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应用

2013-09-12 08:22刘丽青谢静秋邓秋飒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血粘度肝素阻塞性

刘丽青 谢静秋 邓秋飒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常见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可出现急性加重,患者短时间内症状急剧加重,需要及时有效救治,改善患者预后。本文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112例,上述患者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1],均为急性加重期患者,所选患者均在短期内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加重,可伴有胸闷、气短喘息等症状。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男36例,女20例,最小年龄为49岁,最大年龄为83岁,平均年龄为(68.4±6.7)岁;对照组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为(67.4±7.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常规治疗,给予休息、吸氧、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物、改善心功能类药物等,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2次/d,连续应用10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

1.4 疗效评定 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患者急性加重期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显著减轻,肺部新发体征消失或者显著减少,心率低于100次/min,心功能较治疗前提高2个级别,为显效;患者治疗后急性加重期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减轻,心功能较治疗前提高1个级别,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甚至病情恶化,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对两组所得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变化比较(±s)

血流变指标 治疗组(39)对照组(35)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粘度(mPa/s)5.11±0.67 3.94±0.17 4.93±0.28 4.15±0.26血浆粘度(mPa/s) 1.62±0.95 0.93±0.16 1.64±0.33 1.03±0.24纤维蛋白原(g/L)5.04±0.81 3.84±0.22 4.95±0.27 4.31±0.18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所致,病情呈进行行进展,此病迁延不愈,导致患者长期处于低氧状态,从而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度增加,影响血流,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再加上感染等因素存在,导致内源性凝血功能加强,血液粘稠度进一步增高,进一步加重肺内血流和微循环障碍,从而使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低分子肝素的分子量比普通肝素的分子量小,低分子肝素在抗凝过程中对凝血因子Xa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对其他凝血因子的作用不明显,从而发挥有效的抗凝、抗血栓作用,再者低分子肝素能够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机体微循环,有助于改善肺的通气/血流比值。研究表明,肝素能够促进气道粘稠分泌物水解,从而有助于气道分泌物排出[2,3]。由于肝素作用于凝血因子Xa,对其他因子作用较小,所以其出血机会较肝素小的多,副作用少。

本文中,观察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临床疗效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 黄伟雄.低分子肝素与拜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效果对比.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2):2160-2161.

[3] 吴源,张淑红.低分子肝素与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2(18):1799.

猜你喜欢
血粘度肝素阻塞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基于单片机的血粘度测量系统设计
高血压患者血粘度增高怎么办
活血化瘀结合综合干预指导对高血压病合并糖耐量调节受损患者的影响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