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与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3-09-06 08:47罗彦玲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创业人才培养

罗彦玲

【摘 要】近几年来,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之后,其教育教学模式要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加以转变。本文在分析公安院校的大学生创业的状况基础上,探求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公安院校;创业;人才培养;创业型人才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目前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特别是公安院校,不仅缺乏对创业教育的理性认识,缺乏统一协调有效的组织机构,缺乏有利于创业教育开展的大学文化,缺乏从事创业教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而且创业教育还没有融合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体系之中,还处于一种课余时间开展的“业余教育”,还没有形成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近些年来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被普遍推向社会以来,那些没有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公安院校的头等问题,因此,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尤显重要。本课题围绕公安院校大学生创业状况展开,在我院开展创业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研究公安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公安院校创业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是以江西警察学院在校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比例为95.6%。调查的内容涉及公安院校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创业教育的看法和创业遇到的困难等方面的问题。

在对创业的认识调查中,88%的同学考虑过自主创业,其中有几位同学正在进行创业,他们获取创业知识的主要来源于媒体和社会宣传(占65%)和同学朋友(占40%)、家庭环境的影响(占40%)等,而很少是从教师授课中获取的。在对创业政策了解与否的问题中,64%的学生是没有了解过的,甚至还有没听说过的。对于同学所学专业是否有创业前景问题中,高达83%的同学认为所学专业的创业前景不大,主要原因是由公安院校的专业性极强的特殊性造成的。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情况的问题中,49%的同学认为较差,40%认为一般。

在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分类调查中,同学们愿意以何种方式开展创业教育的问题里,大部分的同学倾向实践形式和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的创业教育,70%选择以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作为创业指导和53%选择由创业者和企业家提供定期讲座。在问及参加过多少次创业方面的讲座或培训时,竟有高达72%的同学从来没有参加此种类型的讲座或培训,说明在公安院校中此种类型的讲座和培训是极其少的。

在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障碍问题中,76%的同学认为最大障碍是经验不足及缺乏社会关系,其次是认为资金的限制(63%)和面对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不足(49%)。当问及在创业过程中发现资金不足等财务问题时,绝大多数的同学会采取向银行贷款的方法(占65%),而很少的同学会选择向政府部门申请资金,这反映了同学对政府的不完全信任态度,主要是对有关国家政策的了解和理解过少。

在创业准备及创业选择类调查中,50%的同学从事过兼职经历,原因有多种,有的是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有的想尽早接触社会,认识不同的人,锻炼自己的能力。问及如果创业,会选择哪个领域时,59%的同学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36%的同学会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只有10%的同学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

二、公安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此次调查中发现,不光公安院校的学生们对创业的认识不够,而且公安院校校方在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创业认识不全面

由于国家颁布《关于地方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实行统一招考》这一规定,公安院校学生不再是国家统一分配到警察队伍中,而是必须要通过考试渠道才能就业,这就给公安院校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严峻挑战。近几年来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被普遍推向社会以来,那些没有考取公务员的学生便寄希望于创业。

但创业不是就业难的“避风港”。一条又一条政府颁布的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各类优惠政策,为未就业大学生创业描绘着美好蓝图。成功创业者也说过,创业比就业更艰辛,并非是找不到工作后万不得已的退路。据一项网络调查数据显示,未就业大学生创业愿望比以前增加25个百分点,其中63%的人表示是因为就业艰难选择自己创业,14%的人是因为怕看老板脸色而选择自己当老板。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不仅从心里准备到市场调研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还包括创业者的激情、坚持、韧性、学习力、理念等。也就是说,市场对创业者比就业者的素质要求更高,但很多同学却是因为难于就业或惧怕就业而选择了创业。

2、校方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力度不够

公安院校是专业性极强的特殊院校,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的同时,往往忽略在创业知识方面的教育。从调查结果看,问及参加过多少次创业方面的讲座或培训时,竟有高达72%的同学从来没有参加此种类型的讲座或培训,说明在公安院校中此种类型的讲座和培训是极其少

三、公安院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对策

1、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培养创业者向培养企业家精神的本源回归

确立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较早的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强烈动机,使高校很容易把创业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教育学生开办企业,虽然这种培养企业家的狭义目标定位与创业型人才培养密切相关,但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社会对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年来,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目标设计与规格定位上逐渐由单一转向多元化。应该把培养目标回归到企业家精神的本源,即培养学生具备社会所需的创业态度、创业行为和发展潜能的定位上,强调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诸如“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创业精神” 、“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等。

培养企业家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拼搏、艰苦务实的奋斗精神,还要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各个行业的职业精神。特别是公安系统中需要具备这种职业精神特质的人才。公安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是要走向公安队伍中去的,此种人才培养目标的本源回归应该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创业教育要逐渐融入学校主流教育体系。

2、课程体系建设从偏重第二课堂向课程教学主战场靠拢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又是通过课程体系来体现和落实的,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往往最先从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革入手,而这也恰恰是当前国内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一般在提供创业方面的讲座或依托创业计划大赛的第二课堂上,根据此次调查发现,公安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类型和数量就更加少之又少。我们应该学习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改革与实践并获教学成果奖的一些院校的方法,建立一种“普及性教育基础上的多层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比如中山大学的战略性创业教育模式(SELM)多从主题课程出发,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角色扮演和交换、目标导向、团队协作、模拟实战等多维学习方法。

3、形成多方合力,构建更具开放性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更需要学校的积极探索,因此,只有将其放置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才能使人才培养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部分高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关注到了这一点,但政府、企业所拥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尚未被高校有效利用,特别是很多公安院校没有很好地利用。构建更具开放性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认为应从培养过程、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努力。以企业为例,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大多是在人才培养后期才通过提供实习基地等介入高校的人才培养,事实上,企业界的作为可以更为全程化,能从为有潜力的创业项目提供风险资金、科技孵化支持,到联合开发创业教材、课程体系,从设计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到为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等等。总之,创业型人才培养应走出单靠校内“自循环”的较为封闭的状态,引进更多的源头活水,形成更具开放性的多方合作机制。

创业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政府、学校和学生及其亲友等,对于学校来说,必须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营造创业环境,从而培养同学们的创业理念和创业思想。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创业人才培养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公安院校警察职业素质的内涵及其构建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