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25例临床观察

2013-08-20 08:23陈凤华姜华白晶王晓华高
中外医疗 2013年1期
关键词:阿糖胞苷髓系白血病

陈凤华姜 华白 晶王晓华高 红

1.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吉林四平136000;2.吉林省辽源矿务局职工总医院梅河分院,吉林辽源135000

目前,中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推广,为研究最适合国人的阿糖胞苷剂量,为探讨分析中剂量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该院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月25例患者尝试使用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该院进行治疗的25例患者,均经MICM分型明确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中M1 5例;M2 8例,M4 6例,M5 6例,此为治疗组;同时抽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此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7岁。

1.2 方法

1.2.1 诱导缓解治疗 两组患者均采用DA(3+7)方案诱导缓解治疗。 即柔红霉素(DNR) 45~60 mg/(m2·d);第 1~3 天,阿糖胞苷(Ara-C)100~200 mg/(m2·d)第 1~7 天(总量分 2 次)。 或 MA(3+7)方案,即米托蒽醌 6~8 mg/(m2·d),阿糖胞苷同上。 所有药物均采用静脉滴注方法给药,化疗同时给予水化、利尿、碱化尿液、止吐、护肝、保护胃黏膜、营养心肌治疗,并给予口腔、肛周护理、病室内紫外线消毒。骨髓达完全缓解后,以原方案巩固治疗1周期。

1.2.2 巩固强化治疗 诱导治疗骨髓达完全缓解后,以中剂量Ara-C联合米托蒽醌(MTZ)或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DNR)进行巩固强化治疗。其中阿糖胞苷每次1~1.5 g/m2,每12 h 1次,连续应用3 d,,其余药物用量、用药时间与诱导缓解治疗相同。对照组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 3 g/m2,每12 h 1次连用3 d,其他同治疗组。共连续完成4周期。

1.2.3 针对性治疗 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给予抗感染治疗,血红蛋白低于80 g/L,输少浆血,纠正贫血,保证血红蛋白达80 g/L以上;血小板<20×109/L、输注血小板,提升血小板数值,预防颅内出血及内脏大出血;中性粒细胞<0.5×109/L,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升白细胞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

1.3 疗效判定

按张志南,沈悌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第3版评定疗效。 总有效率为(CR+PR)[1]。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患者中完全缓解率达56%;部分缓解率达20%,总缓解率达70%。对照组患者中完全缓解率达60%;部分缓解率达24%,总缓解率达80%。但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阿糖胞苷是嘧啶类抑制剂,为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S期。阿糖胞苷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阿糖胞三磷酸核苷,通过抑制DNA合成和复制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在胞嘧啶核苷脱氨酶的作用下,阿糖胞苷脱氨成为无活性的阿糖脲苷[2]。阿糖胞苷的常规用量为100~200 mg/m2,使用该剂量可对部分患者有效,但是患者治疗不彻底,病情好转后容易复发。为此,外国学者大胆应用高剂量阿糖胞苷(3~6 g/m2,2次/d)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但是阿糖胞苷具有毒副作用,并且其副作用随着药量的增加而增加。阿糖胞苷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脑灰白质变性)和骨髓抑制作用、严重的胃肠道毒性、肺内感染,患者相关死亡率高等化疗毒性作用,常导致化疗中断[3]。

我国将其引进后,针对国人体质,最大用量达3 g/m2,2次/d。但是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仍持续升高,因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的报道也时有发生。为探讨最适合国人使用的阿糖胞苷剂量,该院对25例已确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中剂量阿糖胞苷(1~1.5 g/(m2·d),每 12 h 静脉滴注 1 次),并联合采用 DNR 或MTZ方案进行治疗。同时,抽取25例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完全缓释率与部分缓释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按其临床疗效可代替常规大剂量阿糖胞苷,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同时,根据统计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现象,我们发现治疗组患者出现常见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与高剂量阿糖胞苷相比更安全,不良反应更小。因此,针对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临床疗效可代替常规大剂量阿糖胞苷,并且安全性更高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剂量阿糖胞苷1~1.5 g/(m2·d)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张志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1-134.

[2] 林全德,朱兴虎,李玉富,等.中剂量阿糖胞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M2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0,19,(4):440-444.

[3] 沈玲华,沈权,陈明忠.中剂量阿糖胞苷早期强化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05,40(10):636-638.

猜你喜欢
阿糖胞苷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检测的临床意义
HAD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治疗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BAAL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CAG/HAG方案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