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对面神经炎早期诊断的价值

2013-08-23 03:21刘涓涓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瞬目神经炎肌电图

刘涓涓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肌电图室,广东 惠州 516003)

面神经炎又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轻者1~ 2个月内可恢复或痊愈,重者恢复时间长、甚至遗留后遗症。早期诊断与治疗面神经炎,特别是对面神经损伤情况的早期判断,对其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2012年54例面神经炎病人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包括面神经运动传导、F波、肌电图、瞬目反射),以探讨其对面神经炎早期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01~2012 -12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诊面神 经炎患 者 54例 ,其中 男 20例 ,女 34例 ,年 龄 20~ 73岁 ,平均 47岁;均为单侧急性患病,其中左侧 24例,右侧 30例;选择在病后1~10d就诊者作此项研究。临床表现均为患侧周围性面瘫体征;无其它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所有患者均排除由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中耳炎或肿瘤等引发的周围性面神经病变;在进行电生理检查前,均未使用有可能影响电生理检测结果的药物。

1.2 方法

患者在安静环境下平躺仰卧,全身放松,采用美国产Nicolet VikingQuest肌电 /诱发电位仪,在24~28℃的检查室内进行。①面神经电图(M波)及 F波测定:采用表面电极,记录电极分别放置于一侧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处,参考电极置于同侧鼻翼上,地线置于一侧下颌上,在患者茎乳孔处给予刺激,给予超强刺激,同时观察 M波的潜伏期和波幅以及 F波平均潜伏期和出现率。先测健侧,同等距离再测患侧,两侧对比。②肌电图(EMG)检测:采用同芯圆针电极检测患侧眼轮匝肌、口轮匝肌 EMG数据。③瞬目反射(BR)测定:采用表面电极,记录电极置于眼轮匝肌下方,参考电极对称置于记录电极外侧2cm,地极置于前额中央,刺激电极置于眶上孔处,分别刺激双侧眶上神经,同侧记录 R1、R2波,在对侧记录R2’波,均为超强刺激 ,重复四次,以出现较为清晰的最短潜伏期的波形为宜。

1.3 评定标准

以参照汤晓芙[1]正常值范围及本实验室常规正常值参考为标准。M波:①双侧面神经在同等距离下比较,M波潜伏期差>0.5ms;②M波波幅差>50%;③M波缺如或患侧潜伏期> 3.8ms。三项存在其中 l项即为异常。F波:对比双侧F波平均潜伏期及出现率,两侧平均潜伏期相差10ms以上或出现率下降即为异常。EMG:以出现插入电位延长、纤颤电位、正锐波、重收缩募集电位中等程度减少为异常。BR:①各均值超过正常参考值2.5s;②各波绝对值正常,双侧差大于参照2.5s;③ R1、R2和 R2’(对侧 R2)波缺如或一侧波幅低于对侧50%。以上三项如果存在其中 l项即为异常。

