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相关因素的研究▲

2013-08-31 09:11卢忠存
微创医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岛状指端终末

卢忠存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河池市 547000)

重建感觉的指端缺损修复是较为复杂而精细的手术,随着技术及手术水平的提高,重建指端缺损感觉成功率较高,但仍有较多因素影响手术的成功[1]。手指功能的恢复对患者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本文对我院行重建感觉指端缺损修复的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影响重建感觉指端缺损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指端缺损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采用统一的手术操作、术后治疗及回访观察指标。本组20例26指,其中男 14例 18指,女 6例 8指;年龄20~62岁,平均42.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8 h。致伤原因:压砸伤16例,切割伤4例。损伤指别:示指2例,示、中指2例,中指3例,中、环指3例,环指9例,环、小指1例。入院检查:指末端缺损伴指骨外露,创面均有不同程度污染,远侧指间关节完整,伤指中节背侧皮肤无损伤及瘢痕;创面范围为10 mm×12 mm~18 mm×22 mm。

1.2 观察指标 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损伤水平、受伤类型、指位等可能影响重建感觉指端缺损修复成功率的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相关因素 20例患者中行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共26指,成活26指。重建感觉指端缺损成功24指,不成功2指,成功率92.3%。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相关因素中,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水平、受伤类型、指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 影响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的危险因素 以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损伤水平,受伤类型、指位为自变量,以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事件是否发生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分析显示,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等为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的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2。

表2 影响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指端缺损再植手术成功率达到90%以上。传统的修复方法不能重新建立指端感觉,严重影响手指功能恢复。近年来国内有大量文献报道[3~5],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重建指端缺损感觉主要目的是为了恢复手指功能。影响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成功的因素比较多,常见的有性别、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损伤指别、受伤类型、指位等[6,7]。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瓣膜大小和神经嫁接为影响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成功的单因素。而在影响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成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中,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等为影响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成功的独立危险因素。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成功与年龄有关,主要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手指末梢循环的血运情况较差,血管的再通能力减低影响了指端缺损修复的成功率[8]。皮瓣过大,指残端的神经缓慢长入,时间长并且程度低下,皮瓣感觉恢复差,因此在行手术时应当根据缺损面积计算合适的皮瓣。神经嫁接的质量及方式是影响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后的感觉恢复的重要因素。解剖资料显示,支配示、中、环、小指中节指背皮肤感觉神经分支较粗大,经过近侧指间关节侧方后。因此,在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缘向近侧做切口,即可找到进入皮瓣的神经。研究显示,如精确吻合神经的皮瓣,皮瓣色泽、质地就较为满意,皮瓣感觉恢复的时间较早,恢复程度高,从而提高了手指的感觉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9]。

综上所述,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影响因素中,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1] 卢忠存,余金良,彭伟华,等.重建感觉的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9):1033 -1035.

[2] 任志鹏,刘玉虎,刘 东,等.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8):2790 -2792.

[3] 郑水长,高仕长,倪卫东,等.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0):1545-1546.

[4] 王大平,肖建德,熊建义,等.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5,9(1):10-11.

[5] 耿成龙,徐建平,郭文荣,等.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J].中国骨伤,2010,23(3):169-171.

[6] 张 波,黄 克,李 林,等.断指再植成活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J].微创医学,2009,4(4):539 -540.

[7] 宋良美,肖 莹,咸春静,等.断指再植手术成活率相关因素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8):1717-1719.

[8] 周 彬.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分析及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3):999-1002.

[9] 朱振标,倪江东.断指再植术新进展[J].海南医学,2011,22(11):130 -133.

猜你喜欢
岛状指端终末
带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体创面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单元建模
建模求解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器指端距离
MEMS致动器结构参数变化对致动器的影响
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组织缺损的治疗体会
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脉舒张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