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森林资源管理探讨

2013-08-22 04:57张影如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对策

张影如

【摘 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念,在利用和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的利用。本文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基础,分析我国的森林资源的现状和特点,阐述森林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提高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并提出具体的森林资源管理的对策,实现我国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管理;对策

前言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最早是源自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因此,在做好环境保护的同时,如何寻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的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作为大自然中极为重要的森林资源是整个世界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影响,森林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因此,如何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如何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成为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

1.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拥有广泛的森林资源。我国有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36.18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8.21%,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增加近10个百分点。我国森林面积排名世界第五,居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森林蓄积排名世界第六,居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刚果之后;人工林保存面积5325.73万公顷,列世界第一位。据联合国全球森林资源最新评估,全球年均减少森林面积约1亿亩,而中国年均增加森林面积6000多万亩,另外,我国人工林面积年均增量占全球年均增量的53.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我国是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森林质量不高。我国的森林的覆盖率比较低,人均占有量严重地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平均水平的61.52%。

第二,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极度不平衡。受到了我国的区域间自然条件巨大差异的影响和制约,以及历史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我国的森林资源的分布极度的不均衡,森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的森林面积占据了全国总量的41.27%。另外,位于我国南方的森林区域占据了37.12%,但是生态条件极度脆弱的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十分稀缺。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加上许多森林质量不高,对地区的生态环境起不到积极作用,森林不断的遭到破坏,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第三,森林资源的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我国的许多森林中防护林、特用林等所占的比例十分稀少,许多的地方乱砍滥伐,不注意对后备的森林资源进行持续的培育。

第四,我国用材林资源严重不足,经济林增长速度较快。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中,经济林的培养还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名特优新品种稀缺,可以被利用的森林资源面积较少,并且分布区域偏远,可以实际被利用采用的森林资源数量十分有限。

2.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对我国林业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林业更艰巨的任务和使命。作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者,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林业要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排头兵重任,归根到底是要大力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升森林质量。

第一,必须把林地管理作为森林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林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建设最重要的空间,是林业的命根子,没有足够的林地生态空间,林业建设就无从谈起。一是抓好源头管理,杜绝盗、滥伐林木的行为。通过基层林业执法单位进入村、组及山场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所有违法行为统一按林业法律法规规定的最高标准实施处罚,决不办人情案。二是抓好木材市场,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管理。为防止非法木材进入商品市场,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全县木材加工企业进行一次彻底清查,对无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或已经关闭又重新开办的木材加工企业,发出限期关闭通知,有违规违法行为的,给予从严处罚。对辖区的木材加工企业、个体经营户的木材进行全面清理。台帐与实物不符的,严格按规定处理。三是加强木材运输管理,严禁非法木材进入商品市场。为坚决控制各类违法木材的流通,实行动态与静态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以固定检查为主、流动检查为辅的木材运输检查机制。

第二,必须把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可持续经营,是提高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的根本措施,也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题中应有之意。一是要以国有林场、国有森工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扩大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试点范围,加快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全面完成国有森林经营单位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并按照经营方案组织实施。二是要继续深化集体林采伐管理改革,坚持分区施策、分类经营的原则,积极探索改进采伐限额分配和采伐行政许可审批的管理办法,建立更便捷、高效的采伐申请、审批服务监管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支持林改,服务林农。确保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调减到位,采伐方式科学合理。

第三,必须把林政执法作为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监督机构与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的监管机制,对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和保护管理情况等主要指标进行严格监督,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真正落实到地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对营造林综合核查和占用征收林地、采伐限额、目标责任制、“三总量”等各专项检查等进行优化整合,改进思路、优化方法、完善机制,逐步形成以林地保护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执法检查体系。加大对遥感等高科技手段在执法检查中的应用,减少人员,缩短时间,提高检查针对性、时效性、准确度。创新林政执法手段,建立健全执法检查结果通报和新闻发布制度,以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约谈制度,加大追踪问责力度,提高执法成效。适时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专项打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使用林地、乱砍滥伐、毁林开垦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建立国家所有、省级管理、林场保护与经营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从严管理国有林场林地。国有林场林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建设基本用地,在国有林场改革中必须保持林地性质的稳定。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国有林场林木采伐管理,严禁超限额采伐森林和林木,确保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切实强化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监管。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监管。

3.结束语

在我国重点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森林、林业资源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盒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升森林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会芳,苏喜友. 森林资源评价浅议[J]. 林业调查规划. 2005(02)

[2]张贵. 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模式研究[J]. 经济林研究. 2003(04)

[3]陈遐林. 论森林经营和森林结构调整的生态经济方法[J].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8(01)

[4]丰炳财,徐高福. 浅议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 华东森林经理. 1997(03)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天保工程二期实施过程中森林资源管理思考
GIS系统在偃师林业中的应用
森林资源管理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