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门-交道口学区传承历史文化实现全面育人

2013-09-06 12:55
未来教育家 2013年1期
关键词:黑芝麻学区胡同

这里不仅有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还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府学胡同小学和北京市最早的中学——北京市第一中学。这里记录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教育博物馆”。

“安定门-交道口学区”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为学区内学校开展的特色活动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各校开设校本课程成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子监中学借助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启动了全校范围的国学教育,开发了国学、书法、朗诵、双语导游、茶艺等校本课程。依托东城区“蓝天工程”资源优势和学校地域优势,黑芝麻胡同小学摸索出“走进胡同感受古老文化,感受现代气息”实践活动思路,并将南锣鼓巷的六家店铺和老舍、茅盾故居作为综合实践课程基地。黑芝麻胡同小学还于2008年率先与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教育研究中心合作,共同开发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程》,成为首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参与媒介”项目示范校。

依托学区内中央戏剧学院等知名高校的艺术资源,“安定门-交道口学区”开展了不少特色文艺活动并取得骄人成绩。在东城区帽儿课程活动中心的“课程超市”里,学生们可以像逛超市一样随心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课程超市”采取走班、走校、走课程的运行模式,在这里,学生能够选择动漫、围棋、创意纸工、国画、智力训练、版画、布艺等多个门类的课程进行学习,其内容与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相衔接。分司厅小学与学区内的黑芝麻胡同小学、北锣鼓巷小学结成戏剧联盟校,通过戏剧表演,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东棉花胡同幼儿园以胡同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定位“诗仪”文化,通过诗词的诵读,使孩子体验诗词意境美,同时开展传统礼仪教育、民间游戏、工艺制作等特色活动,培养具有中国传统和现代风尚的健康北京儿童。

■学区故事:“小芝麻”登上“大舞台”

2012年,黑芝麻胡同小学教师版本的《茶馆》曾先后两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黑芝麻胡同小学坚持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打造教师蓝天工程,开设“增强教师文化底蕴”系列课程。小“芝麻”演出大《茶馆》,就是学校坚持“创新文化发展之路,筑就师生精神家园”的成果。排练的过程中,老师们通过背词、对戏,熟悉了剧情,了解了历史,理解了作品,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自己的课堂表现力。舞台上演员间彼此的言语交流、眼神动作的默契,都是在排练过程中,通过相互了解、相互帮助,不断磨合出来的。舞台上不仅仅上演着一幕经典剧作,它还承载了学校、家庭、社会彼此支持信任的幸福;承载了感受艺术魅力、繁荣学校文化的精神。

猜你喜欢
黑芝麻学区胡同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黑芝麻香》创作感言
黑芝麻香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学区房
东明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