1.4 统计学分析

计算各检测方法的异常率,分别两两比较,采用i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 1~4。

表1 各检测项目异常率情况

表 2 M波与 F波、EMG、BR的i2检验

表3 EMG与 F波、BR的i2检验

表4 F波与 BR的 χ2检验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面神经炎患者的检测项目常用的有 M波、F波、EM G、BR,但仍有不少单位仅用 M波来判断病情,这样不仅不能准确判断面神经损伤部位及程度,还可能造成漏诊或误诊。面神经 M波所测定的潜伏期是面神经在茎乳孔外段的传导时间,对茎乳孔内段损害无诊断意义,特别是在面神经受损后1~ 3d,由于此时神经病变尚未到达远端,患者面神经 M波潜伏期及波幅通常无明显变化,可见 M波检测不能满足早期诊断要求[2]。在面神经严重变性的患者,M波在发病后 3~4d开始逐渐出现异常 ,一般需 8~10d才能达到90%以上。很多学者认为 M波在发病1周内意义不大,在发病 11~ 14d评定较有意义[3]。在战丽[4]、崔穗晶[5]、吴小丽[6]、冼珊[7]、郭红敏[8]对于面神经炎的研究中,M波的异常率从46.6%~85%,差距较大,考虑可能与各家所检查病例的病程不同有关。BR是由三叉神经(传入 )、脑干(中继)、面神经(传出)共同组成的反射环路,无论面神经中枢段或周围段近、远端损害均表现为异常,可全程反应面神经损害情况。大部分研究表明 BR的异常率较高,对面神经的早期诊断价值高。有研究表明,在发病第1周 BR优于神经电图检查 ,第2周、第 3周与后者具有同样诊断价值[9]。Kimura[10]研究认为,周围性面瘫出现后4~ 5dBR通常显示缺乏或延迟,BR消失后又恢复可作为估计预后的最好方法。针极 EMG检测的是运动单位电位,该指标主要受面神经损伤时间影响,面神经较短,在受损1~2周后可见失神经电位。面肌的 M UP时限短、波幅低,从波形上与纤颤电位很相似[11],通过观察失神经电位及运动单位电位可以判断损伤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受主观及客观因素影响。F波本质是逆行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元池后,使得其中一小部分运动神经元兴奋,并再次沿着运动神经纤维顺行下传而在肌肉中记录到的一种电位变化。由于 F波兴奋两次经过神经近段,所以 F波不受 Wallerian氏变性由近向远发展的影响,能在面瘫早期检测出近段神经变性的存在。但由于面神经 F波是一组小而多变的波形成分,难以建立统一的标准[12],且面神经长度短且分支的变异较大,该检查对技术要求高,在面肌记录到 F波要比在四肢困难的多[13],故笔者认为 F波的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各异常率 BR>F波>EMG>M波,四种检测项目异常率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再次证明 BR在四种检测项目中对面神经炎早期诊断的最高价值,虽然面神经 M波是一种客观可靠、可重复并能迅速测定面神经功能的方法,但是在早期的诊断价值不如 BR、F波及 EMG,即敏感性较差。综上,BR可全程反应面神经传导功能,F波可评价近端面神经功能,EM G可直接反映面神经损伤程度,M波可反映面神经远端功能,因此,面神经炎患者 M波结合 F波、EM G、BR联合检测对面神经损害的早期诊断、定位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1]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 [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33-122

[2]李键东,王燕木酋,李学佩,等.创伤性面瘫的 F波检查 [J].天津医药,2003,31:316-318

[3]Qiu WW,YiIl SS,Stuker FJ,et al.Timecourse of Bell Palsy Arch[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6,122:967-972

[4]战丽,梁冰,周阳.瞬目反射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价值 [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27-28

[5]崔穗晶.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在 Bell麻痹中的应用 [J].中国临床康复,2004,22:4462-4463

[6]吴小丽,李朝健,吴宏胜,等.瞬目反射对面神经炎预后评估的价值 [J].海南医学,2010,21(10):53-54

[7]冼珊,陈健梅,区翠玲.面神经电图和瞬目反射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 [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7,2(2):105-106

[8]郭红敏,曾莲意,刘素英,等.瞬目反射、双侧面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联合检测对面神经炎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判断 [J].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3517

[9]Croft RJ,Barry RJ.EOG correction of blinks with saccade coefficients:a test and revision of aligned artefact[J].Clin Neurophysiol,2000,111:445-451

[10]Kimura J.Electrodiagnosis of the cranial nerves[J].Acta Neurol Taiwan,2006,15(1):2-12

[11]卢祖能,曾庆杏,李承晏,等.实用肌电图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34

[12]Fisher MA.F-waves physiology and clinical uses[J].Scientifi World Journal,2007,7:144-160

[13]朱 ,龚树生.面神经 F波研究 [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33(4):198-200

猜你喜欢
瞬目神经炎肌电图
视神经炎的悖论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儿童异常瞬目的效果分析
瞬目反射在面神经炎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儿童频繁眨眼为何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