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雷达兵的眼泪是绿松石

2013-08-29 05:21胡晓宇郭超英
阅读 2013年8期
关键词:绿松石雪域阵地

胡晓宇 郭超英

绿松石,是雪域蓝天的精灵。雪域雷达兵的眼泪是绿松石。在青藏高原采访了许多雷达兵后的一个上午,我的脑海倏然划过这朵思绪火花。绝无参照,因为颜色,更因为精神。

“当高原雷达兵24年,我流过3次泪。”那天,驻藏空军雷达某团副团长朱永剑,操着浓郁的云南普通话给我讲述他的故事时,头顶的蓝天绿松石般湛洁明净——

1990年隆冬,大雪封山。当兵不足一年的朱永剑,在海拔4900米的某边防雷达站当操纵员。一个清晨,天还没亮,班长命令操纵员胡晓勇去开机。齐腿根深的大雪,封死了房门,封住了操纵班到雷达机房的路。4名战友奋力挖通雪道,可胡晓勇刚钻出去,便一脸恐惧地哭嚎着爬回来:“熊……熊!”

大伙爬过去一看,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两头健硕的黑熊对头堵死洞口,如雷的鼾声震得雪洞直掉雪渣,刚满20岁的朱永剑顿时吓哭了。上级规定8点必须准时开机,怎么办?几人商量过后,在一名老兵的带领下,朱永剑鼓足勇气,硬是从熊身上跨了过去。开机时,他的身体还都惊悸地颤抖着。

“这是我当兵后第一次流泪。”朱永剑说。

青春年少,怯懦尚存,但这泪珠事关旋转的天网,因为庇护的雪域长空,贯穿成长征途。就如绿松石的形成,必经一系列艰辛过程……

1995年12月一个大雪漫天的日子,在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甘巴拉任副站长的朱永剑,收到了妻子孟竹仙寄自老家的信。急火火地拆开,眼泪“唰”地冲过他刚毅黝黑的脸颊。那是这个26岁的极地雷达兵渴盼已久的母女平安的音讯!是已降生近一个月的女儿的照片!内疚、高兴,等待的焦心,初为人父的喜悦……那一刻,化作泪珠不停歇。不明就里的同事们紧张了,原来妻子生孩子的事朱永剑只字未提,在阵地上一带班就是2个多月。这期间他无数次掐算过,妻子20多天前就该生了。可阵地不通电话,送给养的车大雪封山几周才上山一次,收到的还是妻子没生时姗姗来迟的书信。

“雪菲!”含泪凝视照片上和他一个模子刻出来般的稚嫩小脸的那一刻,女儿的名字,苍鹰般掠过这年轻父亲的脑海——“雪域高原花草芬芳。”

第2年的8月,芳龄9个月的小雪菲被母亲抱上了世界屋脊,被父亲抱上了5374米的阵地。“现在想想有点冒险,但当时就是执著地想让她感受这种极限。”朱永剑今天说起来一脸的霸道和自豪,“我女儿创造了一个纪录,自甘巴拉雷达站存在以来上阵地年龄最小的人!”

绿松石素称“成功之石”,代表成功与吉祥。在西藏,它被用于第一个藏王的王冠。而朱永剑这第2次流泪,又何尝不深蕴着与他坚守的地理制高点比肩的成功与吉祥?

朱永剑接下来给我讲述的第3次流泪,让我想到那个美丽传说:“女娲补天”所用的黄白赤黑绿五彩石,就是金、银、铁、石煤、绿松石……

2000年5月2日,已有11年兵龄的朱永剑是团军务参谋。那天,他正在办公室加班,团政委找到他:“你姐给我打了3个电话,说如果你走不开就不要告诉你。但我和团长想了想必须说,你父亲突发心肌梗塞已经不在了……”

仿佛被高原飞石重重击中,他傻了一样懵在原地。泪水,像雅鲁藏布江水一样滚滚滔滔,脸却如僵硬的永冻层。父亲是参加过滇缅游击队的老革命,军旅情结,让父子情深如高天厚土。

当朱永剑在团里特批下赶回家时,父亲已去世4天。他守在墓前,吃不下睡不着。“男子汉是守天下的,不能守在一个小家里……”父亲生前的嘱咐一遍遍回响耳边。他知道父亲在天有灵,原谅了儿子没来得及见他最后一面。儿子是高原雷达兵!雷达兵是“补天兵”!

“绿松石的碎屑可作颜料,藏医还将绿松石用作药品”、“据专家考证,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璧是绿松石所制。与‘价值连城等成语故事直接相关……”走进西藏,我像迷恋绿松石一样醉心于它的功用与传说,因为我总觉得无论颜色和内里,都像极了雪域雷达兵的眼泪。正如朱永剑的3次流泪,跨越10载岁月,描绘军旅之路,医治懦弱,伴随成长,淬变成价值连城的精神力量。

时光,在高寒缺氧的雪域游走到2009年初夏——朱永剑当兵的第20年,西藏刚刚从冰冻的雪季跨越到阴冷的雨季,时任团参谋长的他便带着3名助手奉命开拔。肩上的担子沉重而清晰:勘测预选阵地,不让高原“千里眼”成为“近视眼”和“青光眼”!

这是一段漫长险峻的路程。预选阵地都在海拔4900米以上的山尖,有些亘古无人涉足,不好爬的2天甚至3天才能爬一座。他们每天清晨5点出发,背着勘测仪器和干粮一座座攀登。粗重的喘息,骇人地撞击着连氧气都紧缩供应的峭拔险峰。山下山顶温差30多度,几个人便把大衣一件件扣在一起,组成挡风墙,围坐在里面。

最多的一天爬了3座山。雾最大的时候为勘测等了4天。最危险的一次深夜3点多赶上塌方……超越生命极限披星戴月跋涉整整1年,朱永剑带队踏遍了西藏的冰峰雪岭,足迹3万余公里,为雪域“千里眼”的明亮开阔做足了准备。而高原酷日把他脸上、耳朵上的皮揭了一层,烙上了褐色的深疤,原本就肥大的心室更加促狭,高血压魔鬼般缠身。

“不算啥。”朱永剑轻描淡写。这是当年那个被黑熊吓哭的小操纵员吗?

“等老了,她做我的拐杖,我做她的眼睛。”朱永剑语调浓重。这是他与结婚18年一直分居两地的爱妻的美丽约定。坚守西藏24载,驻扎一线11年,难缠的高原反应侵蚀了他的身体,但作为雪域“千里眼”,眼睛却如艰苦守卫的碧空般明净。

我想,那时候,这位将青春色彩融入雪域长空的老雷达兵,会不会幸福地笑出第4次眼泪来?那泪珠,一如历经岁月洗礼的绿松石,碧绿澄澈,细腻坚韧,价值连城……

(摘自《解放军生活》)

猜你喜欢
绿松石雪域阵地
无限追踪(二)
按图索骥
贯穿珠宝史的绿松石
雪域家园
雪域高原长歌行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
雪域高原
美国产的绿松石品质是最好的吗?
科学游戏孩子交往的新阵地
雪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