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3-08-15 00:53李连洁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制度管理人员

李连洁

(淮北师范大学 教务处,安徽 淮北 235000)

教学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学管理中蕴涵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但是,从事高校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往往忽视了教学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缺失原因,研究其中思想政治功能发挥的现状,探讨实现教学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措施,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育人模式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一、教学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教学管理工作作为维系学校教学机制正常运转的枢纽,是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教学管理,其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与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国高校有着较为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管理队伍学历较高,教学管理的专业能力较强,但在管理过程中却常常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引导、协调和沟通功能,使得在管理制度执行中往往因缺少思想教育造成师生的抵触情绪或是逆反心理,从而使许多管理制度偏离设计的初衷,甚至与制订时的预期效果相差甚远。事实上,在管理活动中,所有规章制度的运行,都只有与思想教育密切配合,才能提高教学管理的效果。此外,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对教学管理载体功能的不重视,忽视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管理出现脱节,导致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仅限于书面的或口头上的教导,造成学生耳熟能详但却不遵守或无视纪律。其实,正如洛克所说∶“只有你给他的良好原则与牢固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因为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实行成了习惯,否则全是不中用的。”[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要结合教学管理制度的约束、规范和协调,促使学生外在约束内化为内在的品德和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缺失的原因

没有脱离思想教育的管理,也没有脱离管理的思想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管理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两者都服务、服从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这就决定了思想教育和教学管理目的的一致性。但是由于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教学管理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管理的关系没有认清和理顺,忽视了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违背了以管保教、以教促管的规律,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管理相互脱节和扯皮的互不相关的“两张皮”现象。

1.教学管理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

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实施的主体,作为链接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支中坚队伍,在高校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虽然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普遍管理水平提高,但仍存在思想政治素质缺乏的问题,以至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管理能力专业化,却缺乏育人理念和服务意识,这不利于教学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正如李兰所说:“教学管理科学化需要管理者不仅要精通业务知识,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而且要熟练掌握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2]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现代管理手段之一。因此,高校必须认识到教学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服务意识、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尽可能利用各种方式、手段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多方面、多渠道地提升教学管理者的政治素养,使他们更新观念,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管理的教育效果。

2.教学管理制度中缺乏思想政治要素

受传统教学管理观影响,一些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注重教学管理制度的权威性,片面认为师生应该被“管住”,也能够被“管住”,忽视在教学管理制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管理部门在制订教学管理制度时,尽可能地细化各种管理措施来约束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较少考虑或不考虑教学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视制度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以及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保障,这确实促进了教学活动的规范化、专业化,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师生授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影响了教学管理的育人职能发挥。虽然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高校管理部门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往往限于书面或口号上的重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打了折扣。如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强调了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性,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占有学时,从表面上看受到了重视,但在实施过程中,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被安排在专业课的间隙或者下午晚上,有时甚至要为其它教学活动让路,使思想政治工作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理解,认为其并不很重要,导致学生对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轻视,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高校管理对教学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认识上的误区

教学管理是比较具体的、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涵盖了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学生耳濡目染的环境和事物都有“育”的作用。由于高校管理层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关于学生德育方面的问题、分析思想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时,高校管理往往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找出不足,觉得是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工作不到位,忽略了高校其它部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用。高校管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教学管理部门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至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重视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少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把教学管理的任务仅仅定位在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忽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为其是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工作,与教学管理关系不大,与教学管理人员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由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使得高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人员配备上,注重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及经验,很少从思想政治素养方面加以考虑,导致多数教学管理工作者大都对自己所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认识不清,这种思想认识的模糊和不到位,影响了教学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使得教学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产生隔阂,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因而,高校教学管理层应注重教学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功能,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融入到教学管理中,坚持在教学管理中全过程中育人,管理育人,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教学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校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力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因而,针对目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的问题,找出导致其产生的原因,探究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渗透的有效措施,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落实。这不仅是高校管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手段,也是今后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

1.转变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和管理观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但传统教学管理主要是一种行政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凭借规章制度的行政权力和经验进行管理,缺乏以人为本的观念。因此,高校不仅要加强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而且要转变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改变单纯的执行规章制度的传统教学管理方式,凡事以学生为本,充分维护人的尊严、选择,尽量做到事事以人为先,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自尊不受到伤害、发展的权利不受侵害,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教学管理中表达和参与,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使教学管理制度既具有权威性,又不失人情味。同时,要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感,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学管理人员主动自觉搞好教学管理工作,从而有利于教学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教学管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为高校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2.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机制

现代的高校已不再是一片“净土”,高校的学生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受到了社会上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的教学管理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大学生,这就势必要求高校改变一些原有的程式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能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建立一套渗透一定的思想教育功能的管理制度体系。即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以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为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相互配合,让学生在遵守制度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政治素质。这样既能充分表达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对大学生态度和要求,又使管理富有思想教育性,使学生能从内心认同教学管理的要求和目的,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从而提高他们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3.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他们与高校教师一样承担着培养人才这一根本任务。教学管理人员的理论素养、思想认识、知识结构、言谈举止和品德行为作为思想政治素养的外在体现,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影响着学校教学管理效果。另外,在提高教学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强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促使教学管理人员不仅掌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而且能够在管理过程中正确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教学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人力的支持。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已形成了比较科学严密的管理方法、程序和制度,具备了一支合乎专业化要求的管理队伍。但广大师生经常提出的话题却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他们一般专业素养较强,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缺乏,思想政治素质堪忧,较少掌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较弱。因此,正如岳兴提出“必须认识到教务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行政事务的处理,它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大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首先要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从教育学生、关心学生的角度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不是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来管理学生。”[3]高校必须采取措施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改善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观念,并在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使其掌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这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根本。

4.在教学管理中践行管理育人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随着其心理生理的成熟和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强,他们希望受到更多的尊重、关心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希望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大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必须予以重视,并调整原有管理手段和方法,更多关注学生的价值观、意志、情感等思想因素。教学管理应由传统的、单一的制度化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尽可能地通过情感的交流、榜样的示范等来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另外,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中的对人的行为影响作用。以服从和奖惩为基础的传统教学管理制度,对于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工作方式直接且效果短暂,是一种“刚性”的外在力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而思想教育则是以交流、情感和共识为前提,方式间接且效果持久,是一种“柔性”的内在力量。因此,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严格的规章制度震慑作用,还要重视人的思想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潜在的主动性,改变片面的单纯的制度管理,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利用思政教育优势加强管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引起学生的共感与共识,从而使教学管理制度既具人情味,又不失法的效率,在教学管理过程达到育人的目的。

高校教学管理作为服务于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特有的育人作用,是学校育人的桥头堡。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必须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即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注重管理与思想教育的目的一致性,把教学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消除教学管理带来师生的被强迫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从根本上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实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

[1][英]洛克.教育漫话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0.

[2]李兰.实施科学化管理——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探讨 [J].科技信息,2008(7)∶303-304.

[3]岳兴.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0):142-143.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制度管理人员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