股等办法将高校应得报酬与企业经济利益挂钩,共享利益与风险。

(三)“三方”联动的组织整合机制

组织整合机制就是系统地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各种行为进行组织整合,为产学研合作运行、发展和优化提供组织保证。[6]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质上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企业、高校围绕知识、信息和资源进行的一种互动过程。三方在这个互动过程中,由于组织特性和合作意图的差异,其组织角色和活动方式有所不同。整合政府、企业与高校的组织力量,理顺关系,明确各方在合作中的角色与分工,实现“三方”联动,从组织上保证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有序进行。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的组织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建设。如资金平台、信息平台、中介平台、人才平台、科技平台等其他专业服务平台等,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基本组织服务;创新合作模式,梳理各方组织机构的合作关系与流程,明确政府、企业、高校在合作组织中的作用,保证三方有序、规范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健全产学研各类组织的管理制度,减少合作过程的内耗,提高产学研工作效率。

(四)以需求为导向的沟通机制

沟通机制就是沟通产学研主体之间的创新动机和创新设想,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各主体作出一致决策。需求是产学研合作的逻辑起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由于各方出于自身需求考虑,难免在产学研合作的新技术构想、研发、制造、市场开发与销售等环节出现意见分歧,导致产学研合作困难乃至破裂。因此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沟通机制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界面管理组织采取定期的报告会、调度会、各种工作例会、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建立与政府、企业沟通的制度化渠道;打通高校与企业间科研人员的流动渠道,主动寻求双方合作需求点;利用各种非组织形式的沟通方式,比如网络信息、联欢、参观考察等,加强情感与信息沟通;完善中介服务机构,缩短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距离。

(五)以长效为目标的管理与政策支持机制

从宏观上讲,管理与政策支持机制是指产学研合作主体围绕共同的目标,结合自身功能与优势,通过分工协作,实现产学研顺利开展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长效运行是与有效科研管理与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分不开的。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看,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产学研项目、经费、奖励等方面管理,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倾斜,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要积极协调与引导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出台金融支持、税收减免、成果转化、科研奖励等优惠政策保证产学研合作的持续性,这不仅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信息沟通、利益协调等方面公共服务,又能同时极大地调动高校与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1]武贵龙.教育部科技司武贵龙副司长谈高校“产学研”结合[EB/OL].[2013-08-13].http∶∥www.edu.cn/news_127/20080417/t20080417_292051.shtml,2008-04-17.

[2]朱丽丽.安徽省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3]钟蔚.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动力要素及其实现路径——基于安徽省5所地方本科高校的调研分析 [J].邢台学院学报,2013(1).

[4]罗焰,黎明.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35-40.

[5]王伟.安徽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

[6]洪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J].江苏高教,2011(6).

猜你喜欢
产学研应用型机制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