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喧嚣下的落寞——《小等》在等什么?

2013-08-23 08:50郝南飞贵州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电影评介 2013年15期
关键词:儿童农村老师

□文/郝南飞,贵州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电影《小等》剧照

《小等》是近期出现的一部优秀儿童题材电影,影片以朴实的纪实风格,关注当下被人们忽略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也是对儿童片形态和风格多样化的探索。影片以自由灵活的长镜头摄影,逼真的录音效果,真实地展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影片中的主人公小等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这样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在城市里是父母、爷爷奶奶每天都在呵护的公主。而生活在农村的小等却要照顾年老多病的奶奶、地里的庄稼、圈里小猪、家里的油盐柴米以及黑灯下自己的作业,有的还要照顾更小的弟弟、妹妹,其实还有很多、很多难以叙述生活琐事。“奶奶,赶埸卖了东西我就有钱给奶奶秤肉吃……”影片中有多处类似的对话,每当重拾电影中的这些片段,笔者心酸难忍。作为留守儿童,影片主人公小筹的境遇,笔者感同身受。我不仅感动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那份坚毅,更能体味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那种彻骨、可怕的落寞。影片的导演着力点放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以删繁就减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小等——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景遇。

影片塑造的艺术形象小等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是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导演对这一形象的把握是准确的。儿童的性格,在成人社会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处于弱势。但在经济急剧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把目光紧盯住GDP的时候,我们忘却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据最近统计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总数已达5千2百多万,已超欧洲丹麦、芬兰这些国家全国人口总数。这是一个庞大而令人震惊的数字。导演把镜头对准了正在发生微妙变化的农村底层,将农村留守儿童遭受到空前的落寞,内心对亲情渴求的情感世界揭示出来。并将农村留守儿童遭受到这种空前的落寞放置在当前GDP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中予以考察,从而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复杂的联系。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尤其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模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对传统的依靠父女、母子情感构筑的社会价值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正是不平衡的社会发展模式的问题所在。影片中导演处处抓住小等的生活环境来紧扣人物,小等要到市场卖辣椒、要喂猪、要给奶奶买药、要做饭等等。但到了晚上,只能倦缩在房间的角落,无法像正常的儿童感受到父母的温情和关爱,影片的情节发展有着某种象征意味,小等情感上的缺失,对父母期望值的不断破灭,隐喻着小等正在被这个时代遗弃。小等也有短暂的无忧无虑,当她接过村长送来的低保补贴款时,小等露出了笑容。但随之而来的一场暴雨,小等马上就要面屋前晒的一片辣椒,凭弱小的一己之力,把辣椒收回屋里,此时的小等流下无助的眼泪,其实小等的内心并不强大,这是影片借以透视社会现实的一个视角。从世态人情、社会风貌的具体而微小的变迁之中,折射出隆隆前进的大时代与举步维艰的小人物之间的巨大反差。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旧有的价值体系已然被打破,而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完善。在目前社会化的整合和转型过程中像小等代表的弱势群体,在这种社会和历史背景之下,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影片导演表现出了令人敬仰的艺术良知。影片中小等在“等”什么呢?在等钱更多吗?在等老师来补课吗?在等奶奶的病快好吗?……小等其实是在等待一种亲情、一种关爱。

表面上看,《小等》展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与人、人与家庭之间的情感关系迅速疏离和淡漠的过程,这是一个颇有些悲剧意味的社会历史现象,然而,探索这种人情关系变化背后的社会原因,才是《小等》的真正意图。在普通人看来,经济发展似乎就是社会进步和幸福的代名词。然而,当经济发展本身被当成了唯一的目标,经济发展就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偏执性,由此带来的问题就值得人们去关注了。换句话说,过热、过快的经济发展在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之余,却并没有对人类的精神世界做出多少有益的贡献,社会成员也并没有因为经济的极速发展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恰恰相反,人类的情感、道德和信念极有可能会在物质的异化力量面前被彻底摧毁。西方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历史也是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道德体系逐渐分崩离析的历史,这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在如何处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小等》表现出了对现状并不满意的态度。影片严肃地指出了转型的中国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切地关注着置身其中的小人物的命运,这种颇具人道主义精神和力量的姿态是难能可贵的。

另外,影片中庆生老师这个人物塑造,似乎也给导演出了一道难题。塑造一个质朴的使小观众感到平易可亲的老师这个人物,是导演为完成小等这个人物的性格发展的必要安排,但庆生并不是一个概念化的好老师的形象,甚至还带有残疾。但他又是一个单身。如何处理庆生老师与小等的师生关系是影片后半部的主线。影片阅毕,一直悬挂的心仿佛轻轻落地。师生情的表现张驰有度、把握准确。以往的某些儿童片,在描绘一个好老师形象的时候,往往要设置一个对立面人物,开展一段两种不同教育思想的矛盾和斗争,或者极力描绘他的如何废寝忘食、日夜操劳,以借此来树立这个好老师的形象,《小等》没有陷于这样的老套,它不事夸张,不作拔高,朴朴素素地描绘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这也是影片使观众感到特别清新自然的一个原因。

《小等》这部影片的视角尖锐、独到,与当下社会所关心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谋而和。少年强则国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掌握在儿童、青少年手中。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家庭、广大农民群体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小等》的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猜你喜欢
儿童农村老师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赞农村“五老”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