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道 论道 传道
——郑山莙先生书法创作真谛

2013-09-04 09:05张静周励
西部大开发 2013年9期
关键词:潘基文道德经秘书长

□文/张静 周励

欣赏

书道 论道 传道
——郑山莙先生书法创作真谛

□文/张静 周励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右一)收藏郑山莙(左一)真书道德经

初识郑山莙先生,正值他刚从“天下第一福地”——我国著名的道教胜地楼观台归来。他告诉笔者,每个月他都会去那里用书经传道,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20多年来从未间断。他用小楷书抒写的《道德经》近300余通,其中一通五千七百多字。

走进郑山莙先生的工作室,便立刻被眼前的巨幅字画所吸引,经介绍才知这是山莙先生独创的书法展现形式,即诗屏式。共有十条屏,展开后足足有7米长,近3米高,内容再现的是《老子》道德经的十个特征:虚无、自然、清净、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这种独有的诗屏式比长卷更能直观映入眼帘,观者可在细细欣赏中慢慢领悟《道德经》的精髓所在。

对于郑山莙先生,陕西著名书法家雷珍民先生这样评价说,山莙先生可谓是陕西省近年来因特色鲜明而“异军突起”的已不年轻的青年书法家。谓之其特色鲜明,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在一通一通地以书法潜心抒写人类智慧的结晶——老子《道德经》,而且已经渐入佳境;谓之异军突起,是因为他长期甘于寂寞,潜心研练书法并用以抒写了大量高水平的作品却鲜为人知。

事实的确如此,在笔者接触的众多书法家中,独将一类书法内容作为创作源泉的唯有山莙先生;而这也不单单是令人感叹的一方面,更难得的是除了书法家之称外,他还有一个更重要角色——书道者。他二十多年来从不间断地抒写《道德经》,并潜心研读每一句话的涵义,以求将自己的作品通过自身的学习体悟传递给更多的人。

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传道的地方不局限于陕西,为了将道教文化更大范围传播,他可谓想尽千万百计。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3月,他终于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之邀,赴联合国弘道、书道,这无疑是对他书法艺术的高度肯定。他始终秉承:用书法弘扬国学大道精神,绽放东方智慧文明的光芒,进一步把中国道教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作为一个书写者、传承者、践行者,山莙先生积极传播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道家文化,更让中国书法艺术第一次登上了世界大舞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着他对书法的挚爱、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传承国学文化的执著。我们为之敬重,并期许他对传播中国正能量绽放更多精彩。

艺术简历

郑山莙,1962年生,祖籍河南项城,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研究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书画院书法家、陕西老子书道研究会会长、陕西省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被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称为“中国老子《道德经》抒写第一人”并收为首徒,赐号“真普”。

2013年3月,应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之邀,赴联合国弘道、书道,所书“中国老子道德真经”十条屏,被联合国永久收藏。到目前为止,其作品已经被全国政协、中共中央政法委、中央组织部、统战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参事室收藏;部分作品被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国国际友人所收藏。

猜你喜欢
潘基文道德经秘书长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道德经
浅谈《道德经》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学会秘书长丘秉焱参加广东省科协组织的第12期学会秘书长沙龙活动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敬业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新任“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