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3-08-23 03:21李世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心功能功能护理

李世华

(德州市中医院内科,山东 德州 253013)

慢性心力衰竭各种心脏病结构或功能衰退损伤心室充盈或射血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在当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属于较为严重的一种综合症状,是各种心血管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该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1],患者需要经常住院,因此,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导致其临床症状加重,预后恶化。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伴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人群寿命的逐渐延长 ,对患者采取全面、全程、整体的健康护理服务 ,有利于人类健康需求的满足。为此,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于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患者心衰症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自2011-09~2012-09对我院收治的 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 2011-09~ 2012-09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男 18例 ,女 17例 ;年龄 42~80岁 ,平均 68岁 ;病程 6个月~22年,平均3年;基础疾病类型:冠心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风湿性瓣膜病7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 YHA):心功能 I级 7例 ,心 功能Ⅱ 级 12例,心功 能Ⅲ 级 13例 ,心功能Ⅳ级3例。文化程度 :大学及以上 10例,中学 20例,小学及 以下 5例。对照组男 16例 ,女 19例;年龄 43~ 83岁 ,平 均 69岁;病程8个月~24年,平均4年;基础疾病类型:冠心病 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风湿性瓣膜病9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 (N YHA):心功能 I级8例,心功能Ⅱ级 11例,心功能Ⅲ级 12例,心功能Ⅳ级4例。文化程度 :大学及以上8例,中学23例 ,小学及以下 4例。两组均排除严重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神经、精神系统疾患以及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类型、心功能分级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1.2.1 环境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温馨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环境整洁、舒适、安静,病室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每日定时开窗。对患者的各项操作尽量集中实施,将监护仪的报警声关闭,避免影响患者休息,并且,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探视的有关规定,减少探视人员探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的摆些花草,营造舒适环境。

1.2.2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来说,由于病程长、活动受限、预后差 ,患者常伴有恐惧、紧张、焦虑、孤独及抑郁等负面心理 ,对前途沮丧,对环境表现厌烦等,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因此,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积极作用,告知患者良好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多与之沟通,注意尊重患者人格,用稳重的举止、耐心的态度来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必要时与医生联系,配合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同时,尽可能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避免因经济负担过重而增加心理负担。

1.2.3 生理护理干预:卧床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有效方法,因此,应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协助采取有利于病情的舒适卧位 ,对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失眠症状的患者,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有效处理。对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按时协助翻身,避免褥疮的发生。教会患者自我诊断的方法,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及时汇报医师。为有效改善患者的憋气情况,可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降低机体的耗氧量,促进水肿的消退。

1.2.4 饮食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合理膳食,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嘱患者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食用容易消化食物,做到定时、规律、少食多餐、不饱餐 ,多进食新鲜蔬菜、瓜果 ,以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和钾、镁离子等。减少膳食脂肪,适当补充蛋白质。避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产气食物,避免进食过量,让患者保持主食量每天限制在150~ 300g最佳,禁烟限酒 ,避免饮用浓茶或咖啡等。注意预防便秘,若有便秘应遵医嘱给予缓泻剂,避免因便秘加重病情。

1.2.5 运动护理干预:运动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心肌收缩力,提高运动耐力,在通常情况下,每天参加运动或运动两次,每次 30min,当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后,鼓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心输出量以及运动肌肉的氧供水平,避免因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活动时应劳逸结合,避免劳累,以轻体力活动为主,进行有氧运动,有关资料阐述 ,慢步走简便易行、可控性好,是值得推荐的有效运动项目。如患者自觉心慌、憋气,应停止运动[2]。如果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则早期可从少量开始 ,逐步适应,循序渐进,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并且 ,训练项目尽量多样化。

1.2.6 用药护理干预:在服药过程中,服药依从性是需要反复强调的问题,必须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告知长期用药的目的,使用不同的药物时,首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客观的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不要夸大药物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滴液的速度,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调整过程动作不宜过大,以避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提高病人对药物的认知程度,尤其是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详细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若出现恶心、黄视或绿视、心律不齐等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医生。

1.2.7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改变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天气适当增减衣物,不吸烟、酗酒、喝浓茶。加强健康宣教工作 ,如:利用讲座、宣传栏、发放小册子等方式进行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教会如何及时发现心衰症状并获得有效救治,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减轻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心衰症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告知患者定期来院复查,如有不适应立即来院就诊。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率比较采用i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n=35)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n=35)

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 1.61± 0.37 1.07± 0.62 1.26± 0.33 0.62±0.43对照组 1.92± 0.43 1.48± 0.32 1.88± 0.42 1.05±0.34

3 讨论

近年来 ,由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差,活动耐力有效 ,限制了患者工作和社交活动,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更需要护士加以关心,多巡视、多观察。正规合理的药物治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提高用药的依从性[3]。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护理人员教会患者尽早识别慢性心力衰竭的各种早期临床表现,了解用药目的和相关注意事项。针对诱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克服疾病带来的恐惧心理,情绪的改变与心衰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关系。做好心理疏导,让患者认识到抑郁对身心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情绪,积极的生活态度,指导患者监测脉搏和血压并定期称体重,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改变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利于尽早采取措施,预防心衰症状反复发作。做好出院指导。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2]金海君,宋冬梅,魏芳,等.院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再人院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60-61

[3]王丽萍,王丽姿,钟克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8):22-24

猜你喜欢
心功能功能护理
也谈诗的“功能”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心功能如何分级?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